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题库和学校管理软件到今天种类繁多的多媒体软件和教育资源库产品;从简单的电子教室到各地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迅速兴起,这一切都说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热”正在兴起,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重大转型期,对于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进入重大转型朗,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题库和学校管理软件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多媒体软件和教育资源库产品;从简单的电子教室到各地校园网和局域教育网的迅速兴起,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进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展开,各地有条件的学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已经由校园网发展到了城域教育网,其他地区也正在进行城域教育网的筹备和规划。理清城域教育网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对各地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在城域教育网建设方面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各地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校校通”工程继续推进的一年,也是城域教育网飞速发展的一年。从2001年的发展态势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校园网热潮的背后,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此起彼伏,有的正处于建设阶段,有的已经付诸应用,而更多的则是处于紧锣密鼓的规划中。城域教育网,从理论到建设、从施工到应用、从培训到创新,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现代教育整体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国家有关“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加快,我国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从1999年底的123人一台提高到2004年底的35人一台;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能够开展信息化教育活动,占全国  相似文献   

6.
城域教育网: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浪潮的兴起和宽带网的迅猛发展,城域教育网已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域教育网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其次提出了城域教育网的建设理念,最后介绍了山东寿光城域教育网和浙江海宁城域教育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有关“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加快,我国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从1999年底的123人一台提高到2004年底的35人一台;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能够开展信息化教育活动,占全国中小学校数量的20%;全国建设了100所高水平的信息化教育示范学校和1000所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建立了一批信息化教育实验区,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教育;50万名中小学校负责人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300万名学科教师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具体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势如破竹。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如火如茶,但广大农村学校受经济和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却难如人意,令人担忧。本文就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启动,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具体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势如破竹。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建设如火如茶,但广大农村学校受经济和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却难如人意,令人担忧。本文就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应用开发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使用者,关心的往往足系统功能,极少有人关心用户数据的问题。我们在开展“基于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时发现,要使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众多应用子系统,快捷方便地整合起来,能够给教育教学与管理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方便,必须首先规划好用户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在近年得到了前所来有的“跨越式”发展,据计世资讯的调查,在2002年,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高达200亿元之多!据《2002年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截止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26000个,比上年增长143%之多!现在全国范围内已掀起了城域教育网和校园网建设热潮,各地均开始争先恐后地兴建城域教育网和校园网。  相似文献   

12.
自从“校校通”工程引爆教育信息化市场以来,市场上销售最热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当数教育资源库了。教育资源库的热销并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校园网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一直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教育资源库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需求的一些问题。质疑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化教育》2012,(9):139-140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其重要内容和重要步骤,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有教育现代化。纵观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的单机时代,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为代表;二是90年代中期兴起且影响至今的网络时代,以雨后春笋般校园网的建设,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的建设为代表。期间,校校通、农村远程教育等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如火如荼的开展,都极大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校校通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出台,以及校校通工程不断地深入人心,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近一段时间,城域教育网建设已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建设热潮之后的又一次建网高潮,并将在全国有轰轰烈烈的展开之势。城域教育网是介于主干网和校园网/教育局内部网之间,覆盖整个城市或地区教育单位,它以城域教育网网络中心为核心,以光缆、电缆,或无线接入方式连接各下属单位内部网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等方面,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资源和环境。随着校校通工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针.1998年以来,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在广东省开始大范围、大规模的兴建,市、区一级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开通,将逐步实现与所有中小学校园网连接,最终为建立全省教育网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基于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各种应用软件及教育资源成几何级数增长,教育信息化已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的各个领域,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校园网"工程的实施,校园教育网建设的关键——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内容、标准、功能,直接影响到应用的效率,本文根据我校地理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了我校地理教育网资源库建设的模式及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围绕实施校校通工程展开的城域教育网建设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热潮之后的又一次高潮 ,并且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 ,因为如何建设好城域教育网 ,实现校校通 ,大家都不是很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是积极性越高 ,造成的浪费可能就越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论述了什么是城域教育网 ,以及城域教育网对推动校校通工程各个方面的作用 ,最后从城域教育网的资源建设、整体规划、在线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城域教育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底到2002年初的短短几个月内,浙江杭州、山东诸城、安徽芜湖、广东珠海、四川绵阳等地纷纷进行了城域教育网的招投标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各地城域教育网建设大潮的涌动。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期“城域教育网”专题,并采访了教育信息技术专家以及提供城域教育网解决方案的教育企业,希望他们的阐述使城域教育网的轮廓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的校园网建设热潮,尤其是2001年城域教育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学软件的应用更新、教育管理的电子化、教学资源的逐步丰富、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手段的变革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巳开始从一些单一的个体逐步向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城域教育网,区域教育网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城(区)城教育网的建设对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其资源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服务;还可以实现网络化办公和管理,提高办公和管理的效率,促进教育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为此教育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