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华 《山东档案》2020,(2):49-5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城市的身体。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青岛历史上经历了德占、日占以及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等多重统治,使这座城市命运多钟却独具特色。青岛人不应忘记历经的各种磨难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应像善待“老人”一样,守住青岛这座城市的根和青岛人的魂。  相似文献   

2.
宋朝丽 《出版广角》2019,(12):14-17
新文创概念出现以来,一些城市将其运用到城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出现了“抖音之城”西安、“互联网之都”杭州、“电竞之都”成都等一批网红城市。新文创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主要是运用“文化+科技”的方式,精心打造城市文化符号,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城市文化,实现城市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赋能,营造城市整体文化生态。目前,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产业引领发展模式、品牌形象驱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公共文化联动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模式和业态在未来实践中都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为助力城市品牌建设,2023年9月1日起,河南商丘日报重磅策划了“殷商之源探源大美商丘寻美”大型融媒体主题报道。“殷商之源探源”采访组以商丘为起点,分赴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新乡、鹤壁等地,探访商朝的历史进程,寻访商朝在中原大地留存的厚重文化,印证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大美商丘寻美”采访组,聚焦商丘近年来的发展,以图片展现商丘城市和各县(市、区)城市美、乡村美、产业美、文旅文创美等。一个多月的深入采访,多元传播,全方位展示出真实、立体、丰富、生动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城市品质,让“殷商之源大美商丘”的城市品牌具体可感,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左洋 《新闻前哨》2010,(8):66-66
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有五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以这样一个跨地域、跨时间的“城市”概念为主题.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让古籍等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历史典籍馆的建设背景、目标定位、策展内容、文献服务等方面,探索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以古籍活化利用创新文献服务的方式,以期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记者观察(上半月)》2009,(6):I0001-I0001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作为参与世博会的省份之一,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制定出了完整的工作计划。中国馆山西展区将突出山西未来发展理念和方向,紧密围绕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的宏伟蓝图,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背景下,反映山西城市的历史发展成就和山西人民的大智慧,反映山西新时期推进特色城镇化、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成就和规划。  相似文献   

8.
李淼 《图书馆》2023,(9):99-105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相似文献   

9.
永安  严六福 《声屏世界》2013,(1):158-160
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地标建筑才能让城市更容易被关注,如上海竹笋式外形的金茂大厦;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文化地标才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如悉尼风帆式的歌剧院;同样在当今信息资讯发达的都市需要一个或多个不断展示其文化、精神价值导向和文化风尚的LED大屏媒体,而其受众则必须广泛、具有代表性,从而让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鲜活和灵动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视角,阐述城市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论述了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城市图书馆的历史文化继承、知识文化传播中心的作用,以及如何把图书馆的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建设适合城市文化发展的城市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媒体对世博会造成的文化与传统的流失做了批评。纽约时报网4月29日以“世博会让上海成为焦点”为题,认为利用世博会,上海城市尽管取得了更大的现代化,但它却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大量的老弄堂中的房子被摧毁。  相似文献   

12.
刘群 《群文论苑》2003,(3):35-3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还给世界一个惊喜。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的青浦乘东风、抓机遇,借世博会之机响亮地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体现,青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FM101.1陕西秦腔广播·西安乱弹在广告经营价值共同体构建过程的分析,提出其蕴含浓郁的西安本土文化的广告传播塑造的城市精神所带给受众的是一种文化的共享,通过对城市文化的不断挖掘,塑造更高层次的“精神共同体”及“价值共同体”。这种深植于城市精神中的共同体构建,为广播广告提出了一条文化营销的新路,塑造了文化共享,价值共建的新理念,开创了以文化消费为导向的“产品文化化、文化产品化”的广告经营新形态,实现了广播广告产品文化溢价的新价值,让广播与新媒体的整合有了切实可行的连接点,实现了文化价值型导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文化和商业: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位置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座城市的中心,不仅应具有商业功能,而且应具有包括图书馆文化在内的文化功能。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公共图书馆建于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在西方,图书馆先于商业中心而建,图书馆跟着商业中心走;在我国,图书馆后于城市而建,图书馆选址倾向于清静之地。我们错误选择的思想原因,是“重农轻商”及“学而优则仕”潜意识在作怪。我们应当学习欧美国家, 把公共图书馆建到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去,让它为更多的人服务,让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是城市文化的积淀,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城市文化建设是档案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档案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发利用蕴涵着丰富文化信息资源的档案,让其参与城市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城市文化环境,发挥档案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沙里宁曾这样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套用沙里宁的这一说法,只要你去东莞图书馆看一看,就会知道李东来馆长与他的员工们在追求什么。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历史悠久,古徽州形成了独有的徽文化。为了更好的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安徽馆的设计理念定位在"无徽不成镇"上。展示他们在安徽城市的成长与更新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底蕴、思想智慧等方面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如何成就和推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分别从城市之源、文化之美、智慧之光、和谐城市四个部分进行展示,更好的融入世博会:"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的副主题。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和历史的记忆,将成为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新型城镇化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城市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新型城镇化狂飙突进的洪流中,必须切实坚守“关注城市遗产”“关照城市美学”“关怀城市公民”的城市文化使命.以根植文化自觉为灵魂,以凝炼文化特色为驱动力,以优化城市结构为导向,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融合互动,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谐共生,探索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个城市,如果仅剩下美丽的自然景观,而缺少人文的内涵,那么这个城市应当是寂寞而没有生命的。一个城市的文化,如果只剩下大众传媒在乐此不疲地操练“泡沫”文化,城市的公民只是被这类空洞而喧嚣的“泡沫”所席卷,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也将是没有灵魂和没有力度的。  相似文献   

20.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互惠共生关系,也存在偏利共生模式和负面环境影响;两者由共生关系走向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体现在: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维度来看,它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书店外部建筑设计契合城市文化风格、书店内部空间设计呼应城市文化特色、书店主题文化活动涵化城市文化品牌、以实体书店人文关怀滋养城市文化内涵、将书店文化融入到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以科技手段赋能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从城市文化维度来看,它与实体书店文化空间实现共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优化城市文化环境,涵化市民文化阅读习惯;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发挥城市文化“容器”功能;完善城市文化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共生环境;推进城市文化教育,提升校园书店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