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教育该教给孩子什么呢?其实,家庭教育不在于家长给孩子多少文化知识的辅导,而在于对孩子心理的护育,从而达到"正行"的目的。"心若在,梦就在""哀莫大于心死"等均说明人心的作用。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立心志、昂心气、正心态"。家庭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家长实施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也与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具有一些与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少、"乖"孩子情结、攀比心理、性教育缺乏、家长缺乏学习与反思意识等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亲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承担教养责任,提升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也与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具有一些与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隔代教养、父教缺失、亲子交流时间少、"乖"孩子情结、攀比心理、性教育缺乏、家长缺乏学习与反思意识等方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亲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承担教养责任,提升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于是"家庭教育"自然成了教育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6,(Z1):88-8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2015年10月出台并被称为家庭教育"国家标准"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第三部分明确提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淄博市、日照市3026个小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孩子学习态度消极状况普遍""家长陪伴质量整体不高""家长教育行为存在不当""亲子沟通障碍明显""家庭教育开展基础薄弱"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社会学视角以建设良好亲子文化为立足点,总结出"3C3E"家庭教育模式,为家长、家庭、...  相似文献   

7.
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以乡镇、社区家庭文化建设为契机,收集和整理家庭文化中的健康内容为幼儿家庭教育所用,通过讲座、品评会、辨析会、"串门子"、"友好小组"、"混龄家庭俱乐部"等形式,对家长开展系列指导活动,在提高家长对家庭文化认识的同时,帮助和引导家长自觉运用家庭文化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使孩子在优秀家庭文化的沐浴下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独有的方式给孩子以最早和最持久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就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优化孩子的道德修养、精神风貌、文明程度、性格特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但是许多家长由于自己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以致在子女教育中遇到了许多困惑,有的甚至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9.
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都会通过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影响到孩子。但是对于家长而言,家庭和供养家庭的事业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无法和解的。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值得家长关注的议题。2016年3月1日,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育儿传媒特邀国内知名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人生的旅程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奠定性的教育意义。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应该说,许多家庭成功培育出了优秀幸福的孩子,但由于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家长们由于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以"爱"和"教育"的名义却做着"溺爱、宠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长要为孩子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要把好家庭教育这一关,对待有问题的孩子,要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对诊下药,使其真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如今,日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日本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开始越来越具有人情味,大多数家庭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这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这固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有些现象也不容乐观。一是各种家庭教育问题增多。有些家庭因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或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定位失当,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正常的教育,身心发展受到损害。二是"教育过度"的问题广泛存在。由于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不计成本,将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机构,辅导辅导再辅导.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妇联与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对天津市9个区县1054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家长做了许多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的事情,充当孩子的"拐杖"却受累不讨好.专家指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父母不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和学校老师的"助教".  相似文献   

15.
日本总理办公厅曾专门作了一次《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九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将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日本家长十分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民意调查表明,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家长都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又分别有所侧重。对三至六岁的学龄前儿童,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家长是把教育孩子懂得讲礼貌、会道谢、  相似文献   

16.
石海霞 《成才之路》2014,(27):66-67
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和谐共生已成为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探索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应成为新时期学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一、彰显家庭教育魅力,确立科学教育观家庭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摇篮"。现在的家庭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强、自私、缺乏责任感、脾气暴躁等,这些普遍问题为我们开展幼儿园工作和家长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有些家长特别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冻了、累了、受欺负了,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造成孩子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得不到正常发展,在家长工作中就要抓住这些重点,不怕困难,细致耐心地做好家长的工作。(1)多方面探索家庭教育新问题。针对目前幼儿的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17.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李裕芳 《考试周刊》2014,(3):184-18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我们应结合环境资源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一、重视家长主动参与家庭环境建设1.认识家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自然环境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也是我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戴花妹  涂南萍 《教育》2022,(7):10-11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突出了现代家校共育工作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宝安区自1997年启动"家庭教育工程"以来,始终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了多元文化背...  相似文献   

20.
罗志标 《教育》2011,(24):2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相依为命,相辅相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了解家长为了更好交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长身边生活,家长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经过耳濡目染,孩子都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或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