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工作4月12日结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彭兰的博士学位论文《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膺选。这是1999年首届评选以来,继蔡雯的《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和杨保军的《新闻事实论》分别获得2002年和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后,入选的第三篇新闻传播学方向的博士论文,也是入选的第一篇新闻史方向的博士论文。彭兰师从我国新闻史名家方汉奇教授,长期致力于网络传播的追踪研究并成果卓著。《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对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94-2003…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蔡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深度开发”近期结项,其研究成果《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项研究成果是蔡雯在其博士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成为我同新闻传播界第一篇获得“全  相似文献   

3.
采访蔡雯的构想,源于一位在报社工作的师兄的指引,他告诉我蔡雯是纸质媒体界响当当的新闻传播策划研究的大家。起先我将信将疑,后来才知道,不仅如此,不到40岁的蔡雯,现在已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新闻传播策划理论的学者,她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当代传播》上还开设过较长时期的“新闻传播策划讲座”专栏。蔡雯认为,新闻传播策划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逐渐宽松的管理体制和激烈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摘     
中国记协建立全国高层次新闻奖励机制中国新闻奖,1991年创立,是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共设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三类14个奖项,每届评选获奖作品150余件,至今已评六届,共有820件新闻作品获一、二、三等奖。范长江新闻奖,是1991年为55岁以下优秀中青年记者设立的高层次的奖项。三年评选一届,每届评选获奖者10名,提名奖30名左右,现已评出两届,有20名作品人品俱佳的记者获奖,有巩人获得提名奖。月奋新闻奖,是1993年为优秀新闻编辑、通联、校对以及新闻教学、新闻研究工作者设立的高层次奖项。两年评一届。已评两届,…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决定.并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本届(第六届)开始,全国优秀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初步安排在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开展新闻论文评选的目的,在于检阅交流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活跃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使新闻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使新闻工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国记协对参评的新闻论文提出了要求。优秀新闻论文评选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6.
回归新闻:报纸再生长的基点蔡雯报纸生来就是“新闻纸”,传播新闻最便捷因而也最常使用的“载体”是消息,消息理所当然应该是报纸的“主角”。然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报业发展成果辉煌,新闻文体百花争妍,惟有消息步步告退,以至历年“中国新闻奖”评选时,评委...  相似文献   

7.
蔡雯 《当代传播》2000,(1):26-27
编者按: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蔡雯研究媒介及传播策划多年,已出版多本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曾应邀为多家媒介从业人员讲授编辑策划理论.这组文章是作者应本刊之约,从刚刚完稿的博士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宏观新闻编辑研究》中选择部分内容改编而成,先期发表,以飨读者.希望这项研究能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有助于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新闻奖作品探究新闻摄影的新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是国内传媒专业奖项中的最高奖,在学术地位上最具权威性。新闻摄影作为其奖项中的一个类别纳入评选,每年10多幅(组)获奖作品被视为这个专业的无尚荣光,代表着年度高水平的展示。还有那些为竞争新闻奖在复评中获得各类别一、二、三等奖作品,也以精彩的视觉展现国内平面传媒新闻摄影发展的时代精华。在欣赏和对话这些作品,从中无不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改革不惧奖项“空缺”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和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主办。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至17日,“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济济一堂。大会共收到《新闻策划》、《新闻传播的策划与报道》两本专著和十五篇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分别作了《再论“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和《新闻传播策划理论体系与教学实践》的主题报告。与会者就新闻策划的有关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探讨。与会代表强调,在学术探讨过程中,不要急于下定义。由于新闻策划的内涵、外延不够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炎热夏季,作为印将进入新闻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学生,我有幸以实习生(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一个还没有走上新闻岗位的学生,能够直击这项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评奖全过程,还获得与全国各地新闻业“大佬”们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这一奖项及评审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优秀新闻作品及其评选标准有了切实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国际广播分会 安排今年学术研讨及评奖工作 加强学术研讨工作。今年将举办大型业务研讨会1-2次与新闻业务培训相结合分期举办培训班,举办“彩虹奖”研讨会,举办语言广播业务研讨会。今年将举办的评奖活动主要有国际台2002年度优秀稿件、节目评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彩虹奖对外广播节目评选,选送国际台优秀稿件和节目参加各类政府级奖项的评选。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全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奖”第六次评选已于今年10月揭晓。共评选出“优秀期刊”12家,同时对8家期刊进行了表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再次荣获“优秀期刊奖”,这是自198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设立此奖项以来我刊已连续获得的第六次。  相似文献   

14.
晓月 《新闻记者》2006,(10):14-14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负责并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日,该课程的配套教材《新闻编辑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随教材附送的还有这门“全国精品课”的全套教学资料光盘,包括蔡雯教授的多媒体教学演示片、课程教学大纲、思考练习题和教学参考书目等。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评选的全国第二届“新闻核心期刊”,最近通过评审鉴定。《新闻大学》继续榜上有名。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的一部分,它每隔五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编辑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出版。第一届评选是1990年,评出的“新闻核心期刊”共20家。评选的目的是在众多的新闻期刊中,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质量高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图书资料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既节省开支,又订阅到优秀的、质量高的期刊。 评选的标准:第一是看刊物的内容和学术水平,看刊物在研讨新闻理论、交流新闻实践经验、传播新闻业务知识方面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是看刊物的“被索量”(指被《全国报刊索引》、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新闻学”中索引部分、《中国新闻年鉴》新闻学论文、文章选篇名录等收寻数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朱玉)在中国记者节前夕,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5日在北京召开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颁奖会。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名专档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2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38个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这两个奖项的评选结果,反映了我国新闻界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反映了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三个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新闻奖评选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网络媒体首次参评.这一代表主流新闻价值观的最高奖项将"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新闻名专栏"增列其中,说明网络新闻传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次.自从1999年评选出首届名专栏以来,到2003年是第三届。该奖项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 水平为目的。分析探讨这些名专栏获奖的原因,以便媒体今后更好地创办自己的名专栏,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7月初,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优秀论文、优秀栏目大赛揭晓,《新闻记者》获1金、2银、1铜。获得金奖的是“媒介批评”栏目,论文《2001年十大假新闻》(作者:陈斌、贾亦凡)和《营销时代的版面设计》(作者:刘鹏)获得银奖,“正方反方”栏目获得铜奖。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39件,69件作品分获金银铜奖项(部分期刊获奖情况见下表)。■部分期刊获奖情况期刊名称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新闻实践新闻导刊广播与电视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前哨金奖2111111111银奖1221111000铜奖…  相似文献   

20.
刘刚  郭本玉 《青年记者》2002,(12):46-4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说: “新闻媒介这种特殊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新闻信息传播效果最终获得检验(《中国记者》2002年第1期)。”如果媒体新闻时效性上不去,“最终”、“近来”、“日前”等不确定时限的新闻多了,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相应地降低。面对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千帆竞渡的竞争态势,市地党报该如何“快”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