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以女性视角描写本族裔女性,创作了一系列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成为完整了解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纵向总结了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在划分了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总结各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知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深刻地探讨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生存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黑人女性渴望翻越种族歧视的藩篱获得白人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她们渴求摆脱性别歧视获得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对《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的四位黑人女性的分析,展示她们进退维谷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笔触把美国一个重要的方面推到了世界读者的面前。同时,她也是美国公认的一位最称得上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困苦中挣扎的黑人女性群体,展示了她作品的深刻民族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的黑人母亲群体形象解读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里显示出她对黑人女性的出路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她的小说里主要通过四个女性描述了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双重压迫,指出黑人女性要找到出路就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地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5.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姆莱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作为第一个描写黑人女性身份诉求的女性作家,赫斯顿曾经被历史无情的遗忘。今年是黑人民权运动50周年,赫斯顿的作品因展现黑人文化和超越时代的民族意识,重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她的文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的具体解读,揭示了赫斯顿对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的启示作用,并探讨了赫斯顿独特的创作特色及其文章中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代表作,小说以书信体的格式描述了一位逆来顺受的黑人女孩如何演变成在经济和精神上都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该小说是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挖掘,分析其身份认同的渊源和表现,进而研究沃克黑人女性意识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二元对立,其中白人/黑人、男性/女性这两组对立尤为突出。从解构主义视角,结合美国历史文化,可以看出,莫里森在解构这些二元对立的同时,重构了它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她指明黑人民族和黑人女性要想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父权制的压迫下保持身份独立,必须坚守民族文化和传统,坚定对黑人种族身份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凯恩河》中艾米丽从自我意识的缺失到觉醒到重建自我的过程进行分析,揭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对非裔美国女性的压迫,探讨文化传承对非裔美国女性的自我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人女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还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处于权力的边缘地位,沦为失去自主性的非人存在。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创作实践中依托黑人女性的特殊经验,坚持"女性主义"的行动策略,将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置于文本的中心主体位置。其作品深刻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所遭受的多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性霸权社会中建构自我的艰难历程,彰显了黑人女性鲜明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对平等的两性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非裔美国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以关注黑人女性生存主题而著名.该作品以福柯身体理论为切入点探析黑人女性在父权压迫下的身体有形规训和无形规训,以及她们如何通过身体反规训措施来摆脱父权制的压迫,进而实现自我身体解放以及身份认同,也为深入探讨非裔美国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黑人女性传统是反映黑人文化及黑人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部分.莫里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社会各层探讨研究黑人女性传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与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探索《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如何对传统黑人妇女的模式化形象进行颠覆。主流文学主要构建了四种常见的黑人女性形象:女保姆、女家长、福利母亲和无耻的荡妇。主流文学对黑人形象的歪曲,目的是为了维持黑人女性的从属地位。在彼拉特、瑟斯身上,莫里森颠覆了白人文化中"专制的女家长""顺从的黑人女仆"形象,重塑与还原了黑人女性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内学者在1994-2013年这20年来,对非裔美国女作家赫斯顿及其小说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成果不太丰富.作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出了她的五部长篇小说构成了一部记述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与奋争的血泪史;三部短篇小说则凸显黑人民俗文化的特色.通过研究综述以引起人们对这位黑人女作家的关注和尊敬,并提高对其作品的鉴赏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反映的就是饱受摧残的黑人种族在奴隶制被废除后所经历的苦难。这篇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莫里森以丰富的表达手法为读者表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宠儿》中女主人公赛丝的创伤表现进行分析,再深入剖析她内心创伤的恢复过程,进而窥探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思想以及作品中的黑人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最蓝的眼睛》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1931~)于1970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反映了后殖民语境下的种族压迫与反抗的主题。通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比,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和两个家庭的对比,号召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抵制白人主流文化,培养黑人民族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性别歧视和压迫很久以前就存在,而女性往往是受歧视和压迫的一方,因此多年来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盛行。但是有色人种妇女比白人妇女面临更多的困境,她们遭受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提出了更适合黑人女性及其他有色人种女性的解放思想——妇女主义,其长篇小说《紫色》很好地体现了妇女主义。它强调黑人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获得独立和自由;提倡黑人女性之间要相互团结以对抗性别歧视;黑人女性要与黑人男性联合以对抗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只有如此,黑人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7.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大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作为美国最主要的体育项目之一,在美国女性体育的发展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美国女子篮球规则后的演变规律和方向的疏理,进一步剖析影响其演变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动因,得出如下结论:女子篮球规则的演变受到女权运动和女性体育观念发展的影响,其修改方向和演变轨迹都是女性体育观念发展线索的展现和成果沉淀;今后美国女子篮球规则的演变必将更多的受到体育项目自身规律以及体育商业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的私立大学迅速发展,私立大学的数量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0%以上,大学教育高度依赖私立大学。私立大学获得发展契机主要是基于日本战后政治上民主化改革,要求教育自由化以及为了实现贸易立国的战略目标,财团大力投资高等教育。美国殖民当局作为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指导者,美国的私立大学也成为日本私立大学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凯恩河》追溯了作者拉丽塔·塔德米家族三代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压迫下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本文拟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凯恩河》中三代黑人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伦理,以探讨作者对黑人女性生存伦理的思考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