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优质生源争夺的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有力措施争夺优质生源是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总结高校招生实践,认为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对策有:做好招生宣传,树立学校在考生中的良好形象;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新兴专业的招生比例,改造传统专业;破除“面子观念”,招收部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给高分考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开发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既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最大可能满足学生专业选择,但须弄清"类"的内容;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并不适合所有高校;大类招生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的生源,但须注意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但调整不可太过激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职教招生遇到困难,但我校始终生源火爆,每年都超额完成计划,去年计划招生260人,实际招生505人.这与我校的专业开发和专业建设适应了市场、适应了社会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考生源下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不断加剧,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主要体现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以及招生不均衡等几个方面,这其中既有整体生源逐年减少、本科院校招生挤压等外部原因,也有高职院校本身实力不足、特色不明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等内部原因。地方高职院校打破招生困境,可以从校企合作,开拓生源地、经营特色专业、拓展农村教育市场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举措既具有多重积极价值,又引发若干需要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在新高考"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机制下,师范类专业"生源带动"效应将会明显减弱,"专业洗牌""生源危机"成为师范类院校必须直面的挑战。基于新高考改革的地方师范院校招生对策包括优化招生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转变招生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6.
生源质量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招到足够的优质生源是学校招生工作的使命。首先从专业设置、地理位置、就业前景、招生宣传、招生政策五个方面探究高职招生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其次从招生模式、专业选考、志愿填报以及录取规则等方面研究新高考改革给高职招生录取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最后从差异化人才培养、“以专业为中心”的招生宣传策略、符合院校校本特色的选考科目、科学规划录取批次和招生计划以及提升考生选择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多个维度来研究高职生源质量提升的具体应对策略,为高职院校在新高考改革的变局中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等院校招生管理工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招生并轨、招生规模扩大、高职教育模式、考试制度改革和网上录取等招生考试 制度改革过程中,高等院校招生管理工作必须从过去计划体制下按规定、按时段的事务性、 操作性职能转变为对生源市场的开拓;研究就业市场和社会反馈信息,为专业建设提供市场 依据;为实现不同专业的特色提供选拔学生的标准和机制;实现招生工作的预见性、研究性 、信息性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地方院校招生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招不够、不报到、留不住、转专业等一系列新问题,制约了地方院校的健康发展。分析了地方院校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化解危机的对策与途径:即加强内涵建设,以实力吸引考生;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以就业拉动招生;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吸引国外生源;树立生源意识,打造生源基地;把握录取环节,提高招生效果。  相似文献   

9.
核心提示细分生源市场,准确定位目标生源,避免贪大求全,是做好招生的前提;务实,诚信,有技巧,摒弃夸大其词和盲目出击……加强招生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招生成功运作的重要手段;规范招生操作,优化招生流程,摆脱随心所欲,是确保招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源是财源,也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招生是获取生源的主渠道。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招生的性质、途径、政策、生源质量、专业设置、环境等均有所变化。因此,面对未来的招生工作,应从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招生政策入手,结合民办高校的招生实际,转变思想,转变思维,转变思路。民办高校应从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方面下工夫,建立以二级学院为招生单位的招生队伍和宣传咨询服务体系,并依据国家招生政策改变生源定位,改变招生策略,改变宣传模式,以政策为指引,推进民办高校招生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发展观可以从历史、哲学、时代变革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邓小平对发展问题有较多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科学发展观在继承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基础上,对发展问题作了科学的阐述,跃上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长时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管理强院和特色兴院,实现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化现象,体育产业应是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体育产业的开发及对后备经济力量的培养是体育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起作用,并且也是体育走向市场经济过程发展自身的手段,体育产业良性循环长期发展的模式也可以看作是否合理利用体育资源,追求社会效益优先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体育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相关法规的制定更是对长期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以来,荷兰的大学教师发展研究顺应了其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稚嫩到相对成熟的发展之路,至今仍呈现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本文对荷兰教师教育研究的历程作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以荷兰跨校教育研究中心和莱顿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为例,具体分析该国以研究促发展的大学教师发展研究的内容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发展     
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解决中国的问题靠发展,解决世界的问题也要靠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对执政理论的新发展,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执政经验的新总结,对执政任务的新概括.发展是一项全面协调的系统工程.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绝对、无条件的,发展是永恒主题,发展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全过程.不同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确立了风格各异的发展布局.改革开放前30年,提出了"运动发展观",确立了均衡发展布局;后30年提出了"改革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先后确立了"非均衡发展布局"、"三位一体"发展布局和"四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结构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科学制定西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大对西部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对西部职业教育的重点扶持,加快实训基地、培训基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劳动准入制度,加强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新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总结鸡西大学所走过的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