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以其独特的感受、诗一般的语言,把“我的空中楼阁”———这座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一幢山上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用一幅幅图画来展示自己心爱的小屋,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来点染小屋,描绘出小屋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景色,让读者如游画中,倍感艺术的审美力量。当我们欣赏这迷离缥缈的小屋时,却感到那若隐若现、姿态翩然、轻灵而又有“风度”的“空中楼阁”,完全是作者主观化、情绪化的产物,是作为审美主体形象的“再造…  相似文献   

2.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以其独特的感受、诗一般的语言,把“我的空中楼阁”——这座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一幢山上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用一幅幅图画来展示自己心爱的小屋,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来点染小屋.描绘出小屋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景色,让读者如游画中,倍感艺术的审美力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贵在有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方为绝妙佳文。《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佳作,行文如行云流水,“十分清新,十分自然”,耐人寻味。小屋是“我”的空中楼阁。为了抒发对这空中楼阁独特的情思,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屋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山如眉黛,小屋是一件艺术品,点缀了山,象风帆,象飞雁,给山带来了“灵动的色彩”,带来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树点缀了小屋”,大自然的恩赐,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一棵大树又“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小屋象鸟蝶“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领空”虽小,却“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有围墙的花和无围墙的花把小屋装点成一个绚烂的大花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台湾作家李乐薇的眼里,一角小屋清丽脱俗:它姿态翩然,轻灵自由;享尽花香,听尽鸟语;如烟似雾,浪漫温馨。它是给人快乐的幸福驿站,它是令人神往的空中楼阁。李乐薇是绘景高手,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平常的小屋幻化出勾人魂魄的力量。一、聚焦小屋,多方摄景小屋是作者描绘的核心,但它不是孤立的小屋。它建于山脊,立于树后,与天空相呼应,有山路相连接。作者仿佛一位高明的摄影师,以小屋为焦点,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拍摄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照片:他写山写树,写领土领空,写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围墙,写空气写光线,写出入的交通要道,写小屋的白天和夜…  相似文献   

5.
雷贤平 《学语文》2002,(1):16-16
“我的空中楼阁”显然是作者想象中的“楼阁”,“楼阁”中寄托着作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不是一定就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我们不敢断言;但这种抛弃都市繁华,向往山中生活的思想理念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归隐情结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我的空中楼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一个比较。 首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旦与现实不合作,就比较多地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林中过上一种似乎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也许不是这样)。陶渊明离开官场,首先做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把家安置于田野之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李乐薇也把家安置于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这点而言,两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李乐薇身上显然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那种归隐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草写之。”有时要描写某一事物,只从它本身着笔,显得缺乏表现力。于是便采用画家所谓烘云托月之技法。《我的空中楼阁》正是这样。作者不囿于小屋本身,而十分注意小屋周围的环境配置,从山、花、树、路等方面,用以美衬美的手法对“空中楼阁”逐层烘托着色,画出了一幅美妙超俗的图画。 一、以山写小屋,映衬小屋的玲珑美。 作者可谓一位丹青妙手,先以单色着笔,描绘了一个山如眉黛的背景:山像广阔海面微风鼓动起的波浪,像美人的一叶柳眉,像星空的一弯新月,那么柔和,那么妩媚,那么清新自然。这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背景,但毕竟有些单调。“世界上有许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上,在山脊柔和的角度上,画家缀上了一座小屋。它的出现,恰是美人眉上的痣一点,好比一望无际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李乐微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作者以美术家的眼光,以写生山水的笔法,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以“小屋”为中心景观的绿色山水画轴。题材很简单,山上一间平常的小屋。但作者却象摄影师一样,从时空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照出小屋周围景物的各种特写镜头,艺术地表现出小屋的幽雅、清静的韵味。从平淡中写出神奇,这是真功夫。  相似文献   

8.
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其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就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欣赏柔和宁谧的画面作者犹如一位摄影师,抓住了“我”的空中楼阁——山上的一所家居小屋及周围景物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手法,向人们展示  相似文献   

9.
清代王蕴章在《燃蜡余韵》中记载,林蕴林在山东济宁写了一首诗:“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人依此画了一幅扇面,蕴林见了后说:“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此语甚妙。诗歌讲求景外之情,言外之意,散文亦然。著名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这样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以其独特的感受、诗一般的语言,把“我的空中楼阁”———这座平平常常山上的一幢普普通通的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比喻,用一幅幅图画来展示自…  相似文献   

