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是中国古代继大教育家孔子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与其哲学思想相互联结。哲学思想是其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导,而教育思想则是对哲学思想的运用。朱熹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他在施教的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经验,并形成了一套优质的教育方法与原则。后人把他的读书经验和训导加以概括,归纳总结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六条在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读书、教师治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义。主要归纳为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三个部分,其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教学模式,并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令人反思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南宋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朱熹非常重视读书并总结了一套自己读书治学和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朱熹的阅读方法即所谓的"朱子读书法"。  相似文献   

3.
"朱子读书法"是宋代大儒朱熹长期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贤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今天重新审视"朱子读书法",客观地分析评价,去掉其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成分,认真总结、借鉴其符合读书规律的合理的一面,对于革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弊病,建设真正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娟 《现代企业教育》2010,(20):220-221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在自身的读书和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由其弟子加以概括而成,其六个读书方法比较科学地指导我们学习。本文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浅析,提出了其对现代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儒学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一生热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其弟子将他的训导归纳概括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对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通过解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提出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今语文教师阅读所面临的困境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获得朱子读书法与语文教师阅读困扰方面存在的联系,希望借朱子读书法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借鉴。为此,本文围绕"朱子读书法"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在阅读前人有关著作的基础上,并融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将朱子读书法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贯穿着对教学方法、读书原则、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理念。文章通过对“朱子读书法”各个方法的剖析,提出了四点启示,藉此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仝召燕 《教学研究》2008,(5):381-383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贯穿着对教学方法、读书原则、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理念.文章通过对“朱子读书法“各个方法的剖析,提出了四点启示,藉此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子读书法》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谈读书方法的著作,他一生酷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如何读书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还总结出一套读书的方法。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读书方法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11.
朱子对自己研阅解读经典的途径和方法,曾作比较全面的探索和总结,其中一以贯之的经验在于"浃洽"二字.即在义理融会畅达的基础上,已熟的经书义理与实践操履相结合,在交融印证中获得对于义理的真切感受,达到身心与义理水乳交融的境界.这既是朱子一生读书问学之大体会,也是我们考察朱子读书整理文献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朱子读书法是古代读书法的纲领和原则,其在经验层面上建立在对人的学习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与现代教育心理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读书有法     
<正>上过学的人都有一定的读书经验,只是多寡之别,相比之下,为术业读书者经验应该多一些。这类人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因治学所需,要博览群书,而书读多了,不知不觉间便会形成一套经验之谈,像朱子读书法,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康熙读书法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叫得最响的读书法,除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便是裴松之在《三国志·魏志·王萧传》  相似文献   

14.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读书方法论,是传统读书理论的集大成者。"熟读精思"是"朱子读书法"中的一条读书方法论,虽短小精悍但含义丰富且深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关系着语文素养的发展。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研究"熟读精思"的深刻含义,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从古至今,我国教育素重读书,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结合自身体验,总结出众多读书之法,其中较为完整、全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朱熹总结概括的"朱子读书法"。现如今,我国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素质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强调课外阅读,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论述"朱子读书法"的具体内容,追寻它对提升中学生课外阅读素养和能力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38):12-13
朱熹作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朱熹的弟子汇集朱熹关于读书的训导编订的"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铭 《文教资料》2014,(2):41-42,56
现今高中语文早读处于多无序、无质和无效的状态,在新课改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的大背景下。对早读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南宋“朱子读书法”中所倡导的理念与现今高中早读中缺乏的观念有许多耦合之处。“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的用以指导其学生为学求道的经验,它对现今早读的意义作用、内容设置、形式改革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人类文明伊始,浩如烟海的书籍记载了人类艰苦求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大多数智慧。宋朝大学问家朱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十分精通,开"程朱理学"之先河。其专心、专一和熟读精思,让后人备受启迪和教益。巴金的"回忆式"读书法、老舍的"三结合"式读书法、鲁迅的"随便翻翻"读书法等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为学”的基础就是要穷理,而要想穷理就必须读书——朱熹坚信“天理”就蕴涵在圣贤书中,读圣贤的经典之作,是穷理的主要途径。他有关读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朱子读书法”之中。“朱子读书法”是关于读书方法的阐释,其中包含了前人智慧的结晶以及朱熹本人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教育》2007,(4X):42-44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苟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