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写作指导议论文中的对比论证用得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论证效果。一般来说,对比的各方必须是同一范畴的事物,具有某些相关的属性,才能进行对比。对比包括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对比以及事物进程不同环节的对比。比如针对材料"子罕以‘不贪’为宝",有个中学生写了篇议论文《得"宝"与失"宝"》,"得"与"失"对举,题目就构成  相似文献   

2.
信息     
廊坊师范开展"三对比"教育活动为了深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面教育,河北省廊坊师范学校利用暑假师生的社会调查成果,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广泛开展"三对比"活动,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比;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使师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比较,将"对比法"运用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纵向比较,将"对比法"运用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绘本以其丰富的趣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为充分挖掘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技法价值、欣赏价值以及美育价值,以"老人与儿童"一课教学为例,运用对比教学策略,通过画面对比、形象对比、多版对比、"绘""本"对比以及情感对比,让绘本为学校美术教学增效,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结构看,韩语中的助词有5种功能:信息话题标记、对比话题标记、对比焦点标记、确认焦点标记、信息焦点标记。辨别功能的测试方法为3个:具有选项集合与否、具有对比性与否以及具有穷尽性与否。以此为依据,韩语的话题助词"-n?n"有信息话题标记、对比话题标记、对比焦点标记三种功能。汉语中与"-n?n"相对应的是句中语气词"呢"。单句中的语气词"呢"只能作"信息话题"标记和"对比话题"标记。因此,从单句的范围看,韩语的话题助词"-n?n"与汉语的句中语气词"呢"的功能基本一致,但"呢"的功能范围少于"-n?n"。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下的"孝",成为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从四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下的"孝":"权威、服从"对比"民主、平等";"彰显父母意志"对比"体现个体价值";"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比"游四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比"个人利益至上"。美籍华人如何在多元文化杂糅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自身身份,重拾自身传统孝文化记忆,不断努力寻求自我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上对比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对比艺术已被广大的读者所公认,特别是中学师生在理解与欣赏这篇小说时,往往还对该文精彩对比作特别的归类分析.其中短衣帮的站着喝酒的"短衣"和"站"与长衫主顾慢慢的坐喝的"长衫"和"坐"的对比无疑易被大家关注,因为这组对比是分析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的要素之一.而平时"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中的"站"与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中的"坐"的对比分析与欣赏就容易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8.
<正>一次讨论中,有人认为某高考复习资料把"对比"当作"修辞手法"(积极修辞)是错误的。理由很简单,《考试大纲》从来不把"对比"当作"修辞手法",高考也从来不考所谓"对比修辞手法"。在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应当依纲教学,而不能把考纲规定的9种修辞手法之外的一些"修辞手法"拉进来进行复习。但邓木辉老师持不同观点,他在《教学月刊》中学语文版2016年第9期发表《对比修辞该不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学习中,常见"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之类的说法,那么,"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与"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有何区别?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定义,来说明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区别。作者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异,现实条件的限制,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并将其用于指导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黄良超 《广西教育》2014,(18):75-76,96
对比法是物理实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实例,讨论"同时对比"和"前后对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把"对比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分解为"分辨"、"分析"、"设计"三个阶段。以"探究燃烧条件"为教学案例,分析"对比实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Enemies"中,作者运用了多处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及补充故事情节,从宏观角度看既是两个主人公的对比、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又是个人情感与社会人道的对比。从微观角度,"Enemies"处处展现对比,不论是主人公的态度、外貌还是行为,抑或是色彩,从而将整个故事更好地展现出来,使小说情节更丰满生动。  相似文献   

13.
对比广告是一种很有效的广告形式,从民国"阴丹士林布"的对比广告说起,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当代间接对比广告的对比方法,从比产品独特优势、比销量和比观念三方面对现代媒体上常见的对比广告进行分析,为创作间接对比广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汉英语言对比是对比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中英文中"吃"的用法的对比,以汉语中"吃食堂"类结构的分析为依托,对中文中"吃"一词的多义现象作出解释。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汉语中"吃"一字的理解提出了次范畴化的观点,并从汉英语言心理角度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对比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比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句子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比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多次听课、评课、磨课、上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比"存在一些影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一直认为表示转折是"而"的语法意义之一,本文结合对比和转折两个语义关系范畴的区别性特征,对该用法中"而"的句法及语义特点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其语法意义是表示对比.转折关系语段和"而"所标记的关系语段在前后项的意义均衡性、前后项语义内容的对等不兼容性及主要表达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当对比前项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推出与对比后项构成反对关系的蕴涵时,对比关系具有转化为转折关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对比手法在经典文本中并不罕见,对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以下简称"《一》文")这样的经典文本,也早有研究者指出了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比如严华银老师在强调让学生真正自主"独创"和"批判"时,就明确需要理解文中的"对比"描写的目的,欣赏"对比"的艺术。而笔者在分析该文本的时候,大脑里忽然闯入一个想法:要让学生自主解读并有所发现,其前提是什么?很显然,如果教师掌控课堂的意识太强,那学生的自主  相似文献   

18.
好人     
编者推荐:用"对比"整合前后两事,两事对比相通点是"失财"——前事"被抢",后事"被偷"。标题宜实,可更名为"失财";结尾,最好用自己的话表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很"和英语中的程度副词"very"进行对比研究,浅析这两个程度副词在语用上的异同及两词对比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宁 《天津教育》2012,(9):50-51
一、认识"对比论证"如果给"对比论证"下一个定义,可以这样表述:把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事物加以对照、比较,进而揭示出它们相反的本质属性,以便彰显是非的论证过程就是对比论证。如果对这则定义内容做一下结构切分,则可以把它划分为下面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