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传统语法把英语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转换生成理论试图用形式规则来解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态看作一个紧密的系统。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中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基于三种理论对英语语态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对被动语态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是众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探讨了被动语态汉译中的语念转换问题,即被动语态转换到主动语态。并结合一些例句对相应的翻译技巧做了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3.
被动语态是中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语法之一。英语中绝大部分含“主、谓、宾”成分的主动语态句子可以变为相应的被动语态句子,但下列这些情况往往不使用被动语态,在学习英语时应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
传统英语语法中 ,语言学家将属于英语语法范畴的语态分为两种形式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若单纯从形式上给被动语态下的定义来看 ,被动语态所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 ,R·Quirk等人将之分为真被动、半被动和假被动三种类型。一般来说 ,具有直接宾语的主动句大都可转换为被动句 ,但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 ,情况却十分复杂 ,它们的相互转换受到动词、宾语、语义、语境和语体等的限制 ,就英语语态转换方面的限制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却有十几种时态。时态的多样性给学生使用被动语态造成了困难,也成为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地方。那么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被动语态的各种时态构成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关系,主动语态转换被动语态的条件以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役式三者在结构和含义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主动语态时一般没有困难,但掌握被动语态就比较困难,从而在做有关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的题时就会稀里糊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里被动语态使用的频率远不及主动语态使用的频率高,但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及主动和被动语态的转换又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也是中考英语必考的内容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含宾语的主动语态句子中的谓语动词都能转换成被动语态。现将谓语动词的主动语态不能变为被动语态的情况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一些表示状态或某种关系的及物动词作谓语时,不宜用被动语态。此类动词有fit,have,suit,reach,last等。例如:1.Shehasapen.误:Apenishadbyher.2.Thecoatfitsherwell.误:Sheisfittedwellbythe…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语态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中系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只有及物动词才能用于被动语态。但是否所有的及物动词都可用于被动语态呢?了解和掌握这些动词 及被动语态的特点和用法有助于我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0.
英语动词语态分为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当主语(或逻辑主语)为动词的施动者,我们用主动语态;当其为动词的受动者,则用被动语态.然而,在英语中不乏有用其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的却是被动意义.这一点,中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十分茫然.现就高中英语中的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种种情况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1.
话题中心重心与语态选择梁爽英语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有很多句子单从结构上来看,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是可以随意转换的。按传统语法,上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结构、语法都正确,但在人们实际交流思想时是否可以任意选用一种形式呢?情况并非如此。究竟应该选...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的语态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语态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被动语态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学生在学习了被动语态后,往往很注意主动与被动形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日常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涉及语态的转换时,往往采取纯粹的语法或者句法的视角予以阐释。而事实上,语态的转换在写作中的表现,并非一一  相似文献   

14.
英语动词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用来说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时要用主动语态.而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要用被动语态。下面我们要来学习的是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动词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或没有必要指出动作的执行者时,就要用被动语态结构。被动语态是中考英语的一个考查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归纳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被动语态被广泛地运用在英语商务信函和英语合同中,比起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语气显得更加委婉、含蓄以及客观许多。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一般使用的比较少。所以一般在翻译英语的商务信函与合同的过程中,主动语态通常都被翻译为被动语态,再进行适当的语言修饰,从而保证翻译之后的文章流畅通顺。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电脑》2006,(12):I0005-I0007
英语句子有两种语态形式,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要掌握好这两类句子,关键是要把握好它们的主语: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语动词就用主动语态,例如:We use eleclficity to run machines.如果主语是动作的对象,即承受者,那么谓语动词就应该用被动语态,例如:Electricity is used to run machines.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现象里,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用得少。在汉语里,被动语态就用得更少。很多被动的动作往往借助于具有被动意义的单词或是用主动语态来表达。然而,在科技英语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特别多,恰好跟汉语中少用被动语态的惯用法相反。而且它与生活英语、文学写作的英语,在措辞造句方面,也有不同。既然英语被动语态用得多。汉语用得少,翻译时就不能一概采用所谓“语言等值”的顺译法,必须遵循旨在使不同民族沟通思想和文化的原则。根据汉语的语法和习惯,发挥汉语的优势。用规范化的汉语表达方式,忠实而恰当地反映出原作语言的真实涵义,使译文的形式与原文的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收到良好翻译的效果。笔者认为,可采用下列4种译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里被动语态使用的频率远不及主动语态使用的频率高,但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及主、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又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必考语法项目之一。可是,并非所有带宾语的句子都能转换成被动语态,为使同学们更详尽、系统地了解这一点,现就此方面作一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