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就安排了习作例文。怎样上好这类课文?我上四年级的习作例文《记一次科技活动》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步:我首先板书“活动”两字,请大家谈我校我班这学期开展了哪些活动?有的同学回答:“跳牛皮筋、丢沙包、老鹰捉小鸡。”有的同学回答:“跳高、跳远、打乒乓、跑步。”还有的同学回答:“猜谜语、智力测验。”等等活动。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执教一年级并担任一年(2)班的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点——爱“告状”,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告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受了委屈向教师寻求支持、帮助;有的是自己不确定向教师试探某件事的正确性;有的只是单纯想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更多的则是一些与同学相处磕磕碰碰、鸡毛蒜皮的小事。  相似文献   

3.
防微杜渐     
去年夏天,一天课后我正跟一位老师在操场上谈话,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怪异的嘻嘻哈哈声。我赶过去一看,只见我们五年级的八、九个男生正跟在一个头上长着十几颗红肿毒疮的同学后面,他们有的捧腹大笑,有的指手画脚,喊着什么“桃子”、“李子”……,显然,他们是在取笑那个头上生了疮的同学。  相似文献   

4.
柏宁 《江苏教育》2008,(6):58-58
一次到二年级某班上课,写字教学是这堂课的重要内容。教写字,首先要注意执笔姿势,当我注意同学们执笔姿势时,下面的情况不禁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同学像是婴儿第一次抓到了筷子(可以确定老师从未指导过);有的同学酷似拿毛笔;有的同学拿笔是不错,但如果把“笔”换成“针”的话,那是标准的“认针”姿势……通观全班,正确执笔的只是少数。  相似文献   

5.
“童话故事———水中决战。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犹如夜空中的一颗小星星,四周被一望无际的大海包围着……”四年级(1)班的孟荀同学正在课堂上大声地念着自己写的听音乐写故事的作文,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听着听着还着急地举起手想要说什么。这是一节作文讲评课。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这个同学读完后,接着就是别的同学读自己的文章。但现在,我没有按照这个套路走。孟荀同学接下来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小的讨论。讨论主题则是:我写的作文怎么样?“我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请大家给我评一评。”…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7.
李心琳 《小火炬》2014,(1):41-41
“我健康我成长,现在是大课间时间,请大家享受运动的快乐吧!”随着快乐的《江南slyle》响起,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起,参加各种各样的课间活动。有的同学玩花样跳绳,有的同学在球场上展示着自己娴熟的球技:有的同学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还有的同学在玩编花篮,  相似文献   

8.
徐芳 《湖北教育》2005,(4):52-52
镜头一:在上一年级音乐课《什么动物出来玩》时,老师想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来表演小动物的动作。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就开始学小兔子乱蹦乱跳;有的同学模仿小鸟转圈;还有的同学居然像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走出座位,嘴里还“嘎嘎嘎”的叫着,教室里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9.
沈红霞 《江苏教育》2007,(10):51-52
一、教材简析 本活动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和我的同学”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主要是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学习。教材安排了“美好回忆”、“设身处地”、“送他一缕阳光”和“黄金法则”4个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五、六年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噤若寒蝉”。于是,课堂上几乎只有教师的“独白”。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是主要的原因。“沉默者”课堂沉默有四种类型:有的学生会回答问题,甚至理解较深刻,但羞于回答;有的同学没有求知欲望,懒得回答;有的同学信心不足,担心答错了别人笑话,不敢回答;有的因为某种原因与老师存在敌对的心理,故意不答。  相似文献   

