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幼儿的同伴关系有明显差异,而幼儿同伴关系的年龄差异是幼儿交往能力差异的体现。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对不同年龄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48名3~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录像观察法考察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结果发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总次数和交往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在相同时间内,幼儿在室内与同伴的交往次数和交往时间显著多于室外;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性别、交往主动性、交往方式、交往性质及交往控制性上存在一定年龄和性别差异;同伴交往次数与交往时间基本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同伴交往的质量,但两者有时会出现不一致,引入交往时间考察幼儿同伴交往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维度: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以及社交障碍.(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小班到中班阶段,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无显著差异.(3)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钱雪 《考试周刊》2014,(99):187-187
游戏应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时,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最真的自己,往往这个时候最能看出幼儿的交往状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如能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将帮助幼儿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研究日益受到各国幼儿心理与幼儿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它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促进、智力的发展等各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过去主要运用于青少年以上被试的一种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正被逐步应用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之中,成为研究幼儿同伴交往的有力工具。由于幼儿年龄小,心理发展水平有  相似文献   

6.
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如果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高层楼房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开展<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同级自选游戏活动、全园幼儿交往活动等实践,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与策略.全园活动在这一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环境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小班幼儿刚刚适应集体生活,还不懂得如何与同伴交往,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如何交往。本文将从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从而从多角度提高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朱玉红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交往,支配权主要在成人,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其顺从性、服从性特别突出,对幼儿来说,那是成人的社会;而与同伴交往,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  相似文献   

9.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探索影响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家庭、教师、同伴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四个维度,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其中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杨晓利 《考试周刊》2012,(82):186-187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获得多种情感体验的源泉,是幼儿心理通向健康的桥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感逐步趋向稳定而且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幼儿的情绪还是很不稳定,易变、易冲动、易“传染”.如何交往是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焦点。作者从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教给幼儿恰当的交往技能、注重教育的整体功能等几方面着手,来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友好交往.现已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语言、情节和规则都含有较多的同伴交往成分,是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本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表演游戏在实验班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动态,搞好幼儿教育建设,对整体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对幼儿与同伴交往问题的研究,有益于准确把握幼儿心理发展动态,对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基于同伴交往,我们就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意义,幼儿处理同伴交往关系的方式,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有…  相似文献   

14.
小班幼儿正处于由自我中心、独自游戏向社会性参与、人际交往与同伴合作转型的过渡阶段,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与同伴互动的频率逐步增加,言语交往成为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又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言语互动的质量不甚理想,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和同伴冲突时常出现。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109名3~6岁幼儿为被试,用自然观察法采集幼儿同伴交往事件,提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建立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结果表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共包含26种策略,根据交往目标可归纳为主动邀请、合作、联合、攻击、应对攻击、助人、物质交换、言语协商、提供物质、拒绝等十大类。该策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同伴交往能力是发展幼儿社会性和帮助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寻找有效同伴交往能力的训练方式是诸多教师关注的热点之一。采用教学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后发现:对照组的前后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后测结果与前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高于对照组,并且同组幼儿实验前后测得其同伴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以同伴交往为主题的集体舞学习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自我,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与人相处。混龄的同伴交往,是指打破班级界限,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混龄走班游戏有助于创设一种无结构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不同年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由结伴、协同合作与交往沟通。为探究此种无结构小组对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采取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实施混龄走班游戏的H市B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B园实施混龄走班游戏之后,由于幼儿在这一游戏模式下能够组成无结构小组,所以他们更偏向于选择积极的同伴交往策略,在交往方式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幼儿的游戏体验以正面和积极的体验为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交往默契与协同合作意识,促使交往多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班级幼儿没有形成以某些幼儿为中心的社交活动模式,相反,每个幼儿都能在同伴交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团聚子群,同时又通过群体共享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园应创设具有无结构小组特征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交往热情,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幼儿的交往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日益重视,许多研究者就同伴交往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等问题作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颇丰。但有些研究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现实状况”还缺乏足够的了解。笔者认为,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揭示幼儿社会心理的奥秘,就不能全面认识同伴交往在幼儿生活中的意义,而那种旨在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努力更会是事倍功半。有鉴于此,1995年笔者在南京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对当前幼儿园中3~6岁幼儿同伴交往的动机、方式、场所、性质、范围、结果等问题作了一次探讨。在此,将3~6岁幼儿同伴交往动机方面的有关结果作一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与一般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出启动缓慢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主动性不强、缺乏交往技能、同伴交往情绪障碍及缺乏求助意识等问题;提出提高该气质类型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包括:刺激幼儿同伴交往主动性,注重对幼儿交往技能的训练,为幼儿创建适合与同伴交往的宽松环境,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人际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