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王宝灵 《农村教育》2002,(10):50-51
如今,时代变化,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设立一门课程,我校增设这门课程时间短,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增强此方面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捷径。信息素养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前提,同时对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掌握基本信息素养,了解现代学习理念,为个人终身学习、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树立意识,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娴 《贵州教育》2005,(9):23-24
随着社会让学生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如何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实施信息教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改革基础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信息教育的有效途径将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期与大家交流。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课教学。。技术课≠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计算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  相似文献   

4.
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提升人的信息素质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也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面向未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普及网络文化的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如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大家认真探讨的课题。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贺平 《广东教育》2006,(11):41-42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的发展.还要使学生明确与信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犯罪日趋严重的今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在当代社会中与日俱增的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将信息技术课列人中小学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信,自.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启、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效果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计算机与教育有机结合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遍及到各个领域.社会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学校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提高计算机...  相似文献   

8.
1.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认识。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从而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说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教育,实际上是信息文化的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的当然任务。  相似文献   

9.
马兰芳 《教育探索》2007,(12):61-62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必要性 1.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结果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的信息化已是形势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教育,实际上是信息化的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的当然任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学科,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外,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即信息素养。其内涵包括: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团体协作精神,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开拓和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课也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方向,我国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不能为可能、变无声为有声、变难懂为易懂,能使学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黎 《学苑教育》2020,(1):89-89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家喻户晓,在教育基础上3D打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加速了基础课程教育的重大改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一门必修课,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3D打印技术用在了这门课程里,不但添加了课程教学的独特风格,也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些应用方法,希望给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们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淑巧 《甘肃教育》2008,(17):52-52
高职教育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的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仅是信息社会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必备的基本技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和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要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人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现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信息能力培养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课程。顺应新课改的大潮,只有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教育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基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课程特点等因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英语、语文、美术、旅游等课程的整合,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地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对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喜欢玩电脑,但最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要将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心愿,要真正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正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这一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应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树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理念,形成较全面的信息技术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19.
<正>信息技术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素质。面对目前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这样一门年轻和高速发展的学科,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对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是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开拓和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课也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方向,我国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不能为可能、变无声为有声、变难懂为易懂,能使学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