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年级:初中一年级执教:宁鸿彬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间好) 今天讲《释路梨花)。(板书:释路梨花)请看注释①,然后请大家说说,对于这段作者介绍应掌握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举手) 生(1):我认为应掌握您讲过的五点:名,彭荆风;时,当代;地,江西萍乡;评,作家;作,(边塞亲人》,(芦笙恋歌》和《边寨烽火)。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时师:(板书:第四节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请同学打开书第23页,阅读最后一段(启发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将逐步走向衰落的背景)。师: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太平天国有没有走向衰落呢? 生:走向衰落了。师: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生:因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了斗争。 [评:由旧知识引入,承接自然,同时又对预习情况作了了解] 师:(板书: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这一次斗争的经过和结局如何,谁能回答这一问题? 生:(几位同学先后简述天京事变及其结局,略)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背影》。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课题《背影》——朱自清)生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时是现代,地是江苏扬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绿》,评价是民主战士、散文家、学者,还有诗人。师:很好。我们介绍作者要抓住哪些要素——生(齐):名、时、地、评、作。  相似文献   

4.
长课文的篇幅长,内客多,确实是需要多一点教学时间的,但有的教师教《竞选州长》一课,竞用六课时,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我觉得象《竞选州长》这样的课文,用两课时就可以教完.我的体会是:(1)准备谈话的目的要明确,要筒短.一开头不要把课文内客详详细细地告诉学生.在布置预习前,我简介作者后,扼要地讲一讲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  相似文献   

5.
文静 《湖南教育》2014,(11):27-30
正师: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过几篇关于"狼"的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PPT课件出示课题、作者)昨天老师发了学案,课文的预习工作做好了吗?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任务完成得如何。(师检测作者、文章出处、《聊斋志异》简介等预习情况)师:对蒲松龄的成就,郭沫若先生用一副对联作了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生齐读)师:在"初读感知"环节,  相似文献   

6.
有位语文教师上《祝福》,上得不同一般。三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要求:按两次到鲁家、一次在镇上、分为三个时期,把祥林嫂的一生概述出来。第二课时,要求学生把作者对祥林嫂三个时期的肖象描写摘出来,特别要注意眼睛的描写。接着,和学生一道分析:这些肖象描写表现了祥林嫂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练习:要求学生把师生研讨的内容,整理成一篇短文。第三课时,评讲学生的短文:错的,指出错在哪里;偏  相似文献   

7.
近日 ,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观摩研讨活动 ,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五年级观摩课《黄河的主人》。执教者上的是第一课时 ,在这节课中 ,教者对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作了独具匠心的设计 ,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将这节课中生字新词的教学片断实录如下。: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下面让我们比一比 ,看谁的预习最充分。请读读这些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羊皮筏· 子艄·公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 浪如履· 平地)(指名读 ,齐读)师 :这些新词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请先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互相交流。(四人小…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一、认识:什么是呆气?为什么要树立呆气?作者于30年代倡导这种精神,是否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对80年代的人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二、掌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立论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讨论·点拨”课时课时内容:熟悉课文,理解层次,归纳段意,掌握论证结构与方法,初步领会作者立论的意图。教学方法与步骤:预习(上课亮提纲,题型要  相似文献   

9.
李Wui  丰际萍 《山东教育》2002,(31):32-34
一、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国内知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参加了“西湖笔会”,在杭州学军中学初一(3)班讲授了《愚公移山》一课(原载《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了更好地学习他的经验,我们不揣浅陋,从语文教学法的角度,对该课实录加以评点。不妥之处,请钱老师和同志们指正。第一课时师:上一课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预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评: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布置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又要有认真、切实的检查。预习中已解决的问题,不宜在讲读中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13.
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我并没有按照原本的教案上课,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改变了方法,效果竟然出乎意料地好,其中片段摘录如下:板书课题。师:通过预习,你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娄丹 《江西教育》2012,(12):29-29
<正>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15.
年级:中师三年级一、课时:1课时二、课型:新授课(唱歌课)三、教学方法:视唱法四、教学内容: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 通过妈妈苦难生活的回忆,教育我们新一代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 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六、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难点:力度对比: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发声练习2/4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引入(一)这节课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二)师生一起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师:通过预习,我们已知道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毁灭”在写,主要从圆明园毁灭前和遭到毁灭这两方面来写的.在描写圆明园毁灭前的景观时,作者突出了它是一座——生: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你一定会听见的》(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班级:如东县实验中学初二(9)班教学时间:2010年5月24日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一篇文章,大家一起读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整体感知师:课前大家作了预习,说说看:这篇文章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十分关注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却被认为是"工兵"干的活,有的教师即使为之,也是蜻蜓点水。而薛法根老师却用《燕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也能把第一课时上扎实!一、扎实地教学基础知识片段一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出示第一组词语),谁会读?(生读:微风掠过稻子翼翅荡漾)  相似文献   

19.
一、反思1.执行中有误差。各校在执行《云南省义务教育1~6年级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试行)》和《云南省义务教育7~9年级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试行)》方面存在误差。一些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开设了,如一年级自然、社会、劳动、综合实践等。课时安排不科学,随意增减。有的语文课时多,数学课时少;有的语文课时少,数学课时多。少数音体美课时安排也不符合规定,有的由于师资欠缺,3门课程都是主科教师兼上,所以随意性大。初中的综合实践课还没有完全进入课堂,对其价值定位还未形成共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郾部分学校《课改实验方案》简单化,…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