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知与传统     
王石萍 《青年记者》2016,(29):38-39
心理学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初,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成为时尚读书人的选择.但心理学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为老百姓熟知,还是新千年之后的事情,《祝你幸福》则实现了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一 2010年之前,“家庭教育”是《祝你幸福》上半月刊的一个非重点栏目.那时候,对应试教育的讨论愈演愈烈.70后、80后生育高峰已至.诞下自己的孩子,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对于他们是一大挑战.为什么?因为50后、60后,也就是他们父母那一辈养育孩子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了.  相似文献   

2.
4月7日凌晨,鲁迅独子周海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对于绝大多数鲁迅著作的爱好者来说,是从鲁迅那首著名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知道周海婴的存在;而《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知道周海婴有时候“满脸顽皮”的“真像日本孩子”,而有时候又“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  相似文献   

3.
4月7日凌晨,鲁迅独子周海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对于绝大多数鲁迅著作的爱好者来说,是从鲁迅那首著名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知道周海婴的存在;而《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里,知道周海婴有时候“满脸顽皮”的“真像日本孩子”,而有时候又“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  相似文献   

4.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号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奖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相似文献   

5.
1933年,肖伯纳来到中国,鲁迅、宋庆龄、史沫特莱和蔡元培先生等会见了他。在这次欢叙中,鲁迅和肖伯纳这两位幽默大师作了非常精彩和诙谐的交谈。当他们两人谈到世界局势和英国、中国前途问题时,肖伯纳对鲁迅说:“你以为我真姓肖吗?我是姓‘费’。”鲁迅说:“以我看来,你既姓肖,又姓费。(注:当时肖伯纳是费边社的首脑之一。费边社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流派之一,主张采取温和缓进的办法以谋社会改良。)但我相信,你终究只会姓  相似文献   

6.
爬天梯、溜索道,这些户外极限运动中的场景,如果发生在未成年孩子每天的上学路上,将会是怎样令人揪心的场景? 有人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套用一下:中国最遥远的距离,或许是同一座义务教育的花园,城里孩子身边四季如春、五彩缤纷,乡村孩子身边则是荒草凄凄、雾霭连天.  相似文献   

7.
虽然离鲁迅还很远,但年轻鲁迅的道德激情在不少孩子的身上复苏了,青春写作不再是示弱的写作偶像的写作花烛泪的写作,他们自觉地要成为这个时代的深入观察者和批判者,不要用文坛新星来“招安”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未来写作的陈胜吴广。  相似文献   

8.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号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相似文献   

9.
著名电台主持人万峰最近做客杭州电视台某节目时,针对富阳市停车乱收费问题,炮轰该市发改局物价监督检查分局局长袁高亮,"你不知道当什么局长?你不好好为人民服务,就下去,滚蛋.撤你的职!"这段视频被网友上传到网上,掀起了不小的动静.(据浙江在线等)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前,董宏猷在江西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三十年后,他的新作《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曾经的江西少儿出版社,就是今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曾经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今天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都是一个爱孩子的长者为爱幻想的孩子编织的梦幻童话.我们常感叹韶华易逝、沧海桑田,但是董宏猷三十年造一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三十年坚持让梦飞翔.他和他们的执著让人相信,有一种情怀坚如磐石,时光盗不走,岁月摧不毁.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他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如果说阿Q是鲁迅的一个伟大的孩子,你知道谁是阿Q的“催生婆”吗?是孙伏园。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鲁迅,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于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而对于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了解不多.其实鲁迅在中国古典文化、文学史方面也做过相当的研究,尤其在古籍整理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盲人歌手周云蓬曾以一曲<中国孩子>震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而除了接连不断的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国孩子要面对的不只是危机四伏的世界,还有他们完成受教育过程的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会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不一定适合上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别说是中学生,甚至大学,都不可能一时半刻理解得了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媒体在转型,记者要转型。“你说或者不说,它就在那里。”但你转还是不转,结果就迥然相异。不转,它会离你而去;转了,才会与你并辔前行。于是,怎么转就着实让人“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16.
户籍与教育公平拥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秦利民先生,其孩子不被允许在京高考,由于高中阶段没在原籍新疆就读,也不能回原籍。秦先生的公开信《我的孩子该在哪里高考》引起了两会及社会的广泛讨论。本刊联合搜狐网进行调查,截至发稿日,共有7068人参与。1.对于非北京户籍不能在北京高考的政策,你如何看待?2.对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3.孩子以下阶段的入学会因户籍受影响吗?4.户籍制度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5.你如何看待户籍制度?中国新闻周刊/搜狐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17.
戏妖魏明伦     
陈祖芬 《出版参考》2005,(29):44-45
魏明伦1993年底访问泰国时,友人对泰国人妖说:中国的戏妖来了. 所谓戏妖,无非是指魏明伦多写妖戏,或者说不知他有什么妖术写出那些叫人意想不到的戏.其实关于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众说不一.于是就叫他鬼才.  相似文献   

18.
4种情况下可以打孩子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采访现在的父母时发现: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  相似文献   

19.
1.请不要拍孩子的脸部特写,拍了也不要发网上。他不想长大的过程中总被人说:哦,你就是那个家里人全遇难的孤儿;2.不要把地震造成肢体残缺的人的照片发到网上,他们不愿意从现在起就被人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20.
崔银河  崔燕 《编辑之友》2010,(11):114-1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这话小孩子也知道.说研究鲁迅的专著、论文早已到了汗牛充栋之地步,这也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说鲁迅生前除了文学创作成就不菲,同时还是一个不卓越的编辑.因此,本文将从鲁迅与编辑出版这一视角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