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空:纯真年代人物要求:女孩纯真善良可爱,且手无缚鸡之力;男孩要具有强烈责任感,并且适宜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故事拉开序幕: 女孩长发上扎着两个蝴蝶结,男孩的身影在曙光中。清晨男孩在女孩门前的茵茵绿地焦急等待,低下头踢脚边石子,然后一抬头看着两只红蝴蝶翩翩飞过来,满足地微笑。天高云淡,两个孩子牵着手一路高歌猛进,男孩看着女孩美丽的侧脸心生向往却没有勇气说“我喜欢你”,女孩微微觉察出了一些什么,抿着嘴低头笑却总也同样没有勇气捅破窗户纸。女孩在学校被高年级的不良团伙中的男生递了一张求爱纸条,不知所措的她在放学路上被拦截,心中有莫大恐惧,正瑟瑟发抖,千钧一发之际,男孩意外  相似文献   

2.
华松 《同学》2002,(12)
事情已过去好多年,那一头飘香的长发依旧飘浮在我的心中,久久不去。读初中那年代,在女生中流行剪个“学生头”,俗称:包菜头。也许就是刚入青春期男孩的青春懵懂的表现,我特别喜欢长发的女孩。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对情感之事一点都不明白,可是就是喜欢长头发的女孩。只觉得留长发就会变得美丽清纯、活泼漂亮。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5,(6):14-15
男孩有男孩的特点,女孩有女孩的秉性,可在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异化(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了,这些男孩没有了男孩特点,女孩丧失了女孩秉性的学生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也很不受欢迎,甚至成为他人取笑和谈论的对象。导致这些孩子“阴盛阳衰”的原因,曾经有很多人认为是学校女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人数过多所导致的,科学研究和事实已经证明,这二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必然的联系。大家或许能从下的真实故事中找到一些原因,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责任     
与当老师的朋友聊天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青年男女在同一个学校教书,女孩欣赏男孩的高大和帅气,男孩看中女孩的清纯和善良,在同事的羡慕声中,女孩和男孩为了婚事而奔忙。可是,男孩和女孩最终却未能走上爱情红地毯。一次地震,女孩正在专心致志地批阅学生作业,男孩在逃命中却  相似文献   

5.
蒋遂华 《生活教育》2012,(21):41-42
你虽然是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孩,但却常常对着镜子,想象以前自己那男孩式的短发模样。那时,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草地上和蝴蝶追逐;你也可以坐在爸爸的腿上,搂着他的脖子又唱又疯……  相似文献   

6.
长发的女孩     
女孩最喜欢自己的长发,长发陪伴女孩,女孩伴随着长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那个婷婷玉立的长发女孩,永远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男孩和女孩是在高一的新生联谊会上认识的。男孩高大、帅气、优秀,是整个联谊会的焦点。女孩则穿着一袭长裙坐在角落里轻轻地用茶匙搅着咖啡,仿佛这喧嚣与她隔得好远、好远。男孩穿过众人的目光坐到女孩面前,轻轻地说,最爱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莲花的娇羞。就这样,男孩和女孩走到了一起。在学校里,男孩的光芒似优质的精钻般灼目,演讲、主持、奥赛、考级……每天都忙碌着。女孩只是默默地在他身边,淡淡地笑着,帮男孩擦桌子,在有人背后诋毁他的时候冲出来替他说话,甚至挨打……他们仅有的一次约会是高二那年的圣诞节,同行的还有男孩一个很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出现了更严重的成长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普遍落后于女生;近20年来,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网瘾戒除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也要远远多于女孩。男孩危机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是造成男孩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与母亲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与男孩危机密切相关。应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应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同时要平衡教师性别比,充分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孙老师:我校始建于1976年,三十多年来,几度合并更名,三次易址办学。现在是乌海市唯一的一所农村小学。有625名学生,16个教学班,平均班容量40人。学生主要分布于千里山镇的乡村、农场。学校因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团结新村所以叫"团结小学"。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办学思想"是很重要的事。我的想法: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就分为男孩和女孩,所以希望我们的教育把男孩培养成具有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能担当的勇敢男孩。能够在家里、班里保护家人、同学,在社会上承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云淡风清     
男孩和女孩同年升入初中,而且同班。后来,男孩成了这所中学公认的才子。遥遥领先的成绩,足以令一群人倾倒;笑傲校园的球技,足以令无数人折服……总之,百分百的天之骄子。不过,这些优越感也造就了男孩张狂的个性。女孩不喜欢这样的男孩,所以对男孩,女孩向来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说到女孩,相比之下则平凡了许多。她酷爱文学,甚至每次数学课上都可以见到女孩津津有味地读着桌子下面的小说,有时还会为小说中的感人情节而伤心落泪呢。日子云淡风清……到了初三,学校组织分班,男孩与女孩分到了不同的班级,男孩更加努力地打造他的未来,女孩依然陶…  相似文献   

