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夜,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风风火火地敲开我的家门。啊,原来是我的老战友──广空越秀山干休所所长、书画艺术家张福铭。久未相见,很想知道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他见我发问,神秘地笑笑,慢慢从提包里拿出两轴该好的书画:一幅是行草,一幅是国画《牡丹》。我虽不擅书画,却因喜欢品评观赏,对书画之艺术功力也略知一二。我将眼前的两幅书画挂在书架上仔细把玩,从心底进出一句赞叹:其艺术进步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势!。福铭非出身书画世家,更没有“科班”“的系统培训,他走的完全是一条艰难的自学成才之路。1968年入伍时,他对…  相似文献   

2.
我先转述一个故事。部队路过某村,年轻的上尉和同伴一起,被一位地方绅士请去参加家庭聚会。上尉腼腆、不擅长交际,于是独自离开客厅到外面溜达。但他迷路转进了一间黑暗小屋。突然他听到匆匆的脚步声、衣裙的沙沙声,还有女人喘吁吁的低语,“两条柔软的、香喷喷的、女人的胳膊搂住了他的脖子,温暖的脸颊贴到他的脸颊上来,同时发出了亲吻的声音。可是那个亲吻的人立刻轻轻地惊叫了一声,抽身就躲开了……”上尉知道是一个误会,陌生女人误以为黑屋子里的自己是她约会的情人。但是上尉依然控制不住心怦怦地跳,手抖得厉害,完全被一种生平从没有过的新感觉抓住了。  相似文献   

3.
我进图书馆工作的那天,许多人都对我说:“你真幸运,进了图书馆等于进了“安乐院”。这工作又简单、又轻松……”我自己也认为是这样。进馆不久,我跟老馆员何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只见他两手灵活,动作轻快,一会儿就从堆积如山的书里选出了几十本书,我也选得不少,但经何老师一检验,他却说:“这是复本,这是受藏书比例限制的,这是不适合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和读者需要的,这是不成套的……我们不能见书就买。”他这样一挑,我选的百来本书,连一本都没有选上,  相似文献   

4.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相似文献   

5.
苦练成才     
当笔者走过某坦克旅报道员郭海平那不足十平方米的陋室时,一种苦练成才的气氛立刻包围了我。你看,他的墙头上挂着“头悬梁锥刺股”六个黑体大字。(精神可嘉,作法不宜提倡──编者)一条足有丈余的白铁丝从房梁上垂在案前,一张三面装有铁钉的特殊方凳就放在案旁。他解释说:一这东西是我晚上学习写作用的。打瞌睡时,就用它提神,挺管用的*。小郭是在苦学苦练这条崎岖小路上成才的。一九八九年初,他带着一大捆写作书籍走进了军营。新兵分配时,他当上厂一名坦克兵。连队紧张的军事训练之余,他迷上广新闻写作来。两度春秋,他写了一大…  相似文献   

6.
他走了,我新闻界的挚友汪应祥,已经走了整整两年。在这些日子里,我经常想起他,也常常在梦里与他相会。我很少梦见亲人,竟然在梦里见他不下5次,每每都泪湿枕巾。我们之间10多年的感情和友谊,终生难忘。他一走,我就说要写写他,可一拖就是两年。这期间,每当我提起笔来,他那真诚的言谈、真诚的待人、真诚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常常是还未下笔,泪已潸然,以致难以握笔。我曾多次想过,我已是被判了“死刑”的人了,为什么不让我走,而让他走了?为什么老天爷就让这世上的好人早早夭折呢?……在他走了两年之际,我说…  相似文献   

7.
赵爱国 《航空档案》2005,(10):72-73
今天,人民解放军已成为从机械化走向信息化的威武之师,这一切,部得益于坦克的发展。没有坦克,没有履带式战车,也就谈不上机械化,然而,我军早期的坦克却是从“抢”和“捡”日本军队破旧坦克开始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记与思     
记与思朽木那回“打的”,与司机聊。当他得知我的身份后,鼻出哼声,脸显不屑。惊问其故,曰:记者太吹。他说,现在报纸、电台、电视里,报道了不少私人轿车快要进入家庭的消息,就“纯属海吹”。他给我讲出三条理由,说明这私人轿车进家庭云云是“造热”。一是钱。四个...  相似文献   

9.
孙衍录,这位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转业军人,用他不懈的追求,叩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成为军内外闻名的青年画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宋代词人辛稼轩这一脸炙人口的名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真切感应。看孙衍录的作品,也会情不自禁为之所动。他的山水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象生动,画上近处山石见质,远处山形见势,极富于空间感。无论是表现雄伟的高山,还是妩媚的溪水,都倾注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军旅书画家的情感世界。孙衍录从小就喜爱书画。参军后,火热的军营生活给他的创作提…  相似文献   

