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何穆彬 《天津教育》2002,(10):37-38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从历史上就形成了由各州管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行的体制。州管学区,学区董事会任命校长,校长管理学校,校长有权决定课程设置,教师自己可以选择教材。学制既有5-3-4制,也有6-3-3制、5-4-3制,各校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说,美国的中小学五花八门。但是在美国,中小学无论采用何种学制,都必须保证学生有12年中小学教育和1年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时间。这种学制也称为k—12学制(k指学前班)。美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体系是由联邦、州、地方学区与学校这四个层次组成。由于美国宪法规定教育行政的法律责任在各州,…  相似文献   

2.
刘霄 《教育》2013,(22):64
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联邦政府没有管理教育的权限,教育管理权主要在各州。州的教育行政机构组织包括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事实上,许多州把实际教育管理权都委托给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学区来行使。美国的学区是直接、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中小学的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尽管美国各州、各学区赋予校长的职权明显不同,如有的州在学校法规中确立了校长的法律地位。但是,中小学校长是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法人代表的地位在全国则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刘霄 《教育》2013,(8):64-64
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联邦政府没有管理教育的权限,教育管理权主要在各州。州的教育行政机构组织包括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事实上,许多州把实际教育管理权都委托给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学区来行使。美国的学区是直接、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中小学的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尽管美国各州、各学区赋予校长的职权明显不同,如有的州在学校法规中确立了校长的法律地位。但是,中小学校长是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法人代表的地位在全国则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教材使用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这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教材管理体制密切相关,也与利益分配和权力制约格局相连。美国在教材的编审和选用中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程序,有自己的独特经验,本文试图从美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和选用程序入手,分析其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由于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制,各州独立管理本地的教育事务。它的中小学教育是“州的责任,学区的工作”,因此其教材的批准和认可权是由各州及其地方政府规定的,由州采取自由选用制度。早在1890~1920年,美国各州就已经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教材的审查及选用程序。通过…  相似文献   

5.
美国各州掌握着教育行政的大权,其教育立法机构是州的教育委员会,执行机构则是州的教育厅。地方性的教育行政权是掌握在各学区的手中的。学区的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委派“学区督察长”,在督学的协助下,对本学区的公立学校进行监督,这是自上而下的学校管理制度。英国根据教育立法,管理学校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三) 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属于分散型的。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教育管理权属于各州。各州的教育行政管理又按照州的法律规定,一般是有关教育行政的基本方针由州制定,初、中等教育的管理则属于地方学区。据介绍,近几年来的情况是联邦和各州也都在力图作些改变,主要是期望在宏观管理方面增加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教育的行政管理体系,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级管理、地方分权、校长负责、社会监督”。 1.三级管理模式 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三级管理。 (1)联邦政府:根据1791年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款,美国联邦政府不具有管理教育的权限。联邦政府除立法和拨款外,不干涉地方的教育行政事务。联邦教育部仅负责数据统计等服务性工作,与各州教育厅无上下隶属关系。 (2)州政府:美国教育主要由各州政府通过立法自行负责,州长亲自过问有关教育事务,具  相似文献   

8.
杨捷 《河南教育》2005,(11):22-23
美国普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与评估采取地方负责制.由各州制定相关计划和标准。学区和学校根据州的规定对教师进行评估,从而为学校决定教师的聘用、晋升、加薪和辞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13,(4X):92-94
<正>美国的师范教育经过一百七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非定向型师资培养模式为主导的、专业设置完备的、体系完整的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美国的师资培训机构为中小学教师设置了大量的学位与证书教育计划以及非证书、非学位学习计划,以满足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一、非证书、非学位学习计划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在职进修,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中可以选择这种非证书、非学位的学习计划,这些计划主要是为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位与证书而在目前又不想更改其学位与证书的在职教师提供的。从事这种学习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州往往根据本州的特点,要求地方学区因地制宜开展这类学习计划。从事这类学习计划的形式主要有:(一)师资培训日各州一般要求地方学区定期开展在职教师进修活动,有些州规定由学区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在美国,国家教育权的配置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从纵向维度看:美国国家教育权属于各州的保留权力,同时联邦政府依据宪法规定也可以通过拨款等形式促进教育发展.在美国各州,基于办学层次和举办性质不同,教育权的配置方式有所不同.从横向维度看:联邦国会拥有教育法案立法权以及其他三项重要教育权,州议会拥有议决教育预算及决算等教育权;总统对美国教育行政有重要影响,和教育相关的联邦行政机构主要有教育部和国务院,分别行使不同教育职权,州教育行政权主要掌握在州长和州教育董事会手中;司法对美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最高法院的判决直接影响美国教育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现今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指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思考,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使高校体育教学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法本法硕”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本科起点法律硕士培养问题引发人们对法学教育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现有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无论从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还是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角度看,"法本法硕"有望成为法学人才培养的主导形式。法学教育应当以"法本法硕"为契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站在研究生教育的延长线上重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实用主义"是遭受最多误解和责难的哲学术语之一。在中国,它已经完全成为一个贬义词。通过比较其创始人皮尔士和早期代表人物詹姆斯对实用主义的阐释,也许可以澄清实用主义的最初含义从而使这一哲学思想能够得到应有的正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美国文学史中两位重要的实验型和创新性的现代诗人,卡洛斯和康明斯的地位无疑成绩卓著的。在这两位诗人大量的诗作中,通过对卡洛斯的"寡妇春怨"、"在去传染病医院的路上"和康明斯的"正当"这三首诗歌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三首诗歌中存在着对春天的关注(春怨与沉思;严酷的早春三月;美丽的春天下具有欺骗性的威胁)和不同之处(1.关注的焦点的不同:异化;严冬末尾的三月和隐含初现的苏醒;人类的邪恶2.反映主题的技巧的不同:直接与明晰;骇人与隐含)。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从主题上看与英美文学中春天诗歌的传承和互文关系(古希腊诗人伊比卡斯、英国诗人乔叟、T.S.Eliot),另一方面,这三首诗歌也创造性的超越了传统。因此,这三首诗歌展示出20世纪文学创作的新特性并表露出20世纪诗歌异于传统和浪漫主义诗歌的端倪。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美国社会对早期保育与教育项目的期待不断更新和提升,美国传统的幼教价值观和幼教系统受到了挑战。美国早期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框架里定义和提升儿童学业成就;在保持早期教育独特性的前提下与初等教育有效合作;在提升早期教育质量中促进儿童学习机会的公平。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注意通过对话保持社会期待和儿童适宜发展间的平衡;将树立现代儿童观作为首要任务;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作为合理回应社会期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美国推广创造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个崭新的教育领域-创造教育在美国逐渐兴起。创造教育在美国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三个特点:与教育改革结合,注重转变教育观念,与科研结合,探索创造力开发的有效途径,面向社会,致力于应用推广,创造教育在美国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建立高效的工作机构,有利于推动事业迅速发展;发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有利于创造教育及时得到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实施冷战遏制政策。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蒋介石及西藏分裂势力秘密合作在中国沿海及西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准军事活动包括派遣美特入境、窃取中国情报、实施政治宣传等,目前所见的文献表明,中情局在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培养应用型、实务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我国法本法硕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法本法硕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从法本法硕入学考试方式、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