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是炒教练太出格了,中国的甲级联赛已引起国际足联的注目。只是以这种方式获得重视,是不是太悲哀了点? 在职业化的第5个年头,中国的教练员这碗饭不好吃,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是今年的换教练,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去年末随着殷铁生、余东风两位“不倒翁”的“充电”再学习,标志着中国足坛要有一场大的革命。各俱乐部不满足于现状,纷纷举起“改革”的大旗。万达队以迟尚斌“升迁”为契机,请来“激情大师”徐根宝;泰山不但易帜为鲁能,且请来前韩国队主帅金正男;余东风“西天取经”,全兴为的是请来“007”米罗西,欲重振西部雄风,老将、少帅、洋教练纷纷粉墨登场,中国足坛一片换帅声。一个教练从认识队伍到执教形成风格,只给他们一百天的时间是不是短了点?洋教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怀着帮助中国足球的想法,最终命运凄惨,  相似文献   

2.
好的和坏的──李章洙谈韩籍教练在中国足坛的得失文/重庆熊远树就在部分人为过多的韩国教练涉足中国甲A联赛是利是弊争论不休之时,就在部分人打算等第二循环甲A联赛多打几轮再议论之际,朴钟焕、金正男就已经从武汉红金龙、山东鲁能队“下课”了,而车范根在深圳平安...  相似文献   

3.
俱乐部说:升降级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教练说:升降级带来的成绩压力造成了浮躁状态,这已经行成了恶性循环。球员说:取消了升降级,竞争就不激烈了,观众也不爱看了。专家说:中国足球需要整顿的空间,我们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球迷说:没有升降级的职业联赛叫什么比赛?叫“卫生比赛”。  当人们的目光从足协、裁判、足球环境最终 聚焦到了曾经令我们深感自豪的“升降级”制度时,这个一度让日本、韩国羡慕不已的 机制引起了从各俱乐部、教练到专家、球员的广 泛讨论,我们不妨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俱乐部:一部分张暂时取消…  相似文献   

4.
输球换教练,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足球的思 维定势了。连着输几场球,每个人─—球迷、球员、俱乐部和教练本人都顺理成章地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且是第一位地考虑到这个问题):下课。非下课无以谢罪于人的意思,如果你作为主教练这个时候恋栈不走(事实上也是不容你不走),你就会无形中承受起几乎所有球队成绩不理想的责任(事实上一走就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带走,留给俱乐部和下一任以轻松)。 原来如此。输球换教练就是一洗晦气,重头再来。这倒让我想起黑帮洗钱──钱通过种种手段从黑钱摇身一变成为合法收入。 教练就是洗钱的工具,俱乐部一…  相似文献   

5.
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但遗憾的是,就中国足球而言,每一次失败竟都是太不称职的“母亲”——她们培养的孩子,自今全都是“失败”,没有一次“成功”。 然而,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心情,去责怪、去埋怨,甚至去再换一茬教练。失败给予中国足球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每一次失败,去面对中国足球的现实,去沉思中国足球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虽然聘请外籍教练在中国足坛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但谁也没想到’98赛季刚刚开始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外国教练来中国淘金,意欲延续辉煌的老教授崔殷译、倔强刚毅的波兰者头安杰依、代号”007”的克罗地亚人米罗西、卷土重来的德国人维尔纳、辞官冒险的金正男……如果算上随后而来朴钟焕、墨里西、塔瓦雷斯、车范根,这个赛季在中国足坛上进进出出的外籍教练达到了空前的9个人。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如米罗西、金正男、朴钟焕。还有成都五牛几上几下的外籍教练,云南红塔、上海航星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接替…  相似文献   

7.
韩国著名足球教练金正男接手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队已经3个多月了。这位亚洲一流名帅掌印之前踌躇满志,几乎不加考虑就应允了俱乐部方面提出的任期目标:’98赛季冲进甲A三强。然而3个月来他历经磨难,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之路显然远比他想合的要坎坷得多。在联赛的前四分之一出程中,鲁能泰山队不仅没有显示出一点可能“进三甲”的这相,而且差不多一直在“后三甲”内起浮。金正男当初对自己充满自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前辈,另一位韩*资深教头崔段泽教授带延边敖东队获得了成功,可如今崔教往已因敖东队惨败到甲A副班长位置而怅然还辞…  相似文献   