10.
访肖军     
过去,我曾读过肖军的作品和对他的批判文章,也听过关于他的一些传说,模糊中,给我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但和肖军见面,这还是第一次。元旦过后不久,因工作关系,我奉命去拜访肖军。一进院门,见一老者正在搬卸蜂窝煤。他动作之矫健,似与那满头白发很不相称。我上前问: “肖军同志住这里吗?”老者打量了我一下,问:“您是谁?”我说明了身份,他爽朗地笑起来:“哈哈,这回你可问到人了。  相似文献   

11.
向菲 《新闻三昧》2005,(9):14-17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名身负命案的逃犯在我的陪同下自首,此事被各家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我似乎成了一名“传奇”女子。几个月来,被提问频率最高的就是两个问题,“你是如何让这两个逃犯相信你的?”,“难道你不害怕吗?”。我想,人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问题上疑惑重重,原因在于,许多人眼中辜海军和袁炳涛的第一身份是“杀人逃犯”,带着这样的“标签”,在人们眼里他们就是凶恶的、危险的、良心泯灭的、不可靠近的。而在我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喜爱我节目的忠实听众,其次,他们才是“在逃犯”。因此——  相似文献   

12.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37):13-13
“克里说,他所见到的,是两个美国。我要说,这是相互的,美国所见到的,也是两个克里。” 美国现任副总统切尼批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政见经常反复无常,甚至自相矛盾。此前克里曾经说自己看到了两个美国,一个富人的美国和一个穷人的美国。“他们惟一没有尝试的只有坦克了。”  相似文献   

13.
起名     
我的铁哥们、准爸爸“袜子”这几天得意洋洋的。他跟我炫耀,说他给未来的宝宝想了个名字,叫“大钱”,因为他姓“郑”,所以他宝宝就是“郑大钱”!——在这里透露一下“袜子”的身份,他现在在上海做博士后,很受国内一批顶级学者青睐,文章散见在各种学术杂志,离国内评论圈青壮派当红炸子鸡也就差那么一口气儿——这样一个未来祖国思想界的希望,竟然给自己的宝宝取一个这样的名字,我不禁替我的、还有各位看官的未来的宝宝们感到义愤填膺!  相似文献   

14.
当一名通讯员难,当一名战士通讯员更难。有一次,我到一个团里采访一名干部,一见面我就说明来意,他态度生硬地说:“没什么好写的”,掉头就走了。第一次,我又去找他,他推说有事,又一次拒绝了采访。我不死心,第」轰前去找他,他正和同事甩老K,旁边的一位同志见我来过几次,觉得过意不去,悄悄对我说:如果你是记者就好了。战士通讯员就不能采访吗?我真想不通。但我没有因碰钉子而泄气,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第四次去采访他。经不住我再三的软缠硬磨,他终于接受了我的采访。不久,这篇稿件见了报。后来他见到我时不仅夸我?还直…  相似文献   

15.
那拉 《出版参考》2006,(10S):28-28
称沈浩波是书商,他不喜欢,他更重视的还是自己的诗人身份。他说“诗歌是我安身立命的东西”。而出版只是他的职业,是用来养家糊口的。 在沈浩波看来,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化载体和艺术形式,是人类语言和灵魂的结晶。而诗人能够做的是保全一个民族的语言,保全人类最深刻的灵魂,是为了抵达时代精神的内核的,这必然就导致诗歌是曲高和寡的。但诗人要生存,于是诗人沈浩波投身出版,去创造和挖掘能够激起人类共鸣的文化产品,并且把这个“糊口”的职业做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6.
他在书画篆刻创作道路上,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军内外书画名家的赞誉。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百余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就是被誉为“战士书画家”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后勤部战士刘发起。他与书画之缘,是11岁那年随父亲到安徽淮南读书时结下的。当时,他被画家朱修立那田园诗般的国画风格所吸引,并从此激发了他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对连环画和报刊上的作品一临几十遍,如痴如醉,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中学期间,其作品就在报刊发表并在全国获奖,受到天津美院教授和河北省名家…  相似文献   

17.
金予 《出版视野》2005,(3):48-48
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野花把大山唤醒,蓝天被白云擦亮。我怎经得起这美景的诱惑,于是,想也没想,就拿着我的“长胜将军”——漂亮的花蝴蝶风筝,到南滨路一展雄姿了。  相似文献   

18.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19.
父亲让我跟他去见岳父岳母,就在同一条弄堂里,三十来步就到了。走进客堂,夏先生已经坐在床沿上等着了.见了我父亲,扶着右手边的书桌站起身来。两位老人家双手相握,都说“老了老了”。我跟满子已经牵着孩子上门来了,还头一次改口,依着满子唤爹唤姆。岳母笑着说:“阿满抱着三午来敲后门,玉严见  相似文献   

20.
夫人属牛     
夫人属牛古时候,有个县官过生日,可把老百性忙坏了,他们听说他是属鼠的,因此大家凑了些黄金铸了一只金老鼠,呈送给县官,作为祝寿的礼物。县官见了格外喜欢,就对老百姓说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我夫人的生日?就在最近;千万记住,我夫人是属牛的,再送寿礼的时候,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