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阅读是人的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心智活动,是读者对文字符号感知后在进行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消化阅读内容的思维过程。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透视学生阅读的心理。那么,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阅读心态,阅读收效更大,具有什么样的阅读心态,阅读收效甚微呢?有如何解决学生阅读收效甚微的问题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论列愚见。  相似文献   

2.
阅读心态略语齐齐哈尔包勃阅读是人的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心智活动,是读者对文字符号感知后再进行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消化阅读内容的思维过程。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透视学生阅读的心理。那么,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阅读心态,阅读收效更大,具有什么样的阅读心...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长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者精疲力竭,而学者收效甚微,学生们对课堂学习兴味索然。因此,把学生带进课堂,培养健康的阅读趣味就极为迫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课教学是初中英语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认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学生上阅读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书面信息,他们阅读效果的好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适合初中生呢?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呢?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桂珍 《山东教育》2011,(11):31-31
阅读积累和习作表达可以说是鸟儿的双翼,只有两方面并重,鸟儿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可是现实中的问题是,许多学生读书往往是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收效甚微。如何指导学生把阅读积累落到实处,使读书真正有益、有效呢?在教学中,我力求让读书笔记成为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曾几何时,我们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分析课文,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收效甚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7.
近来,越来越多的所谓“导读”、“快读”、“速读”类的浅读图书,纷纷闪亮登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以“快乐、快速、快扔”为特征的浅阅读是不是正好满足越来越忙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现在的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是怎样呢?浅阅读”是否正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呢?根据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内容越来越浅;速度越来越快;喜欢越来越直白的语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在试卷的命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编制试卷中的重头戏——阅读题.有时更让我们觉得无从下手——选什么样的阅读材料?编一些什么样的题型?每道题又如何赋分?在命题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6,(3):37-3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以后。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许多专家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以读为本”。那么,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教学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的读更为有效呢?我们探索出了十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几乎都在阅读教学中直接或间接的得以落实,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实践活动,在语文中它占时最多,任务最重,但有时收效甚微,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得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师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自行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霞 《甘肃教育》2005,(11):38-38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效率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呢?  相似文献   

12.
姚丽琴 《广西教育》2014,(33):51-51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迈进书海,博览群书,拓宽阅读视野。在鉴赏、比较中丰富阅读内涵。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盲目阅读,结果可能会是事倍功半。怎样处理课本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呢?我认为比较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怎样设计比较阅读的内容呢?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厚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使自己的高尚趣味和情操受到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实现这一远大的宏观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从利用阅读教学中的层次性特点.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的做法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7.
王云 《阅读与鉴赏》2011,(11):20-21
应对高考,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选择做大量习题这种方法,语文学习也不例外。但和理科学科相比,收效甚微,尤其是主观题之文本阅读,很多学生是越做越糊涂。那么,应该怎样来避开文本阅读训练的误区,有效提高得分率呢?文本阅读的具体分值虽然在各个省份高考卷中略有不同,但所占分比重一直仅次于作文分。比如,2011年江苏语文卷,文本阅读总分为38分,而这一部分往往又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关系到语文总分的高低,师生对此都很重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8.
邓红晖 《湖南教育》2007,(10):45-45
《语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阅读能力呢?我觉得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对实现阅读目标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强调:语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坚持阅读积累,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也有利于写作交流,更有利于提高语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阅读中的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20.
黎第兰 《新疆教育》2012,(7):104-10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完全放手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自己成了旁观者,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时间一长,学生就感到乏味。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呢?我在课改实践过程中尝试运用多种手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增进阅读,从而达到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百读不厌,越读越爱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