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 自由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直率,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的是和谐和幽默.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他们的课题结题会。会上,学校安排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堂》。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一句大家特别欣赏的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空》。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是我踏上教育岗位时对自己说的话."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英语课."这是三年前我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时对自己说的话.今天,当我感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我的英语课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光彩,让你的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并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呢?下面是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三年来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展现才华、张扬个性的平台。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的小学课堂一定要真正成为放飞学生梦想、展现学生才华的天堂,让学生在这片天地里自由的、健康的、快乐的成长。那么,我们的目标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呢?我个人认为应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但并不混乱,使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我听《鸟的天堂》可能不下数十次 ,这一回在浙江省第二届“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上听李海达老师的课 ,犹如一阵清风扑面而来 ,特别兴奋。教师对一篇使用了多年的教材的独特解读和独到处理 ,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的人文精神、迸发出来的创造潜能 ,都让我心悦诚服。虽然没有使用课标教材 ,却强烈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李海达老师的这节课 ,对《鸟的天堂》的人文内涵作了深入的开掘。原教材在知识和能力的定位是“静态和动态” ,可以说纯粹是写作技巧的传授。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一般也是把大榕树的枝繁叶茂和小鸟的活泼欢乐分…  相似文献   

7.
寇芳 《教师》2013,(30):37-37
一棵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生机盎然的大榕树为这里的鸟儿们创造了一个生活的乐园。鸟儿们过得欢乐、自由、幸福,大榕树成为了它们繁衍生息的天堂。这是前段时间我所教授的巴金先生的一篇《鸟的天堂》呈现的景象。闲暇之余,细细思量,只有拥有欢乐,拥有自由,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天堂,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欢乐和自由吗?学生真正感受到幸福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像大榕树一样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能够让学生参与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课堂,能够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课堂……我认为要想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关注以下三个"度".一、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让他自己说出来;学生自己能动手实践的,让他自己动手操作;学生自己能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曾说过,"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该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而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就是很好的师生思维碰撞、升华的途径。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师生自由对话,避免"填鸭式"教学。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呢?我认为,依托  相似文献   

10.
一、提问要让师生形成自然、流畅的交流课堂上的提问不是追问 ,也不是审问 ,它只是一种师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方式。审问式、逼问式的提问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所以教师要尽量温和地、鼓励地向学生提问 ,尽量用一种平等的交流态势向学生提问 ,尽量用自然、流畅的言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 ,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入角色。比如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 ,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提问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那个地方有什么 ?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这样的提问 ,自然流畅 ,一层进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特征的被动学习方式,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建构发展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常常不知所措、"沉默是金";常常答非所问、词不达意;常常不说自己想说的话尽说老师想听的话,而且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群体习惯行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就是指学生自己的课堂,自然应该是自由的、真情流露的、言为心声的。我们要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想、充分地体验、充分地倾诉表达。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要使学生得到发展,首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教师、教材这三者之间的交流,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语文教学体会。一、把课堂的控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的话语权学习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自然会热爱学习。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教师多把课堂的控制权交给学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张苇 《成才之路》2012,(32):87-87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走"诵读文章、解释字词、翻译句子,分析文章"的传统路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和其它课堂一样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能热情高涨地投入呢?我想,应该是我们去大胆的尝试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就精神一词而言,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传授学生知识,开启学生智慧,训育学生身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自由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从引导学生的情感入手,以积极的情感为动力,让他们自由地徜徉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5.
夏震军 《考试周刊》2011,(78):37-38
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把这段话抄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莱辛为什么这样说,学生都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学习。他们举例说:“如果我们有了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那么没有老师时自己也能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而且是几十、几百篇文章的。”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把学生看作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会调皮,会吵闹,会令你头痛,也会让你开心地笑。我经常在课堂上说:“你们都是那么的可爱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成为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可实际上,我并没有对自己说的这句话怎么在意,直到发生了那件事……  相似文献   

17.
覃丽君 《广西教育》2012,(30):65+67-65,67
一次,我去观课,觉得课堂上学生很积极,跟老师配合也很好。课后,我跟两个学生聊,我问她们老师上的课好吗,她们说好。我再问好在哪,她们沉默了。在我鼓励下,有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那节课,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不是很懂,但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表现不好,给我们班抹黑。还有,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可我听到一些老师说这节课好,我真不懂好在哪。”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也让我深思。看来,评价一节课好不好,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而太忽视学生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末年终,在与毕业了的学生的邮件往来中,我问其中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哪些东西让你受益了,值得继续发扬?哪些是徒劳无益的,需要努力改进?"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并没有谈及我觉得实用并拼命塞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之类的东西,而是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引领我们发现那些我们自己难以发现但又意义深远的东西。"学生的这句话,让我立刻想到他们高二时,我教他们Trapped by the Flood一课(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6 Unit 5)的情形。我之所以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上,笔者一直很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笔者还专门给他们保留了一段"说"的时间,即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来演讲.笔者认为,学生学会大大方方地说话,并且讲的话有想法、有条理,语言得体,这和能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文章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