8.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3):108-110
经过春节长假的休息,想必两位学员一定在各种饭局一通吃喝。不过在见面之后,感觉她们的身材没有什么变化,看来没有偷懒,完成了教练布置的家庭作业,让人欣慰啊!丁教练似乎也早已对中国的春节有所习惯,见了面不忘和我们说旬“过年好!”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发球。发球技术有的人觉得简单,有的人觉得很难。我想,这主要得看是否在一开始使用了合适、正确的练习方法。丁教练教发球的方法比较独特,与很多教练有所不同,广大教练员一起来学习和借鉴一下吧。  相似文献   

9.
随着昔日的鱼腩蜕变成黑马,再由黑马巨 变为称霸甲B一方的王者。国力队已然作为一种奇特的现象,既让人梦寐以求,更让匪夷所思。 无心插柳柳成荫 联赛前不光外界不看好国力,就连俱乐部内部也不认为自己是冲A的“梦之队”。俱乐部对外称今年的目标是“保八争六”.巴西籍主教练卡洛斯也成了中国足球联赛迄今为止,惟一一位顺利完成保级使命的洋教练。卡洛斯资历一般.只是巴西国内风拉那州联赛一支中游球队的教练,惟有一点特殊的就是他曾执教过中国的健力宝队6个月,还参加了 1998年土伦杯比赛。让算不上“腕儿”级人物的卡洛斯执…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中国足坛,“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各俱乐部,从球员到球迷对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大多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在这样的“大气候”之卜,金志扬的观点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对于仍处于“上下求索”阶段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许多问题的轨是孰非都还没有定论。金志扬教练在天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聘请外籍教练这一问题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金指导认为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今天请来,明天就能出成绩,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外籍教练就…  相似文献   

11.
金路 《网球》2010,(4):110-112
有句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看看中国现在的网球培训市场,可不是嘛,很多俱乐部都聘请外籍教练作为招揽生意的法宝,各种肤色的网球教练讲着各国语言冲击着本土的网球教练。很多小朋友的家长都是本着一箭双雕的目的找外国教练的——不但能学打网球,还能学外语。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的原因,人们认为中国的教练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足协通过聘请外籍教练执教,以寻求一条中国足球东山再起的捷径。“洋教练效应”一度在中国足坛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由“洋教练”所带来的世界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先进的训练手段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这能否使中国足球在短期内有一个飞跃,无人能做肯定的回答。中国足球要步入世界足球大舞台,需要接受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战术和别人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球员走出去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队员通过在国外各俱乐部的磨炼也确实带回来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现代足球技术,这对发展中国足球是非常有益的;同样,聘请“洋教练”执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我们是否考虑到让我们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今中国足坛刮起一股“韩国教练风”.现在有迹象表明,今年“韩国球员风”亦将在中国形成,这主要是韩国球员的主要输出国日本同韩国一样正受经济危机的困扰,这样,中国市场成了韩国球员唯一的希望1999年的钟声刚响,就传来了两名韩国外员加盟甲A俱乐部的消息,富川SK队的曹丁铉(30岁)以年薪9.6万美元与青岛海牛队签约。曹丁铉在富州SK是一名绝以主力,司职前卫,不久前金正男入主青岛海牛队以后,向曹丁铉抛出了橄榄枝。曾是国家队球员的曹丁铉的到来,无疑能使青岛海牛队的中场实力有明显的加强另外一人足以7.8V万元的年新…  相似文献   

