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果展示     
含有牛磺酸的螺旋藻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生产方法的特点为在常规螺旋藻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分别于藻种驯化、小池育种、中池扩养和大池养殖的阶段在常规的培养液中添加牛磺酸。所添加的牛磺酸为每L常规的螺旋藻培养液中添加牛磺酸0.05~3g。为培养液添加牛磺酸时藻丝浓度OD值应在0.05~0.5之间,PH值应在8.0~11.0之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各育种单位所提供的新品系在西藏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区域性试验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抗性等多个方面的数据、性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98(36)-1-1-0(芥)品系进行全区统一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3.
张秀刚 《资源科学》1992,14(3):76-80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个体仅有300—500μm的微藻类水生植物,属于蓝藻门,由于其活体形似螺旋,故名。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螺旋藻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叶绿素、胡罗卜素和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在食品工业、饲料和饵料工业、医药卫生工业、航空航天领域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因而其工厂化生产过程近20多年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4.
在紧致的Calabi-Yau流形上,虚部具有确定惯性指数的周期矩阵形成复空间的子空间.在这些子空间上,对辛群Sp(2n,Z)的子群G0发展了模形式理论,并在具有一个负惯性指标的周期矩阵所形成的空间上给出了推广的Siegel模形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一、家庭养殖螺旋藻的主要用具。主要有搪瓷脸盆(最好全白色)或缸钵,铝盆不能用。量杯,0—100℃红液温度计,酸碱度试纸,粗、细特种滤布,造粒用滤勺,搪瓷茶盘等。首先要决定养殖规模。由人年耗用螺旋藻量决定,12个脸盆(直径38公分)养殖的螺旋藻可供儿童一人食一年。成年人需20个脸盆。多人食用则要建深度30公分的水泥池,面积按一个成年人1.5平方米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品系豚鼠间的区别 ,对 Zmu- 1:DHP品系豚鼠和 Hartley品系豚鼠的血清蛋白质进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结果显示该品系豚鼠的血清蛋白可分辨出 2 1条蛋白区带 ,Hartley品系豚鼠有 2 0条蛋白区带 .表明两品系豚鼠血清蛋白组成上有差异 .  相似文献   

7.
采用霍乱弧菌菌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获得二株能分泌抗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株.体内外培养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亲和素生物素及荧光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霍乱弧菌专一的单克隆抗体,经6个月传代培养和液氮冷冻复苏培养良好,产生抗体稳定.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8,小鼠腹水效价1∶3200,经44株霍乱弧菌(EL Tor生物型)和10株其它肠道内致病菌检测结果,对霍乱弧菌有特异性抗体.经IgG亚型测定属IgG_3,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稳定在95~105条。本文还对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螺旋藻研究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渗透,有关螺旋藻基因工程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本文全面综述了这些研究成虹并提出了今后螺旋藻基因工程研究发展的方向;通过重组DNA技术构建螺旋藻新品种和实现螺旋藻天然产物基因工程生产。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古老生物——螺旋藻,人们通过对它的再发现再认识,使当今人类普遍百临的环境污染、粮食紧缺和疾病威胁等诸多难题有了可靠的解决途径。 螺旋藻是出现于35亿年前的原核藻类,在植物学上的详细家谱是:蓝藻门、颤藻科、螺旋藻属(spirulina)。该属内有50  相似文献   

10.
应用2004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全国166个参试品系的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同一生态区的品系进行主成份分析.对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可分为6个特性不同的组群.组群间各性状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生态区之间育种目标的差异:不同生态区主成份个数和主成份因子不同: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与纬度均存在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1和0.2868.回归模型分别为Y=46.4183-0.1357×1和Y=18.1613+0.05014×2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及为国家区试点分布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于平  岑沛霖  励建荣  张燕萍  秦松 《科技通报》2004,20(1):21-23,27
通过PCR技术克隆了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基因,构建了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并将该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基因组,筛选了能够有效表达藻蓝蛋白基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PC8,从而为发酵法生产藻蓝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