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史诗《江格尔》在卡尔梅克部,和硕特部,以及蒙古国,内蒙古地区的流行,分布情况,论证了《江格尔》产生于17世纪中叶后,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部。  相似文献   

2.
章通过比较研究卡尔梅克历史传说《三十三勇士》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多处同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相似和吻合,提出了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以卡尔梅克《三十三勇士》等历史传说为基础,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在伏尔加河流域卡尔梅克人中产生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少数民族典籍,丰富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英译研究,采取模因论相关理论对《江格尔》英译开展研究。在概述模因论、《江格尔》内容的基础上,梳理了《江格尔》英译本和英译研究的现状,对《江格尔》英译的模因复制4个过程进行了调查,进而对《江格尔》的文化模因英译策略进行了研究。在传递蒙古族异质文化模因时,应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2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丛书第一批出版七部著作。其中任钦·道尔吉和郎樱主编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一书选录了我国学者有关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流传的英雄史诗的研究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玛纳斯》、《江格尔》、《格斯尔》、《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乌古斯》等史诗与萨满文化及各民族历史传统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史诗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组织翻译的《蒙古人民的英雄史诗》,系前苏联学者谢·尤涅和留多夫有关蒙古民族史诗研究的力作。该书为国外学者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史诗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史诗《江格尔》在英语世界的推介情况,试图说明在该史诗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该史诗进行大力推介。文章认为,《江格尔》英译本体现了许渊冲倡导的"三美"翻译原则,该英译本为增强该史诗在更广领域的推介和促进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萨满教“万物有灵论”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基本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之英雄主义精神和生死观的生命线,萨满教“三界说”在《江格尔》里体现了“神本文化”,而萨满教的控驭行为(巫术)则反映了《江格尔》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的状态。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史诗《江格尔》的基本故事情节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万物有灵论”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基本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之英雄主义精神和生死观的生命线 ;萨满教“三界说”在《江格尔》里体现了“神本文化”;而萨满教的控驭行为 (巫术 )则反映了《江格尔》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的状态。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史诗《江格尔》的基本故事情节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乃至世界的动画由神话改编的占很大比例,对于神话题材的研究对动画艺术创作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由江格尔动画创作谈起,联想到整个神话题材的开发、应用及研究.对以蒙古史诗江格尔艺术体系为基础的动画创作的研究其成果对蒙古文化的发扬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从理论到实践对动画创作学科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话英雄史诗《江格尔》展示着蒙古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个体生存状态。史诗的既成审美对象是以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学观念,这种原初的美学观带有明显的神话思维特征。《江格尔》具有东方审美观的特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史诗《江格尔》原始审美表征表现为:萨满思维、生命为美、物我同一等。  相似文献   

10.
史诗《江格尔》产生于蒙古卫拉特人的萨满教时代。因此,无论是史诗演唱艺人,还是他们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其活动都体现了萨满教原则。笔者对史诗人物行动中的萨满教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Epics belong to Oral folk literature,which is the basis of written literature or later writers’literature,which in turn is th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or knowledge which reflects social life.In Jangar,some Mongolian historical cultural traces can be really found.Culture,in a broad sense,includes economics politics,military affairs,literature and art as well as religion.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Buddhist elements in the Mongolian heroic epic Jangar,and argues that 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componen in the Mongolian society,Buddhism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ongolians life is reflected in the epic Jangar.  相似文献   

12.
从因俗而治、分而化之和尊重黄教等方面,探讨后金绥服漠南蒙古的法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清一代,这一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成为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为维护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快速城市化过程使城镇中的民族关系更趋复杂、城镇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城镇中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民族问题,只能在加快内蒙古城镇化的进程中才能得到有效解决。第一,加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作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第三,要加大和深化城镇户籍、工商、卫生、税收和保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第四,要将城镇化发展进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构建进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朝代,其统治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性特征。在统治政策的制定上,既有有对蒙古传统的继承,又有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也有新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元朝的政权机构及制度建设、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等几方面简要地对元朝的统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元代官方史学为兼收中原王朝和蒙古草原双重传统的修史体制。蒙古体制下元代官方史学的产生主要以其史学意识的萌发和《脱卜赤颜》的纂修为标志,必阁赤和蒙古翰林院继承了蒙古史学传统,实则也承担着史官与史馆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乌兰夫关于党领导内蒙古民族实现区域自治思想主要包括: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充当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如何保障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领导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母系社会,妇女地位崇高。即便到吠陀时代,印度寡妇也并没有受到特别严厉的迫害;史诗时代到中世纪早期,是印度妇女地位急剧下降的时期,萨提逐渐成为印度传统的一部分,但同时印度的妇女自我解放运动也声势浩大;在现代,印度本土开明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寡妇萨提传统,保护寡妇权益,寡妇的地位有所改善。这些都颠覆了当下西方主流知识分子所谓“西方殖民印度是印度底层与妇女解放开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无论是文化历史遗址、具有民族特点的风土人情还是优良的民族精神,都是我们人类受用无穷的资源、财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怎样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尺度,更好地弘扬蒙古族优良文化来建设我们的家园,提高城市竞争力,值得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经营者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表现为狩猎民族性、军事传承性、宗教信仰性、民族融合性等文化特征。针对满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