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唐五代是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词的形成期。唐五代词是文人词光辉的第一页,高华富赡,对后世影响甚巨。一代文学成就,往往以名家名作的出现为标志。文体的成立,更有赖名家名作的建树和影响。温庭筠、韦庄、冯延已、李煜四人,在词的形成发展工作中,对词体的确立和拓展,对表现手法的丰富和提高,以及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等诸多方面,各有其独特的奉献。本文仅从发展角度,对温、韦、冯、李四家的成就和影响,做一些探讨性的阐述,以期较为公允地评定其在词史上的功绩。  相似文献   

2.
谭献的论词倾向,主要体现在对浙、常两派的态度上。他批评浙西词派专主南宋,以姜、张为止境,这是有道理的。对常州词派,他追随张、周治词,又发展了张、周的比兴理论,这对繁荣词的创作和批评,功绩显。但是他又不固守常派门户,能够洞察常派之不足和成、项、蒋的突出成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取常而排浙,取决于他的重意格,主柔厚;而能洞察常派之不足并盛赞成、项、蒋之词,则透露了他欲使浙、常两派优势互补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论遗山词的词史地位及其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沈义父主张作词要协音、字雅、字隐、意柔。协音,立足于诗词分疆,强调不可把词写成诗。字雅,是对雅俗的美学取向,是倡雅弃俗在用字上的体现。字隐,是对隐显的价值取向,主张词在用字上应该隐而不露。意柔,是讲词在运意时要柔婉而不豪放。协音、字雅、字隐是讲词的用字,意柔是讲运意,总之,沈义父在作词标准是讲下字用意的法则,即作词应以“乐府雅词”为标准。用邦彦的词最符合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5.
沈义父主张作词要协音、字雅、字隐、意柔。协音,立足于诗词分疆,强调不可把词写成诗。字雅,是对雅俗的美学取向,是倡雅弃俗在用字上的体现。字隐,是对隐显的价值取向,主张词在用字上应该隐而不露。意柔,是讲词在运意时要柔婉而不豪放。协音、字雅、字隐是讲词的用字,意柔是进运意。总之,沈义父的作词标准是讲下字运意的法则,即作词应以“乐府雅词”为标准。周邦彦的词最符合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代兴起的词,在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其后,历元、明、清三代六百三十余年,虽有兴替起落,但始终呈现多姿多态。在词的鉴赏活动中,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同时读者在赏析过程中会出现认识的飞跃,对词有不同于词人原意的解释,即鉴赏者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本对前人有关词的构成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认为对词的构成的研究应完成一个从结构到建构的飞跃,在研究方法上要强调描写与解释并行。为此,作提出要从动态、立体、全面的视角去分析词的构成方式,这既符合语言学发展的趋势,也是词的构成研究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但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9.
词体是在南北化融合的过程中确立的,从词与音乐的关系来看,由胡夷,里巷之曲演变而来的词调存在着南北两方面的来源;从记号的产地来看,可以说是南北兼有,而以城市特别是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大城市为中心;从作家的创作道路来看,早期词人是北人,南人兼有,他们大多曾经南北漫游,吸收了南北化特别是音乐的滋养,这对他们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指示词分为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其前指照应在篇章中往往起到避免重复、衔接上下文的作用。本文就指示词的照应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了指示词前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特殊的现象.并对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在前指照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盛莉  徐安琪 《天中学刊》2002,17(4):46-49
“诗言志”与中和雅正是儒家诗教的重要内容。南唐词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儒家文化意蕴,其具体表现一是运用清乐词调,变花间促碎之音为清和雅缓之乐;二是抒写忧患意识和人生感慨;三是典雅的艺术风貌。南唐词因此对宋词题材的扩大和词的“雅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它是从花间词到北宋词过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宋代咏物词的题材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咏物词共有2999首,所咏事物多达250余种,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计表明,不同词调、不同词家在对具体咏物题材的选择性或日适应性上,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植物、气象、饮食、天象、动物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人的生活情趣、审美习尚和词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辛词一向以其慷慨悲歌、豪迈激越而著称,然而在豪放的总体风格中总不离一份婉约特质,尽管其隐显程度不一,却大量地贯穿其创作过程,成为辛词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特点。本文试分析了辛词中不同风格作品的婉约特质,并对其成因作了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诗词融合的现实背景下,兼之以时人对诗词密切关联的普遍认同,以诗为词理论完成了由现象到理论自觉上的瘸进过程,并一时成为词坛风尚。在这一过程中,苏轼以自觉的理论意识将词的创作提升和纳入士大夫主流文化之内,用“以诗为词”的理念,自成一家,自创一体。  相似文献   

16.
《乐章集》里有大量描写妓女的词,比较集中地表现了柳永的狂荡生活和浪子作风。因此,其词也被认为是意淫、语俗之作,无雅量高致,其实,柳词固多绮情艳思,但其羁旅词、宦游词、咏怀词亦不乏雅量高致。  相似文献   

17.
柳永词向以风流著称,然而,其人其词实不乏儒雅情怀,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他在词中所体现的这种情怀,同时分析其形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情怀主要体现在他咏怀词中的兴寄精神,宦游词中的隐逸情趣,羁旅词中的骚雅情绪,它的形成实受家学-仕宦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传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协调话语分析随着网络的开发与深入工作、生活而日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采用量的和质的方法,对比分析以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外语的两个网络即时聊天的话语,发现以英语为母语者与以英语为外语者在缩写的数量和种类上有所不同,而且两者在所使用的词汇级别上也不一样,后者更多地使用基础词汇1中的词汇。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要想通过网络聊天来促进外语习得,应当更多地加入以英语为母语的聊天室。  相似文献   

19.
从构词法角度出发对韩语词汇中汉字词、韩汉混用词和韩语固有词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与汉语词的结构进行比较,了解韩汉构词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词的同一性问题是由于词义的演变孳生而产生的。目前,对词的同一性问题的标准的研究,较一致的地方是,在判断两个语言形式是否为同一个词时,学者们都注意到了读音、语法功能、词义以及词的书写形式的参考作用等方面的因素。但存在宽严不同的分歧问题。而这些分歧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完全有赖于标准问题能否统一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