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动态     
“大红灯笼”挂得起来吗?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京亮相后,争议很大。古典舞蹈爱好者批评这根本不是芭蕾。《雷霆战警》暂缓公映由唐季礼执导,郭富城和藤原纪香主演的影片《雷霆战警》由于剧情涉及公安贪污,所以暂时未被批准于国内播放。那英获台湾金曲奖  相似文献   

2.
声屏博客     
段丽敏:白天很懂夜的黑晚上养成了听广播的习惯,有些好节目会让你感觉比梦还要香甜。想想自己做广播,是上午的两档娱乐节目,就是风格亲切、充满激情的那种;而喜欢的则是晚间节目,关于人生话题类的,聊聊生活的点滴、介绍好书,总而言之越深刻越好,越哲理越好。似乎白天是快乐的,晚上是思考的。白天自己做节目,尽量给别人带来享受,晚间当听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3,(1):87
《一起唱吧》全民欢唱全媒体音乐综艺节目《一起唱吧》,汇聚成龙、谭晶、那英、汪峰、林忆莲、王力宏等两岸三地著名音乐人欢唱加盟,用无拘无束的音乐唱谈人生,用记忆中的好歌唱响时代。《大戏看北京》全国最具成长力的综艺栏目《大戏看北京》,汇聚顶级文化名人,继续打造北京台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栏目。  相似文献   

4.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5.
郝建发 《声屏世界》2013,(8):161-162
2013年6月21日晚,历经三个月,收视一路高歌的雅迪《中国梦想秀》第五季在"梦想盛典"的精彩圆梦中完美收官。著名演员黄晓明、佟大为携手那英以及众多好声音超级学员,协助追梦人获得大奖,共同点燃了最终的收视"盛焰"。  相似文献   

6.
陈曦 《东南传播》2014,(4):18-20
2012年黎智英有意要退出台湾传媒业,但是此事引发了"反媒体垄断运动"并遭到台湾各界的批评和街头抗议,使该计划在最后告吹,壹传媒在2013年3月表示"壹传媒将在台湾正常运营"。自2003年5月2日创刊起,黎智英的台湾《苹果日报》进驻台湾已经十余年了,这十余年台湾《苹果日报》给台湾的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台湾的报业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台湾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台湾《苹果日报》这十年来给台湾报业带来的"苹果化"现象进行阐述,旨在讨论台湾报业自台湾《苹果日报》到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15,(3):83
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基础。2004年,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主编的《台湾文献汇刊》100册,由九州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台湾文献汇刊》的影响推动下,又相继出版了《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馆藏民国档案汇编》和《民间遗存台湾文献选编》等三套文献丛编约  相似文献   

8.
《岩松看台湾》从7月11日起在“东方时空”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由《台湾印象》和《台湾人物》两部分构成,每期约25分钟。《台湾印象》以记者现场报道为主,带观众走进台湾故宫等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囊括了从北到南的台湾主要城市,涉及岛内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台湾人物》以专访岛内政治、文化、经济名人为主。两地媒体的成功合作可以说是做到了两岸“三通”,媒体先行。  相似文献   

9.
李国宏 《历史档案》2015,(2):135-139
一《式馨堂文集》涉台史料清代道光年间,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四《兵政》收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1972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的《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台湾舆地汇钞》再从《皇朝经世文编》转摘该文。上述两种资料所录鲁之裕《台湾始末偶纪》内容大致可分为台湾地理形势、台湾建制沿革、台湾海防及贸易状况三部分。经查,鲁之裕《式馨堂文集》(十五卷)收录于《四库禁毁书丛刊》,《式馨堂文集》卷七即收录《台湾始末偶纪》和《台湾又纪》。校勘后不难发现这两份资料正是《皇朝经世文编》所录文献之来源,只是,贺长龄在辑录时将两份资料进行剪裁,整合成一篇,并取《台湾始末偶纪》为题。鲁之裕原著《台湾始末偶纪》被节略之后半部分,主要涉及康熙年间台湾三起"民变"以及鲁之裕的治台观点。《台湾又纪》几乎全文照录,只是略去最后一小段鲁之裕的议论。在鲁之裕原著  相似文献   

10.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39):72-72
那英:酸甜的果实 和高峰始终剪不断关系的两位女人近日一前一后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先是高峰的“地下情人”阿文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然后是高峰“正牌女友”那英,在三天之后为他生下一个男婴。 那英和高峰多年来分分合合,也算是结下了一枚果实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报禁”解除后,集团办报、个人办报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高度企业化下,台湾报刊显现出了极具本岛特色的编排个性和新闻风格。本文力图通过对2008年9月23目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进行编码、分析,一览台湾四大报业巨子在高度企业化下的办报特色。  相似文献   

