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二十一世纪需要会学习的人,不会学习的人将被视为“文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必须在初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学习教育,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学习高中课程或走向社会在无围墙“学校”里学习。二、理论构思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都有影响,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作用大小不同。人的智力按常态曲线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大多数学生智力属于中常,超常和低智在全体学生中占极少数。只要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无论是什么智力水平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相比较,智力因素相对比较稳  相似文献   

2.
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九分学力一分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语教学更是如此,必须调动学生全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  相似文献   

3.
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创造发明只要求一分的灵感,但必须付出九十九分的血汗。”这里所说的“血汗”就是指非智力因素,它是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的表现。因此,只有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才能让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组成的。当今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但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有关专家认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所起作用的比重是,智力因素=0.525,非智力因素=0.475。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的中小学生都占极少数,大多数智力正常的学生,其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怎样开发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多大影响呢?在中师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初中生,一般说来,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比较接近的.当他们进入中师学习的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之所以出现明显分化,就学生这方面而言,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教育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均见《山西教育》1991年第1、2期《差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说法,时下不仅相当普遍,而且大有扩展之势。从一些文章看,已经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和校长身上了。据我所知,“培养非智力因素”原是对青少年学生说的,是  相似文献   

7.
研究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教学实践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  相似文献   

8.
个体的学习心理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定向、引导、强化等一系列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差距逐步增大,其原因就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旦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学习目标就容易实现,如此循环,就会让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一、改革教法,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有人说:"知识积累不多就无法谈学习方法."注重让学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智力学的角度来说,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是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只要注意力因素的培养,其创造力的潜能是可以被挖掘出来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品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等智力因素,对其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各种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创造的成功是一分灵感和九十九分血汗,这血汗就是指“天赋”以外的努力程度.这种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气质、性格多个性心理特征.许多事实表明,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往往成不了大器;反之一个智商中等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充分发展,就可能取得可喜的成就,而只有两者兼得的人,才能…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与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他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软件”。  相似文献   

14.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甚至较差;而有些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却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说明智力因素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学生的认知活动实际上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培养高素质的成功人才的关键在哪里呢?有人用这样的公式表述“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它是很有道理的。下面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智力,就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五种因素有机构成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不少老师觉得,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天生注定”,相差不多,在日常学习中,智力因素远不如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因而,关注和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常成为现今教学教研中的一股潮流,而对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探索却受到一定忽视。布鲁纳、乔姆斯基等学者认为,智力是学习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各种认识活动的质量。研究表明,就不同学力而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水平高低分别对应地与学习成绩较差和较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决不仅仅因为他的智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是一经学习就可以立竿见影的科目,因此,一些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容易忽略语文学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谈21世纪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智力教育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教育学上,“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观察、记忆、逻辑思维、推理等智力因素相对应的情感、意志、欲望、潜意识、信念、理想、直觉、灵感、顿悟、兴趣等。智力因素是人成才的基础和前提,非智力因素则是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和组成要素。非智力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人的非智力因素获得最大程度地优化和完善。非智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把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树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 ,即动力系统 ,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所以 ,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下面就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谈几点体会和作法。一、明确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 ,其主体是学生本人 ;教师施加的教学影响 ,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 ;学生的认识活动要由学生自身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