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评论,特别是重要的时评政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端庄大方而不生动活泼,滔滔不绝而又浅尝辄止。有些评论给人的印象甚至是枯燥、呆板、千人一面、官腔十足。如果用颜色来形容,似乎属于“冷色”。这个形容当然不一定恰切,许多著名的评论,比如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政论,大笔挥洒,五彩斑斓,具有光辉的色彩。可是,现在那样五彩斑斓的评论少见了。读者希望评论光彩  相似文献   

2.
浅论体育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有的新闻评论中,政论性的评论和经济性的评论是媒体的两个“主讲”人。但是,近年来体育评论在媒体的发言中,次数越来越多、嗓门越来越响,备受读者关注。体育评论在媒体中扮演的角色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的趣味性体现在多方面,如题趣、语趣、事趣、形趣等等。而理趣则是其中最高层次者,这是由新闻评论的性质决定的。新闻评论是新闻性与政论性的统一,政论性即说理,是核心,是目的。而理趣正是直接体现说理趣味性的。其它方面的趣味性间接为说理服务,而理趣则直接为说理服务,可称之为新闻评论趣味性之最。把道理说得精辟、透彻、深刻、意味深长,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当这种“说”说得简短凝练而不是洋洋洒洒时,其趣味更浓。可见“理趣”与“简趣”有共通之处)”说理的趣味性同对政论性的要求(“正确”、“完整”等)大同小异、联系密切,只是表达不同、标准更高罢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杂文式”评论大量“挤入”各报开辟的小评论专栏之中,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日报》的《朝花》、《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等。“杂文式”评论的走红和发展,是新闻学与文学、美学、思维学等学科联姻的产物,也是缘事而发的新闻评论与文艺性政论结合的直接结果。杂文式评论具有一般新闻评论的针对性、群众性、论辩性,同时又可以借助杂文的文学表现手法,使内容更加深厚,文字更加精美,因而更具有可读性,深受读者厚爱。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一种特殊的政论。一般的政论.是政治家、学者、专家和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人,就国内国际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发表的意见。这种政论常常具有探讨、鼓动、争取舆论等目的,务求叙述详尽,论据充足,论证有力,以说服读者,因而篇幅的长短可以不计,时效要求并不十分急,在同一场合就同一问题发表类似言论的频也不会很高。  相似文献   

6.
评论要以理服人,自然须运用逻辑力量,充分说理。但若写成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没一点感情,其说服力也会大减。有些评论也说得有理,却不能令人感动,就因为只是晓之以理,而没有动之以情。中国古今思想家、文学家,都很重视评论的感情色彩,重视文章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毛泽东说: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繁彩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他把情与理视为文章的经纬,概括了传统文论的一条重要经验。梁启超的政论,在近代史上所以能风靡一时,与其感情充沛有关。他说,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报纸给读者的直观印象。一张报纸给读者的直观印象如何,就如同一个人在公众面前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一样,对吸引读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要正确引导舆论,也要讲求宣传艺术。而加强新闻评论的感情色彩,则是提高新闻评论宣传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新闻评论要追求感情色彩 一、受众共性心理的要求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天生具备并且喜欢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俗话更有“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与新闻两种文体结合的边缘体裁。它源于议论文,在报纸以政论文为本位的时代,新闻评论重“评论”而轻“新闻”。随着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逐渐由“以政论为本位”转入“以新闻为本位”,新闻性逐渐得到加强。新闻规律强调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追求信息量,以鲜明突出的新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新闻性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表现是,立论以新闻为主要根据,其他材料,包括取自于史实的材料,仅为旁证。  相似文献   

10.
版面是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印象和整体观感,所以报纸版面设计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版面的设计美化就自然成了报纸办“活”的重要支撑。而尊崇文艺美的副刊版面更应在端庄大方、多姿多彩中体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版面的每一个组成要素、一条条装饰纹线、一幅幅图片,都以无言的形式美。传达出一种精神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小言论的“五新”林维横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评论,兼有政论和杂文的特点。读者看了一篇小言论以后,往往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或觉得有意思,而拍案叫好;或觉得没意思,而不屑一顾。这“有意思”与“没意思”,“拍案叫好”与“不屑一顾”,就在于有没有新意。新意,是...  相似文献   

