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磊 《东南传播》2021,(11):142-144
移动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深刻变革,人们的传播活动被分割为一个个不同的场景,不止产品消费市场,甚至政务都开始以场景为单位为大众提供服务.在场景化大背景下,新闻文稿作为单一的以文字为载体传播新闻内容的媒介,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考虑文本的撰写,还必须将场景思维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在新闻选题、撰写内容、发布内容的过程中将人们阅读信息的客观场景、信息能够带给受众的目标场景考虑其中,使受众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场景中,从而感知、阅读、内化传播信息,最大化利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加速了传播的迭代,场景因素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凸显,新闻传播业愈加注重给予用户“时空一体”的适时体验,从“流量之争”逐渐走向“场景之争”。通过“context”概念的“场景”及“场景五力”分析发现,“场景+媒体”的传播方式增强了新闻媒体的吸引力、辐射力、适配力和服务力,使“用户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在这一点上,腾讯新闻APP的场景传播是“场景+媒体”的典范。与此同时,媒体对于场景的认识理解、功能运用及价值把握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媒体人作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兰 《新闻记者》2015,(3):20-27
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是构成场景的四个基本要素。当移动媒体在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三个方向上拓展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信息流、关系流与服务流的形成与组织。此时,场景本身可能成为移动媒体的新入口。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掀开了场景营销的新篇章,本文从场景和场景营销谈起,通过分析场景营销深度体验、精准营销、个性化传播等特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策略,最后指出场景营销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场景有效提高了传播的精确性,以技术为支撑分析预判用户的需求变化,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实现内容服务的有效适配性。场景化时代,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呈现明朗化的发展态势。基于粉丝经济的音乐传播呈现着延续性、裂变式、创造性特点,使得以情感、文化为强关系纽带的粉丝用户共享、分享或创建新场景,从而呈现出基于场景服务的智能、游戏、关系、营销新趋势,推动音乐传播的智能化、社会化、创造化发展,实现新的场景化传播变革。  相似文献   

6.
智媒时代,以场景为基础,构建自身的场景力,实现基于用户场景的服务。因此,媒体场景力构建需要以技术为支撑,树立场景化思维,从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和接收三个环节入手,构建媒体自身的场景辐射力、场景预测力、场景连接力和场景服务力。  相似文献   

7.
移动图书馆服务逐渐完成了从“流量为王”向“数据为王”的转变,目前正从“数据为王”向“场景为王”转变。场景已成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重要方式,如何将场景思维落实为移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五化”属性特征,指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思维的实质是利用大数据挖掘用户特定时空的信息接受行为,通过场景化信息接受情境的配置将场景思维落实到实际应用。移动图书馆场景化功能的快速迭代使不同场景下的信息接受情境配置和融合效用成为场景化思维落地的有效途径,其可以促进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核心功能的优化,进而实现图书馆品牌化服务、提升服务黏性。图4。参考文献44。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背景下,移动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主要阵地,主流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采用“Vlog+新闻”的方式进行融合媒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学理论为研究依据,选取“康辉Vlog”为研究对象,分析Vlog文本中的前台、后台、中区、深后台行为展现,并对“康辉Vlog”新闻中场景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世纬 《青年记者》2016,(22):50-51
当今,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舆论场正迅猛崛起,全媒体时代已大踏步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场景犹如一个严肃的新闻殿堂,媒体是居高临下的信心中心,人们正襟危坐地洗耳恭听.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的场景则如一个娱乐场,受众可任意挑选自己中意的内容和场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由于垄断话语权而独领风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多元、多变、多样,已成为舆论生态的新特征.少数传统媒体在优胜劣汰中退场.“传统媒体的冬天已经来临”,有人发出悲观感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和深入发展,社会的媒介化传播已经从“社交化时代”走向“场景化时代”,“场景化传播”正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会展经济做为一种具体场景下形成的经济样式,如果会展的经济形态碰到场景化传播,两者会发生怎样的催化反应呢?本文试图去厘清两者的关系,尝试性进行会展经济的场景化传播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会展经济进行场景化传播适应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场景兴起,万物互联——移动终端、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的广泛运用,使得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日益场景化。本文从"时空"与"情境"的复合维度厘清了"场景"的概念,提出了当前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的主要思路:既要满足用户类型化的常规性需求,又要寻求其场景化的随机性需求。从新闻传收模式、受众场景体验、商业消费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新闻媒体场景化应用的必然性。场景化的传播可以在新闻采集方式、新闻制作形式、新闻传播样态、新闻获取场景四个层次上拓展,以实现用户不同场景的感知与信息的适配,为新闻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接受发生在特定的场景,如何有效地进行场景化营销,提升信息接受绩效是移动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已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移动图书馆信息行为规律的相关研究,结合市场营销和场景理论的研究成果,从用户信息接受体验视角,剖析了移动图书馆场景营销,进而通过“场景—行为—情境”的多维度适配实现信息空间再造。[结论/发现]移动图书馆场景营销不仅可以动态地锁定目标用户,为其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还可以促进场景营销的不断迭代,为激发用户信息接受和刺激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指导。[创新/价值]将场景纳入移动图书馆营销视野,为移动图书馆营销提供新的思路,提升用户信息接受的持续意愿。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等要素推动场景时代的到来,用户在信息获取方面呈现实用性、碎片化、情感性、体验式消费需求,基于此,知识服务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营销推广、商业模式四个方面完成了场景化转变。但知识服务在解决用户知识诉求的同时隐私暴露、道德伦理等问题亦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时代,场景化现象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场景应用引发传媒业从信息采集到编辑制作,从阅读体验到内容推送等诸多环节的革新与流程再造,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新闻传播的业态面貌,场景的智能融合赋予移动传播魅力无穷的景观呈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直播生成的场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认知.本文基于移动场景、社交场景和视频场景三种具体的场景类型,分析移动网络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在三种不同场景中的重塑路径.移动场景的开发使碎片化的“中间时间”与“中间空间”投入社会生产,传受双方的适配与互动增强了场景生产力.此外,场景作为移动网络直播的入口,是把握移动互联时代个人行为、社交关系与社会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使得传媒发展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传播生态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维,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五要素内涵得以丰富提升,另一方面,大量信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传播,其高社交属性使得"场景要素"越来越凸显其新闻价值和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但如何通过数智赋能新闻生产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赋能的内在逻辑仍不清晰。本文基于数智赋能的视角,结合新闻生产的内涵,从流程再造、场景重塑和价值共创三个层面探讨新闻生产智能化的内在逻辑。数智技术主导新闻生产流程从线性转向全程一体化,用户需求主导新闻场景叙事精准、生产场景“全息化”和体验场景“超时空”,生态主导新闻生产行动者在多层次嵌套的生态系统中实现新闻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8.
从web1.0到web3.0时代,人们进行信息获取、分享和交流的平台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场景"的意义不断增强,场景理论不断发展,场景传播作为一种打破时空局限的传播方式逐步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而5G在新闻领域的积极应用正是为这种渗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5G时代各种新兴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的整体格局、传播模式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转型发展成为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电视台开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途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今移动网络生态下,如何开创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是学界与业界都应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流化、规范化、品牌化,向"信息十服务"深耕,亲民化、可视化等特点,基于对协同机制、沟通元理论及多语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面向渠道、内容与语态的政务新媒体创新传播的路径策略,包括协同策略下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再造、基于不同传播内容设计基于该沟通元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基于不同语用环境对政务语态进行变革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