12.
继《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台湾出版之后,中南财经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古远清教授的新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再次在台湾文坛吹起一股热风,台湾《世界论坛报》、《台湾联合报》、《台湾新闻报》、《葡萄园诗刊》、《文讯》等多家报刊对此书的出版刊文进行详细报道。新加坡、澳门和香港等地报刊也刊文予以关注。 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颜元叔教授称此书的写作是一种“壮举”,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丰富的史料性。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健教授  相似文献   

13.
十、漫画出版据日本清水勋所著《日本漫画事典》介绍,台湾在1905年前后,受《日本泼克》的影响,曾出版过一本《台湾泼克》(洪德麟语)。这大概是台湾最早的漫画出版记录。日据时期,日本漫画对台湾影响极大。台湾中国人出版的漫画书刊可谓凤毛麟角。当时的漫画主要刊登在一些日文报刊上,如《台湾新民报》、《同光》、《新竹州时报》等。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是少数漫画单行本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3,(7):105-106
浙江卫视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新闻发布会日前于上海召开。会上,万众瞩目的四大导师集体亮相,那英、庾澄庆、张惠妹、汪峰组成超华丽专业音乐导师阵容,即将在今夏的电视荧屏再度掀起红色音乐浪潮。至此,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序幕正式揭开。并将于2013年7月初在上海宝山体育中心进行首场录制,7月12日晚21:10登陆浙江卫视。  相似文献   

15.
古继堂四年出版了三部论著,即《台湾小说发展史》、《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和《台湾新诗发展史》,构成了一套台湾系列分类文学史。这三部书均为海峡两岸第一部,又均为填补学科空白的开创性著作。因而它们一经面世,便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数十家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给予赞扬和肯定,甚至被称之为“精典性”著作。其中《台湾小说发展史》,多年来被台湾辅仁大学等作为“正式教材”。大陆学者的学术论著被台湾高等学府作为正式教材的还是首例。古继堂的新著《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刚刚面世,便在海内外产生反响。  相似文献   

16.
去年,自《上海文学》和《当代》季刊率先发表了由台旅美的著名作家聂华苓、白先勇的短篇小说《爱国奖券》和《永远的尹雪艳》以后,各地的文学杂志相继发表了旅美作家於梨华,香港诗人何达和现仍居台湾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杨青矗等的作品,对促进大陆、台湾、海外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成绩。年末,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选出版了《台湾小说选》、《台湾散文选》和《台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电脑图书出版四大巨头之一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创办的《Pc home学电脑》杂志刚一问世,就受到广大电脑爱好者的欢迎。 《Pc home学电脑》购买了台湾《Pc home》的版权,把《Pc home》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带进了内地,希望借助《Pchome》在台湾成功的气势在内地市场开拓一块新天地。 台湾《Pc home》于1996年初由城邦集团董事长詹宏志创办,面世后第10天即成为最畅销的杂志,每期  相似文献   

18.
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台湾散文选》,共收散文三十二篇,都是直接选自台湾公开出版的书籍、杂志。《台湾散文选》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抒发台湾同胞怀乡思旧,盼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感情,有的反映台湾的社会风貌和劳动人民的辛勤疾苦,还有一部分作品描绘了台湾的灵山秀水和风土人情。书中的《秋雨》、《大榕树》、《怀念母亲》等篇,用凄婉的笔调,表现了台  相似文献   

19.
继台湾漫画书进入新加坡、韩国、日本的市场以后,法国出版商葛雷纳在去年也陆续将台湾漫画引进法国,出版法文版介绍给当地的漫画迷,反应不错。后来台湾的漫画作品已接二连三进入法国市场,包括有:阿推的《巴力人》,朱鸿琦的《梦醒者》,蔡鸿忠的《无天童子》,林政德的《年轻枪手》,赖有贤的《小和尚》。此外,台湾漫画评论家洪德麟写的《台湾的漫画历史》也将在法国的杂志上连载。洪德麟认为,法国对台湾漫画产生兴趣,他们决不是赶流行,而是确实看出台湾漫画与众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一国两制”提出之后,我们报纸上对于台港澳的消息,已引起注意,不断出现“台港澳”的专栏新闻,报道当地消息。这诚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在选材上,却不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试以某报某日的《台港澳新闻》为例,一个专栏里,收了四条新闻,其一曰:《台湾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二曰:《台湾森林历经浩劫》;其三曰:《台湾南部蔓延登革热流行病》;其四曰:《台湾流行算命求神》。把四条新闻放在一起,人们就可以见到台湾这个地方,污染严重,疾病流行,迷信盛行,一句话,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以台湾之大,这些消息自有他的根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