11.
放学时,男孩和女孩总是一起回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面对面的两栋楼里。男孩住在3楼,女孩住在4楼。每天清晨,隔着自家的窗子,女孩会看见男孩举着哑铃锻炼身体,男孩会看见女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两人一直在同一所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他们又一起考入同一所高中,碰巧又被分到同一个班。  相似文献   

12.
回报     
那天的天气不很好,尽管是夏天,却总让人感觉到几分阴冷。窗外的花无精打采地开着,幽寂、落寞。正是第一节课,女孩和男孩都静静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看着一张张试卷从物理老师的手中传出。看着同学们亦晴亦阴的表情,女孩的心里有些害怕,男孩却无所谓似的坐着不时看看女孩脸上的表情。女孩和男孩都是学校的尖子生。除了物理一直在七八十分左右徘徊外,女孩什么都好,尤其是英语,一直稳坐全校第一。男孩却让人有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因为他各科都很好,惟一遗憾的是他有些轻视学英语。试卷发下来了,没有奇迹发生,女孩物理照例是可怜的75分。望着窗外…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某市举行的一次小学英语口语比赛中,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讲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马良》。在故事中,马良不是一个男孩,而是一个女孩。故事讲完的时候,评委认为马良应该是一个男孩,所以提了一个问题:“马良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学生仍然回答:“在我的故事中,马良是一个女孩。”于是评委认为这个学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2,(10):5-7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放学时,男孩和女孩总是一起回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面对面的两栋楼里。男孩住在3楼,女孩住在4楼。每天清晨,隔着自家的窗子,女孩会看见男孩举着哑铃锻炼身体,男孩会看见女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两人一直在同一所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他们又一起考入同一所高中,碰巧又被分到同一个班。新学校离小区很远,其间要穿越一个很长又很窄的桥洞。桥洞里没有灯,到了夜晚就是黑漆漆的一片,附近的人都称  相似文献   

16.
雨中的纸鹤     
男孩和女孩初恋的时候,男孩为女孩折了一千只纸鹤,挂在女孩的房间里。男孩对女孩说,这一千只纸鹤,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时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着恋爱的甜蜜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考一考智力     
动脑筋(一) 男孩和女孩每个男孩身后要有个女孩;每个女孩身后要有个男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少个儿童呢? 答案:两个儿童就够了!只要他们是背对背地站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8.
高采薇 《课外阅读》2008,(14):18-20
一起回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面对面的两栋楼里。男孩住在三楼,女孩住在四楼。每天清晨,隔着自家的窗子,女孩会看见男孩举着哑铃锻炼身体,男孩会看见女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两人一直在同一所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他们又一起考入同一所  相似文献   

19.
几乎在所有方面,美国的男孩都落后于女孩。在小学,男孩被认为无学习能力和分配到特教班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两倍;在中学,男生在考试中的成绩也不如女生。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表示不喜欢学校的男孩数量在1980年到2001年增加了71%。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说,男孩与女孩之间日益拉大的差距“对经济、社会和家庭都有深远影响”。在过去10年间,由于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能否成材,进入速成班的学生数量和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为衡量学校水平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课程设置变得更加呆板。一些州不允许教师针对不同班级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机遇之车     
一位心性高远的女孩要远走高飞,四个男孩去送她。女孩知道,他们都在心底里爱着她。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女孩看着四个男孩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露出一口皓齿,笑着说:“你们是不是舍不得我离开呀?真舍不得我离开就跟我走呀!”四个男孩神情戚然,一时竟都没什么反应。可就在车门架快要收起的时候,其中的一位飞身跃上了火车,把女孩拥在怀里。女孩没有拒绝。她靠在男孩肩头,泪水浸湿了男孩的衣领。看看相拥在一起的男孩和女孩,站台上的三个男孩后悔已来不及了,机遇之车很快驶出了站台。就在这一愣怔、一犹疑之间,爱已经从三个男孩身边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