12.
有读者形容眼下一些媒体文化娱乐版是“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有读者尖锐地提出“某些媒体的娱乐报道该整风了”(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依我  相似文献   

13.
评论与杂文     
虽然评论和杂文在报纸上多用楷体字并加框刊出,读者也习惯把它们都统称为言论,但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人说,杂文是文艺性政论,评论是新闻性政论。这个定义大体不错。在“政论”这个要素上,两者是相似的;在文艺性和新闻性这两个要素上,两者又是不同的。 相似之处也许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评论和杂文都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其创作源泉,也都有着兴利除弊,激浊扬清的战斗功能。这一点,杂文与小品、随笔之类又有区别。青灯一盏,残书数卷,  相似文献   

14.
以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发展四十年为题材的长达52分钟的政论专题片《千秋基业》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该节目在第五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奖中获“特别奖”。笔者作为该片的撰稿人和编导,欣喜之余颇有几分感受。 历史题材的政论专题片以其鲜明的史实性、理论性、指导性活跃在电视屏幕上,在正面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其他节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题材专题片内容的特殊性,使很多编导在片子的整体把握上感到自由度不大,或就历史谈历史,就现象谈现象,失去了政论的色彩,或简单地讲大道理,给人一种扳起面孔说教的印象。这是困扰历史题材政论专题片的最大难题。怎样摆脱这种困境,使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最忌千题一律,没有“个性”的标题当然不会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此篇谈谈富有地方色彩的新闻标题制作。地方特色鲜明的标题是具体而可感的,它能够避免标题制作空泛或大而无当的毛病,而  相似文献   

16.
(一) 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电视事业发展而新兴的新闻文体,它脱胎于报纸、广播的新闻评论,它既区别于电视新闻,又有别于一般的电视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舆论的旗帜、灵魂和“重型武器”,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升华。它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阐明作者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很强指导性的政论性新闻体裁,它集新闻性和政论性于一体,熔新闻体裁和政论体裁于一体,两者不能分离,缺一不可。 偕同时代进程,电视评论的内涵不断丰实起来,电视媒体的言论形式日渐活跃。纵览我国电视评论的发展现状,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归结为三点:  相似文献   

17.
受众和市场     
“受众”这个概念有可研究之处。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受”字总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似乎接受者并不具有主动权、选择权、否定权,并不具有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例如,“受压迫”、“受侵略”,都是被动的行为。而在现代化社会里,现代媒体的读者、听众与观众都有十分明确的主动地位。把这些读者、听众与观众归纳起来称之为“受众”,是不是会使他们带上被动色彩呢?但是在没有找到一个更为妥贴的名词之前,我们并不能因这两个字而影响我们的受众研究事业,这是信息反馈的事业,是一种多渠道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8.
我看电视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调查》是山西电视台卫视频道惟一一档有权威性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开办这类节目,能更深刻、更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加强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特征和政论色彩,并逐渐培养了电视观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新闻评论节目更有看头。  相似文献   

19.
评论的长短     
有人给新闻评论下了一个定义: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事实,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新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简单说,新闻评论就是时评政论。它不同于学术论文、文艺评论。具有新闻的特性,讲究时效。新闻的特性决定了评论的篇幅,一般来说,短论比长论更有优势。评论篇幅的长短和分量的轻重、影响的大小不是成正比的。当然,求短也不能“一刀切”,宜短则短,宜长  相似文献   

20.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评论的种类很多,笔者所谈的"小言论",就是报纸的专栏署名评论,由于篇幅短小,也称"豆腐块"。它以精练的语言、犀利优雅的文风散见于报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地方党报往往以严肃端庄为主调,更应该注重专栏评论版块,多刊发灵活多样的小言论,主导舆论,活跃版面,充实内涵,给报纸"提神"。小言论是一束撩人心魂的思想火花小言论不是想写就能写、想写好就能写好的,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是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