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杰  罗福广  杨军  左跃  易弋  黄稀 《大众科技》2013,(5):154-156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在国内迅速蔓延,严重制约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柳州地区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试验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且对各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敏感率最高为青霉素G,为36.4%。通过药敏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链球菌病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番茄晚疫病有较好防效的拮抗细菌,从健康番茄根际采集8份土样,分离纯化得到54株菌株,经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FT-1,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观察对其进行了种属初步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FT-1属于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3.
一株分离自中国青藏高原土壤的菌株149-3-42鉴定为链霉菌属放线菌。菌株149-3-42为革兰氏阳性菌,在高氏培养基上呈现橘色。菌株149-3-42对MRSE、MRSA表现出较强的拮抗活性。收集发酵液浸膏进行成分分析,经鉴定为大黄酚。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0μM,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5μM。大黄酚对人肝癌细胞Hep G2、MCF-7、A549的IC50分别为178.93、68.23、9.89μM。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诺卡氏属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秸秆和牛粪干的增殖培养,从中分离、纯化获得42株菌株。经滤纸条崩解实验、溶菌圈大小测定及CMCase(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测定,筛选得到1株代号为GNA120对纤维素降解具有优势的放线菌,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属(Nocardia spp.)。实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28℃;pH值5.6;硫酸铵作氮源时产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海南红树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土壤层中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对采集自红树林土壤中的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及纯化培养,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r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BLAST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结果从海南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325株真菌,共14个属,其中青霉属97株(29.84%)、木霉属73株(22.46%)、曲霉属65株(20.00%)、拟青霉菌属(6.46%)、枝孢属(4.31%)。结论海南红树林土壤中真菌资源丰富,优势真菌种群为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云实内生真菌Y13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普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内生真菌Y13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Z)-9-heptadecenoic acid(1)和2,3-Dihydroxypropyl elaidate(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南川木波罗种子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川木波罗种子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甘草素(Liquiritigenin)(1),桂木二氢黄素(Artocarpanone)(2)和桑叶活性黄酮(Norartocarpetin)(3)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国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与食品来源的菌株的差异。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有关临床标本和食品样品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检测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数据,以不同来源菌株对单种的耐药率为效应量,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涉及294株腹泻标本来源和226株食品来源分离株进行耐药率的meta分析;根据纳入文献,腹泻标本和食品样品分离株主要对6种抗生素具耐药性,其中对5种有耐药性的抗生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钠、链霉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对于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未经肠道获得明显增强,但抗生素滥用对出现副溶血性弧菌耐药增强的隐患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蕨麻2号"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TSA、R2A和2216E三种培养基分别对蕨麻根际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共分离得到菌株73株,鉴定成功39株,其中来源于非根际土壤的细菌12株、根际土壤的细菌27株。实验获得的优势菌属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占46%、15%和10%;获得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考克氏菌属(Kocuria)、谷氨酸杆菌属(Paeniglutamici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假芽孢杆菌属(Fictibacillus)、雷勒特氏菌属(Lelliottia)、莱茵海默氏菌属(Rheinheimer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脂菌属(Sphingobium)各1株,各占2%。TSA、R2A和2216E三种培养基筛选细菌的能力无显著差异,都分离出了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相比之下,R2A培养基筛选细菌的能力更好。蕨麻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非根际,优势菌属有芽孢杆菌属、节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表明蕨麻的生长发育变化改变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酸奶中加入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做发酵剂,弥补单一的发酵菌发酵乳制品酸味重,风味欠佳的缺点,并对三菌混合发酵酸奶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作为发酵剂无拮抗作用,可混合作为酸乳发酵剂。发酵酸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最佳配比为1∶2∶1,接种量为4%,加糖量为10%,脱脂乳浓度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