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前教育政策作为实现学前教育培养目标、贯彻落实学前教育基本方针的重要保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代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变革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我国当代不同历史时期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偏重社会的需要、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到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等价值取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发展是自2010年以来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始终不变的方针政策。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和文献计量法为研究工具,对2010-2022年普惠性学前教育研究相关核心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责任与管理体制、财政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管等四个方面,最新研究前沿主题词主要是“政策制度”“公益普惠”和“托育服务”。未来将持续关注对构建新时代人民满意、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普惠性”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从整体来看,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普惠性”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在政府的支持下,民办学前教育能够为“普惠性”目标服务.同时,针对社会上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民办学前教育也必须做出回应.为实现“普惠性”与“选择性”目标,民办学前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前提并采取各种具体的方式,政府、家庭以及民办学前教育举办者也应承担不同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尽管取得瞩目成就,但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资源配置及适应性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应对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现状分析,探索制约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策执行是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执行存在一系列偏差,主要表现为:资源供给总量满足需求,但供给结构仍需优化;财政投入保障落实较好,但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保教条件得到改善,但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逻辑和执行能力、多元执行主体之间的统筹协调和政社之间的信任关系、农村社会的环境特征是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成因。规避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应提升执行主体的政策执行力,构建协同信任的政策执行机制,促进政策执行深度嵌入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是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源于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是学前教育发展政策选择的产物,是在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情况下的一项惠民、利民政策。针对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履行政府职责,做好普惠性民办园体系的全局规划;转变政府角色,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加强政府监管,扶持与限制和谐并行。  相似文献   

8.
普惠性学前教育产生于我国构建以公平公正理念为核心的社会政策体系背景之下,它从国家政策走向地方实践、从学术理想走向社会现实仍需多视角、多维度的拓展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蕴含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期盼和文化寄托,是慈幼文化变迁的时代性表达与彰显、民本文化演进的实践性转化与弘扬、共同体文化复苏的领域性传导与伸张。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现实推进遭遇文化困境:系统性误识导致发展进程背离既定目标、文化堕距掣肘政策推进的动力系统、文化冲突阻挠社会群体的通力合作。以文化共鸣为切入点创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语境下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之选。政策设计者需形塑舆论场域实现文化培育,政策执行者要消除文化区隔促进文化整合,政策目标群体应反思文化立场加快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强调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现阶段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助于保障每个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有助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大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园率,推动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成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资源配置调整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媒体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学前教育政策变迁为例,采用多源流理论探讨新媒体对学前教育政策变迁影响的逻辑。分析发现,新媒体对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方式主要有:在问题源流上,通过提出和解释关键指标、强化焦点事件的影响以及促进问题反馈等方式影响政策制定过程;在政策源流上,通过促进形成政策原汤,促进官方与非官方的对话等方式影响议程;在政治源流上,主要有激发国民情绪、表明政府态度及理念等方式。三种源流耦合、交互作用,并在特定政策之窗打开时,共同促成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明显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倾斜。依托国家出台的学前教育政策倾斜文本,通过分解与梳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一宏观政策目标,基于2010—201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政策文件中提出的正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和衡量,并结合我国城区、镇区及乡村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对比来评估政策达成的成效。结果发现,政策倾斜效应下,我国乡镇一级的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提升;乡镇幼儿园教师数量补充及学历层次提升明显;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显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同时发现,享受政策倾斜地区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并不凸显;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民办园在读幼儿比例逐年上升;幼师数量依然紧缺,乡村幼儿园生师比远高于城镇;师资水平差距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3.
加快实现学前教育普惠性,,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鉴于此,安徽省政府近几年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以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实现。但是,由于受很多实际因素的制约作用,安徽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本文在此探讨了安徽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在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性调整建议,从而希亟对推动安徽学前教育普惠性的发展及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普惠性概念的提出其实质是在“入园难,入园贵”背景下,公共权力机关对公众学前教育权益诉求的积极回应,表达了政府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追求的目的与价值.而要实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边界,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制定学前教育规划、政策和标准,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加强监管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2014年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广东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两手抓的方式,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成绩初显,但是办园性质多样、机制尚未健全、利益冲突、监管较弱等原因造成政策落实不够理想,普惠园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精神,山东省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契机,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扩增普惠性资源、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压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普惠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孩生育政策,对作为基础性支撑的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加快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办性质幼儿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重要力量,近十年重新回归国家公共教育政策视野,不少地方也出台了支持公办性质园发展的利好政策,但尚未能有效解决其发展长期存在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机制、教师政策制度等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公办性质园在多快好省地拓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普及普惠并有质量的发展,应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公办性质园纳入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坚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实事求是因地因类制宜、政府和举办方双轮驱动的四项改革原则;建议进一步理顺公办性质园管理体制且推进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投入保障与使用机制,创新完善教师人事制度与待遇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普惠性幼儿园”的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然而,什么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什么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怎样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广泛争议.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动力来源经历多次转换。按照多源流理论的框架分析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嬗变的动力变迁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动力依次经历了政治源流、问题源流、政策与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四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当政治源流作为主要动力的时期,学前教育政策处于较好时期,当转换为其他动力时学前教育政策进展普遍缓慢。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体系仍不完善,学前教育政策动力及其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一方面需继续将政治源流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推进的基本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为政策源流提供更多选择,充分发挥公共舆论等影响,并将问题源流作为政策动力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柳倩 《学前教育》2014,(10):6-8
在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然而,在中国的民办园发展现状与政策环境下,如何才能激励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还是一个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