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理应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导语进行渗透,可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的分析中渗透,可引导学生思维;在改善课堂教学总结中渗透,可提高概括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可使文章美起来.总之,学习对联,不仅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其文学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联作为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作用。周汝昌先生说,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升华”。对联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进行“对课”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出联“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应对“情可醉人,情可伤人”,“烟可提神,烟可伤神”、“书可医人,书可害人”、“水可载舟,水可覆舟”,这可以说得上是哲理思考后的“精粹”;再如出联“修业勤为贵”,体育爱好者对“锻炼恒是金”、文静的学生对…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汉民族思维方式、汉语文字个性与文学创作特征长期交融孕育的过程中 ,受唐代律诗对仗、用韵的催化作用 ,对联遂正式诞生。对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概括性、独特性、趣巧性的文体特征。创作对联有三法 ,即 :集诗文成句 ;改换诗文成句 ;拟作新联 (严对仗 ,调平仄 ,重修辞 )。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是第一部联话著作。刘勰《文心雕龙》是六朝骈文的优秀代表 ,是对联写作与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著作。庶可称为第一部萌芽状态的“准联话”。  相似文献   

4.
课对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基于素质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对联篇幅小,趣味性强,可寓教于乐,是汉语用字,组词,修辞,造句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好训练形式,属对可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习惯,对联也是进行美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对联是中国文艺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它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和欣赏价值。因此,我国的传统教育很重视对课,将它列为启蒙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许多教师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将对联引入教学之中;全国高考文史试卷,不时采用对联试题;不少大中学校,举办对联知识竞赛。对联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有鉴于此,笔者也作了一些运用对联辅助教学的尝试。 1.用对联导入新课。导言是上好课的前奏。通常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来导入新课。但经常如此,便显得平淡而无新意,令学生厌倦。倘若采用对联设计导言,则有如奇峰突起,或似投石击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为对联能用精美的文学语言唤起学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英译本,比较研究了其中数幅对联的英译,从译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对联中包含的典故和隐喻两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翻译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被誉为“民族国粹”。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对联的艺术探求,许多文人墨客以联抒情,不少志士仁人以联砺志,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不少名联佳对更是人类智慧火花的进发,聪明才智的结晶。欣赏一些优秀的对联,不仅可活跃思维,开启智慧,还可陶冶情操,提高情趣。  相似文献   

8.
对对子要求思维敏捷,快速切入,尤其是在高考中。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快速对对子的方法——联想法,供大家参考。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必须联系密切,或相似、或相关、或相对、或相反。因此,根据所给之联,对出另一联,则需要进行由此及彼地联想思维,这样才能保证上下联不脱节。所以,联想是对对子的基本思维方式。灵活运用联想思维,可快速对出要求的上联或下联。根据联想思维的一般类型和对联上下联意义上的联系,快速对对子的联想法可分为三种:相似联想法(用于正对、串对),相关联想法(用于正对、串对),相对联想法(用于反对)。采用何种联想方法,当以…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因其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平仄错落,琅琅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历史教学中,如能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一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对联,既可启迪学生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联作为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作用。周汝昌先生说,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升华”。对联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进行“对课”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出联“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应对“情可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