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爱华 《留学生》2013,(6):44-44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都具有深刻意义,因为是“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热爱读书的人们,都会在这~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读书的重视,传递多读书、读好书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2.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从古至今人类都非常重视读书。如今,随着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读书的意识也日益淡薄。或许有鉴于此,人们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呼吁全世界人重视读书。2006年中考卷中有不少与读书相关的实践活动题,本文试列举部分略加评析。一、列举读书名言和介绍读书方法(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卷)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鼓励人们多读书,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为什么确定在这一天?原来英国著名戏剧家、大文豪莎士比亚便是在1616年的4月23日逝世的。这一天,世界上的人们,尽管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但大家都在充分感受着读书带给自己的好处和乐趣。4月23,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提到的阅读更侧重于读书,而不是上网浏览,因此也有人把这一天称为"世界读书日"。但有人提出,网络阅读也是阅读,是时代潮流,认为传统阅读方式应当变革,甚至质疑在网络时代坚持读书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5.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绝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脸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人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我认为,如今,人类应该反思一下读书的理念. 一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话讲的是读书的量与质的关系,其实不完全对.读一万卷书,如果不走心、不用脑,恐怕也是白搭;而读千卷书,用心用脑,会事半功倍.这一点,在现代信息爆炸、生活节奏飞快、人们压力山大的时代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世界读书日”意义的阐述和对读者定义划分,循序渐进地向我们说明读书习惯的养成,对个人素质提高以及在人生中的意义,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好的读书习惯能够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各国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闹的节庆,人们集会演讲,设坛对话,比赛作文,相互赠书。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自古到今人类就非常重视读书,古人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读书的故事,至今还感动着我们,如:囊萤夜读的车胤,凿壁借光的匡衡,映雪夜读的孙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今天,随着获取信息的多途径,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人们读书的意识日益淡薄。也许有鉴于此,人们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  相似文献   

10.
读书随谈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逝世纪念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世界     
《课外阅读》2014,(8):1-3
4月23日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世界读书日,读书日的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4月23日属于春暖花开的日子,这一天是许多著名作家的出生日或逝世日,因此这一天也成了世界文学的象征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这一天——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ddBOokandcopyright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每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球各国都会举办多种多样的图书宣传活动,鼓励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今年的主题是“地球与我”。  相似文献   

14.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上海崇明三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绝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脸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入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有例为证。今年2月10日的《工人日报》发表刘效仁的署名文章《悲哉!读书节目全面沦陷》(以下简称《沦陷》)称,继央视《读书时间》香消玉陨后,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  相似文献   

15.
读书贵有疑     
读书贵有疑○永宁县杨和中学徐生永古人读书提倡“审问之”、“慎思之”,就是要人们读书时应质疑、思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是要人们读书时应有一点怀疑精神。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从小培养质疑设问的读书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可见,读...  相似文献   

16.
书籍是人类前进的阶梯,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读书让我们积累知识,增长见识,补充心灵需要;读书成为人们掌握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然而书很多,怎样去选择读书呢?用怎样的读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呢?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书苑近年来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读书场所,它是集读书、娱乐喝茶或者咖啡为一体。人们可以在其中读书、品茶或者休息。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日异月新的发展,使得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人们更加希望有空间可以释放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在喧闹的城市中找到一个可以安静舒适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4,(20)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相似文献   

19.
《英语沙龙》2013,(4):1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纪念日,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人们可能会清楚地记得"情人节"、"圣诞节"这类娱乐性更强的全球节日.人们似乎正在远离书籍,或者确切地说是在远离传统的阅读方式. 比起阅读书籍,如今的人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电视、网络等媒介上.而读书这种休闲方式,在这个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娱乐元素的时代,的确难以让人们产生兴趣.毕竟,读书是需要独处的,需要你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在这个浮躁的"快餐式"年代,人们追求的只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世界读书日,人民网曾推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系列视频。校读书会邀请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共同参与“即席讲话”活动。视频文案1:山河破碎,读书是为了求索救国良方;百废待兴,读书是为了改天换地,矢志报国;变革岁月,读书是为了和国家一起奋起直追;生逢盛世,读书是为了勇担重任,不负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