10.
《我的空中楼阁》以优美的语言、丰厚的意蕴而为人称道 ,其诗化的语言将作者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小屋四周的景物完美地融为一体 ,读来让人赏心悦目。诗化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中众多比喻的巧妙运用 ,其别致、新颖堪称这篇散文的一大亮点。文章除了运用通常的比喻形式外 ,还用到了两种非常别致的比喻方式 ,试分析如下 :一、连环喻 (或称套喻 )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在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之后 ,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眉黛”之喻为“痣”之喻作铺垫 ,“痣”之喻又强化了“眉黛”之喻。两个比喻使…  相似文献   

11.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所写的景都是普通的山树和小屋。但作者却能从这平凡之中,“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用他那生花妙笔,幻化出幽深的意境,显示了无穷的情味。读着这篇散文,我们就象在观赏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诵读一首感物抒怀的无韵诗,聆听一曲山树小屋交响乐。标题一语双关、虚实结合。说它实写是指“我的空中楼阁”建在山上,“夜晚它是  相似文献   

12.
既非虚幻的海市蜃楼,也不是传说中的广寒宫,而明明是一幢建筑在大地上的普通小屋,怎么会“凌空而起”,成了“空中楼阁”呢?但是,当你读完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后,你又不会不相信文中所描写的普通小屋确是一座“空中楼阁”。作家的一支生花妙笔,实在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3.
好的作品表达的总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与一种进步的理想或观念一样,它还可以为人类走向幸福彼岸架设桥梁。李乐薇先生《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描绘了许多人追求的美好生活(我把“小屋”看作生活的替代词)。但可惜!“空中楼阁”未免有点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三所小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陋室铭》、《雅舍》、《我的空中楼阁》。《陋室铭》自不必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已成千古传颂。《雅舍》与《我的空中楼阁》是现当代作品。两文可以对举,相得益彰,相映  相似文献   

15.
《我的空中楼阁》以摇曳多姿的文笔,真挚的感情感染着读者,它象一幅淡雅的风景画,又似一首清新隽永的抒情诗。作者借对筑在山上的一间家居小屋的描写,寄托了他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篇散文写景抒情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把他对大自然真挚热爱之情移入对客观景物的描绘之中,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写小屋与周围的环境。作者称小屋为自己“生活中第一件艺术品”。但作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认为,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但在我看来,在这里面还隐含着对现代文明将自然与人分离的批判。试想,一间仅有蓝的墙、白的窗,连画也没挂的小屋,何以一到作者的笔下,就那么令人心驰神往呢?就因为作者将小屋放在一个几乎超脱尘世的大自然的背景下,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远离“人境”。那里没有工业废物,没有名利角逐,没有权势倾轧……而现实生活中这一切又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它们招人厌弃,却谁也摆脱不了!这,也许正是作者产生“向往”的根源。因为无论中国…  相似文献   

17.
博喻,亦称复喻,比喻的一种。博者,多也,它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说明一个共同本体的比喻形式。它既兼有一般比喻的基本特点,又具有一般比喻所不及的优越性,它凭借多个喻体的优势,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景物,使读者获得审美享受。《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用带彩的笔、奇特的想象和精巧的比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摄下了一幅幅小屋的英姿。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这里写了小屋的点缀效果,采用了博喻的手法,把“山”喻成“一望无际的水…  相似文献   

18.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丽、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绝伦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表现了作者超世拔俗的生活情志。那若隐若现、轻灵而有风度的“空中楼阁”,并非对景物形态的自然照摄,而是主观化、情绪化,作为审美主体形象的“再造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一、激趣阅读下文 ,走进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山中小屋” :梦中的家园———读《我的空中楼阁》有感年少时 ,读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记忆中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简单的一句话 ,却把小屋的优美意境表露无遗 !清新、自然、流畅、隽永 ,是我对整篇短文的印象 ,读完此文 ,犹品了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 ,淡淡的 ,恬恬的 ,却是让人回味无穷……随着都市的繁荣和发展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生活 ,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中 ,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 ,工作时的劳顿和辛苦 ,人们已逐渐湮没在都市中 ;难得的假日又…  相似文献   

20.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经典的美文,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来领略其“诗一般的轻灵、画一般的美妙”的意境及作者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中饱含着的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