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冬 《百科知识》2023,(20):8-12
<正>今天,人们对氧气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把时钟拨回到几十亿年前,回到生命刚刚在地球上立足的时代,我们会发现那时地球上根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虽然地球上没有氧气,但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氧元素。在衰老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核心通过核聚变合成了氧,所以宇宙中氧的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氢和氦。  相似文献   

2.
科瑞 《科技新时代》2009,(11):74-75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么寻找他们最好的方法——假设他们的生命组成形式与地球上的生命类似——就是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这样的行星需要拥有能留住水并遮挡太阳辐射的大气,因此天文学家将搜寻地外生命的重点放在了寻找大小和位置合适、被氧气和水蒸气这些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气体包围的行星上。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判断一颗外星球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时候,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它有没有液态水和氧气存在,但最近有科学家指出,一颗外星球即使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氧气,依然可能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迄今,人类已经找到了1750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有几颗甚至还处于宜居带上。换句话说,它们像地球一样,离母恒星不远也不近,刚好能让液态水存在。下一代的望远镜有望能够"嗅一嗅"它们的大气,揭示其大气的组成,比如说大气中有没有氧气等等。  相似文献   

4.
一、光合作用产物是地球上生物质的唯一来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它为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提供有机物、能量和氧气。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最初来源。  相似文献   

5.
于鹰 《百科知识》2000,(5):48-48
空气、水和阳光并列为维持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三大要素,而空气中与生命过程直接相关的组分就是氧气,没有氧气的地方,也就没有生命(厌氧微生物除外)。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约吸入氧气250毫升,而其中约32%即约80毫升用来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一旦大脑缺氧,就会感到头晕、恶心、乃至窒息死亡。人们通常只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并不了解氧气对于疾病和衰老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后者正是近30年来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 时光倒退到35亿年前,地球上并没有氧气,而到处充斥着硫化氢等气体,后者提供了当时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6.
白杨 《百科知识》2009,(10):11-1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大气里的氧气突然增多。由此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的“大氧化事件”,并促进了地表环境的改变和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氧气,如果地球上的氧气不断泄露到太空,我们都将喘不上来气儿。而这一幕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在所谓的"空气"中,维系我们生存必要的气体——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排名第二(21%)。稳居榜首的是氮气,它在地球大气中含量高达78%。而占据探花之位的是含量只有区区0.9%的氩气。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呼吸的空气的自然组成,但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所吸的气体中,氧气  相似文献   

9.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氧气,如果地球上的氧气不断泄露到太空,我们都将喘不上来气儿.而这一幕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生物可以为人类生产源源不断的氧气吗?还有,你知道5亿年前生产氧气的大功臣竟然是一种石头吗?早期地球的氧气含量极低空气里有多少氧气?大家都会说,21%!但是在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却远没有这么高。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地球是极端缺氧的。实际上,在地球接近46亿年的历史中,有着近一半的时间可供动植物进行自由呼吸的氧气的含量,还不到现在大气氧含量的0.001%!而现在占据现代大气含量21%的氧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现实,生命旺盛的人类在征服死亡的战斗中,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的同时,也在使地球上其他生物加速灭绝。然而,请勿忘记,一旦地球上只剩下人类,那么人类社会的末日也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设想在月球上建立通往宇宙深处的中转基地,甚至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月球城市。然而我们都知道,月球上并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可供人类呼吸。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宇航员不得不穿着笨拙的宇航服,背着硕大的生命维系系统在月球表面跳来跳去。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氧气,那么建立月球基地和月球城市的计划就显得可行的多。现在,哈勃天文望远镜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通过哈勃天文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都有钛铁矿存在的迹象。钛铁矿在地球上也比较常见,它由钛和氧化铁组成,其中的氧比较容易被分离出…  相似文献   

14.
衰老的原因可追溯到40亿年前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找到可以使青春永驻的长生不老药。现代社会,由于饮食的改进,医疗的进步,以及更好的生活条件,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显著增长了,但是衰老带来的身体的衰弱和疾病始终困扰着我们。衰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认为,答案要追溯到40亿年前,当生命刚开始形成并发展的时候。那时候的地球与现在截然不同。地球的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硫,因此天空是红色的,蓝绿藻是主要的生命形式,它们依靠阳光来进行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被破坏,氧气由此产生。那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量的氧气被释放…  相似文献   

15.
说到生命的奥秘,最令人迷惑不解和高深莫测的,莫过于性了,而这往往又是人们讳莫如深,羞于谈论的。但是,性恰恰是构成如此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地球生命世界的基础。如果没有性,地球上很可能还只有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16.
生命诞生于海洋在我们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出现了海洋。早在46亿年前,被称为小行星的天体在碰撞后形成了原始地球。约到45亿年前,海洋诞生了。在太古的海洋中热水不断喷出,最初的生命也悄悄出现,但生命并非瞬间诞生的。首先,由小行星或彗星带来的简单物质与原始大气相结合,生成了带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系统;这个系统接着向更为接近生物的方向进化;不久后,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生成,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大大替换了当时大气的成份。从现在看来,远古时期地球上出现的生命好像本身就拥有改变地球环境的力量。作为生命的诞生之地——海底上的热泉喷水孔十分令人瞩目。早期地球,大气的压力约为90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科技》2003,(5):52-52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床厚厚的“棉被”——大气层,其中氧气含量占20%。没有氧,地球上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据科技日报报道,在几十亿年前,地球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完全不同。当时,地球上的第一代“居民”呼吸的是什么?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叶西科夫提  相似文献   

18.
古细菌是一类生活在今天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细菌,它们不是细菌,因为它们有着与细菌不同的遗传基因。它们是独立的一类生物。我们的生物界被划分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细胞核)、细菌和古细菌三大类。古细菌之所以被称为古细菌,只是因为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并且在形态上跟细菌差不了多少。古细菌的生命沉浮 古细菌出现于38亿年以前的生命诞生之初。那时的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有毒气体(比如硫化氢),完全没有氧气(即使有那么一点,也会与其他物质反应而被消耗),大气的化学性质是呈还原性的。在这样奇特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其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常温下为淡蓝色气体。大气层中99%的臭氧分布在10~50千米的高空中,并在这一高度形成臭氧层。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低,只有0.4%。如果在0℃的温度下,沿着垂直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以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全都压缩到一起,其总厚度仅有3毫米左右。尽管数量如此少,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以吸收99%以上的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名副其实的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