11.
事件回眸:潘林,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提起他,有的老师这样评价:不认识潘林都不知道什么是“个性”。有的同学这样说:潘林总说我们玩得没意思。潘林在美术课上,可以拿出书法的本子“练习”他所谓的铅笔字;他事先知道要数学考试,会跑出教室到我们学校的操场任意一个角落等待着数学考试的结束;在讨论我最喜欢的事情的发言中,他可以站起来说“我最喜欢吃豆腐!!”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东郡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来到农科院的芙蓉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第一天上午是军训,老师说:“要爬过电网,跨过独木桥,跳过轮胎,最后用枪射气球,并且要将气球打破,因为气球是‘敌人’,我们一定要消灭它。”听完老师的讲话,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真的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有的同学刚刚爬到电网,就被“电”着了。有的“电”了手,有的“电”了脚,有的“电”了头,最有趣的是任浪,他的屁股也被“电”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射气球时,更有趣,每人只有一颗子弹,在我前面射的同学有的射出…  相似文献   

13.
教学《彩虹的秘密》 (人教版 )一课时,同学们根据两个实验,知道了彩虹是下雨时 (或雨后 ),空中悬浮着很多小雨滴,它们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彩所形成的。而光又是白昼的特征,所以彩虹通常在白天出现。下课前,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我提出问题:“夜间是否也会看到彩虹 ?”   “一石溅起千层浪。”同学们听后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夜间不会看到彩虹。”有的同学说:“夜间也会看到彩虹。”有的同学反驳:“难道夜间你已看到了彩虹吗 ?”有的同学答道:“我听爷爷说的。”   在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我…  相似文献   

14.
事件回眸:潘林,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提起他,有的老师这样评价:不认识潘林都不知道什么是“个性”。有的同学这样说:潘林总说我们玩得没意思。潘林在美术课上,可以拿出书法的本子“练习”他所谓的铅笔字;他事先知道要数学考试,会跑出教室到我们学校的操场任意一个角落等待着数学考试的结束;在讨论我最喜欢的事情的发言中,他可以站起来说“我最喜欢吃豆腐!!”  相似文献   

15.
杨奕 《班主任》2003,(3):19-20
五年级时,我进行了一次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在回答“我有知心朋友”“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会找好朋友说说心里话”等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符合”;而对“感到孤独”“没人和我一起玩”等问题却作了肯定回答。后来,我对这些同学留心观  相似文献   

16.
历岗 《小学语文》2007,(3):43-43
问:《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有的老师说是“怀疑”的意思,还有的说是“好像”的意思。究竞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生立志     
今天的学生似乎受不了批评,师长一批评,有的就丧失前进的勇气,就磨损了自尊;学习、生活上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有的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作为从事育人工作的我,真为这些学生担心:漫长的人生路,有多少坎坷需他们去迈过。他们又将怎样度过呢?同时,我更在思索: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永远满怀信心地前进?为此,笔者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一次四年级的班会课上,我问学生,你们学习是为什么?除部分同学说是为了父母,大部分同学都沉默无语。当我再问:“你长大想干什么?”除一部分同学说“没想过”。大部分同学的答…  相似文献   

18.
周江 《甘肃教育》2007,(9X):43-43
1、激将法。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好奇心强,对未知领域的新鲜事乐于问津。我以此为契机来激励学生,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记得给七年级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简历后,接着就问他们是否听懂了。这一问,使全班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学生带着羡慕的眼神注视着我,期待着我开口。于是我抓住时机就说:“刚才我用英语向大家介绍了我的简历,可能有的同学听懂了,有的却不知我说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小伙伴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不要再给同学起绰号了。这既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自升入六年级以来,班里起绰号成风。有的同学脸瘦长,眼睛大的,同学们就叫他“猴子”;有的同学嘴巴很大,眼睛特圆,  相似文献   

20.
有一首歌唱得好:“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可现在的小小少年真是烦恼多多。我的烦恼挺特别,居然是因为成绩好而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与同学们还相处得很好。可到了三四年级,随着我的成绩越来越突出,一些同学就开始嫉妒、疏远我,不知不觉中,朋友越来越少了。一次语文考试,题目比较难,大部分同学才得80多分,只有我考了100分。老师念完成绩,有的同学紧握着拳头,气冲冲地指责我:“凭什么你总是得100分?哼!”有的同学指手画脚地说:“总是你抢了我的第一,你想怎么样?”还有更过分的,一个同学居然诅咒我“下次不及格”。这真是让我气恼!同学们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