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必定相互影响,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日本也是如此。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称日本的文化为"耻文化",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很在意羞耻感,行动也谨慎小心,以免发生让自己难堪的事。因此由"耻文化"衍生出来的语言表现也广泛存在。本文立足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尝试分析日语中有关"耻文化"的语言表现并探讨其文化起源。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姜芳  张卫娣 《考试周刊》2014,(65):18-20
自从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菊与刀》中出现了"恥の文化"(耻文化或耻感文化)一词,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待"羞耻"的不同观念和态度。同为东方文化,中日的"耻感文化"也有不同文化内涵,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4.
耻感文化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为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德育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耻感文化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吸收耻感文化,化解当代道德教育困难;培养耻感意识,提升个体道德自觉;增强生活耻感体验,变革道德教育模式。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化作为东方文化重要一支,经常被称为"体察文化""耻感文化"等,20多年前,韩国著名学者李御宁以他敏锐的视角首次提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并把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分为"套匣形""扇子形""女孩人偶形""盒饭形""能面形""徽章形",他的独特见解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耻感文化发端于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促进手段,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引导人们内在自省,提高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日本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耻感"强调外界力量对个人的约束,虽含有中国传统耻感文化评价手段,但受岛国文化的扭曲,缺失促进道德修养的要义,在内容上产生异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韩国电视剧、流行歌曲为首的韩国大众文化广泛流行,大众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韩流",意指浸透着韩国气息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所掀起的流行风潮。"韩流"作为一种文化表象,根源于韩国独特的融合文化。  相似文献   

8.
韩国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经济比较发达。它与中国同亚洲地区,存在着文化趋同性。韩国历史上受大中华文化影响很深,因此中韩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相通性。韩国文化相比较于日本文化要平和很多,文化表现方式也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很接近。  相似文献   

9.
耻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搞清耻感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耻感文化的功能与机制。探讨耻感文化的形成,应当从中华文明形成早期的生产方式入手。耻感文化产生于集体主义的农耕文明之中,它发端于古老的祖先崇拜,由祖先崇拜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意识使耻感政治化、社会化、伦理化,而儒家的推崇、传承、传播,最终形成了耻感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符号,广泛影响到周边各国。  相似文献   

10.
耻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心理,也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从耻感的个体心理过程、社会心理机制两个视角出发,剖析了公共管理者耻感心理中的"角色本我"、"角色自我"、"角色超我",阐释了耻感的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管理伦理建构的实现途径及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文化应该属于内心,不管是"新市民文化"还是"老北京文化", 都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而非那些被概念包装起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知耻、有耻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特殊价值。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涵育和整合作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要培养确立"认知上科学"、"情感上乐观"、"意向上进取"的现代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3.
韩国越冬泡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于2013年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韩国越冬泡菜制作过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互助共同体文化。当前,韩国越冬泡菜从餐桌文化影响到经济文化,它不仅关系到韩国人的饮食生活,还与韩国的经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耻感思想,它萌芽于商周,形成于先秦,完善发展于宋明以降,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一耻感文化的精华,对于增强国民耻感意识,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统一,健全耻感教育运行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耻感涵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技工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对《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进行了语境顺应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耻感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对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并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选择与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荣辱观在总体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在荣辱观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耻感"缺失和道德自觉意识缺乏是导致大学生荣辱观负面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借助传统"耻感文化"的重"耻"特征,培育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接续传统"耻感文化"的道德自觉倾向,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应该成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道德风尚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具有深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耻感文化的重建,能够弥补社会群体耻感意识的缺失,化解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对于塑造国民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技工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当韩国总统朴正熙牵着女儿朴槿惠的手走进代表韩国政治权利中心的青瓦台时,9岁的朴槿惠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韩国"第一女儿",她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出现在韩国哪个地方,她都能获得鲜花和掌声。一些韩国人把朴槿惠称为"冰公主",可惜冰公主的生活,却在1974年的8月15日被打乱,那一年22岁的朴槿惠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