14.
宏远大地震     
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对一线队做出主教练的人选调整,李春江升任俱乐部总教练,原先教练兼队员的李群,开始履行广东宏远主教练的职责。在球队刚刚力取“三冠王”不久就更换主帅, 俱乐部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为了捍卫“三连冠”的荣誉,教练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水平。俱乐部总经理胡志强说“我们这样决定也是为了俱乐部和球队更全面地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从长远来考虑,所以给更年轻的李群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5.
新人郭士强     
《当代体育》2008,(1):63-63
2005年9月,三十岁的郭士强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退役做教练还是继续打球?三十岁,对于没有伤病的郭士强来说是个黄金年龄,他完全可以再打下去。不过辽宁盼盼俱乐部却急切需要培养年轻教练。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而立之年的郭士强选择了服从。“为了俱乐部的需要,我选择退役!”郭士强说。  相似文献   

16.
在“出国”这个问题上,从“渐进”到“猛进”的一个重要催化剂是足球的职业化,球员的职业化,俱乐部的职业化。与国际全面接轨,加大了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外员、外籍教练、外籍顾问的涌入,中国球员球队出国学习,互动式的交流也让更多的外国足球人了解中国,而了解是进一步合作的基础。新组建的亚运足球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支“全新”的国字号球队,这支球队中拥有四名从国外召回的球员(这些以前我们只在巴西、尼日利亚之类的球队身上见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出国踢球的球员增多,这种情形,将不断在以后的国家队中出现。…  相似文献   

17.
金正男下课了,米罗西也下课了。在他们之前,维尔纳、崔殷泽、安杰依、朴钟焕也被解除兵权。洋教头走马灯似地被“炒鱿鱼”,形成1998年甲A联赛中一大奇观,颇为耐人寻味。 A面 风格错位与水土不服 六位甲A洋教头纷纷被解除帅印,最直接的“罪状”大多是由于战绩不佳。未能完成俱乐部预期的目标,但又不尽然。 本赛季伊始,广州松日队便制造了新奇故事——吃回头草的德国教头维尔纳仅三个月就再次被送回老家。与来去匆匆的过客维尔纳不同,鲁能泰山队的金正男和四川全兴队的米罗西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执教周期。从年初的昆明海埂集训到两个循环之间的一个多月的联赛休整期,他们有相当充分的时间了解中国的联赛及自己对手的情况,了解执教球队并系统地实施自己一整套调教  相似文献   

18.
战场上最令人痛恨的莫过于“叛徒”和“逃兵”了,而在这两种恶人当中,“叛徒”不仅让人恨得牙根痒痒,还不得不对他的品质和人格丧失了信心。赛场如战场,在赛场上也充斥着“叛徒”的身影,蔓延着“叛徒”的气息。我们并不是拒绝转会,也不是鄙夷那些转会的球员,只是为那些精心培养球员多年,但是不仅没有得到些许回报,还遭遇到他们的忘恩负义的俱乐部、教练和球迷感到不平。你是“叛徒”吗?如果不是,那么你被你最亲近的人出卖过吗?让我们看清楚他们的真实面目吧!  相似文献   

19.
霍 顿还是霍顿。尽管他从中国国家队主帅“沦”为上海浦东俱乐部这样的甲B队教练 ,仍然“不失时机”地推出“新思路”。其中之一是“不特别练体能”。霍氏认为 ,作为主教练 ,其精力应该是抓队员战术、技术的训练 ,不必花很大的精力去要求队员练体能。对于这个“新思路” ,笔者不敢苟同 ,故加了引号。在国家队执教时 ,霍顿就有不少“新思路” ,但没有能给中国队带来多少“新变化”。所以 ,尽管有不少人在盛赞霍顿给中国足球带来新理念 ,肯定这位大牌教练的带队才能 ,但霍顿还是“下课”了。这也许符合情理———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霍领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足球联赛的影响面日益加大,大批名头甚响的洋教头纷纷抢滩甲A。这些名帅们的纷至沓来使得中国本土教练们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截至本赛季中段,甲A只剩下5名本土主教练。或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土教练们还不得不扮演悲剧性角色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即定事实—— 洋教练统治甲A天下 职业联赛的最初两、三年.各俱乐部似乎对于引进国外高水平教练还不那么热衷,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即当年德国教练施拉普那混迹中国几年所留下的“信任真空”。那时的圈内外人土大都对引进国外高水平教练持保守态度,俱乐部的经济状况也决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