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公民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公民权利意识逐步觉醒.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赋予公民更多言论自由的空间,已成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达成共识的孵化器.探讨公民表达权的宪法保护问题,有助于加深对公民表达权这一宪法权利的认识,也有助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构建民主政治的基石。依法保障公民的表达权不仅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行,而且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公民通过依法行使表达权来自由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从而使得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维护其切身利益,并促进个人自主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宪政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政治文明进步的结果和标志,作为宪法自由权的公民表达权与宪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公民表达权实质上指的是公民表达自由权,它是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统一,最初是由言论自由发展而来的。在现今的宪政实践中,表达权的涵义已不局限于言论自由,主要包括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艺术表现自由和集会自由。公民表达权是人类首要的基本人权,具有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权利的属性。对于公民表达权的宪法保障可以从立宪保障和行宪保障两方面着手,树立保障公民表达权的宪法观。  相似文献   

4.
农民利益诉求之表达权的缺失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表达权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多方障碍,包括强势群体的利益剥夺、农民组织的缺失、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农民政治意识的冷漠,这些直接制约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农民表达权,必须打破强势利益集团对农民表达权的垄断,建立农民表达权的组织保障机制,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增强农民自身参与政治的意识及能力,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公民表达权的进步体现于表达权发展的四种新趋势,但与此同时我国公民表达权保障还存在个人权威下"表达自由"假相等问题.相关法律有待完善、社会阶层基础薄弱、司法独立性不强和臣民文化遗毒等是主要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我们应采取发展经济,建立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完善宪法条文规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及宣传表达权的基本价值文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众传播立法在保护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这些权利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本文从传媒法制建设的角度对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本文从人的现代化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认为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8.
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公民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素质与能力进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民教育的基本思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公民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的素质与能力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毅 《教学与管理》2012,(30):137-138
一、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课堂表达权作为一个法学概念,"表达权"可以理解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表达权的施行者包括个人、组织和群体,使用的工具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权的具体形式包括语言表达、行为表达、沉默表达。而学生的课堂表达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拥有的自由表达其思想  相似文献   

10.
叶琪瑛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23-25,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提出了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把公民思想道德做为一个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时期,我们应按照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从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扩大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程度,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认真分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的伦理氛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意识所内蕴的主体意识和民主精神,对伦理关系的优化、道德力量的强化、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信息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信息时代,公平,特别是信息公平是公共管理的重大价值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针对导致信息不公平的客观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消除数字鸿沟,建立有效的公民知情权保护机制、政务公开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实现信息公平与社会和谐,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范国睿 《教育研究》2005,26(5):21-25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平等受教育权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平等受教育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法治起着关键的作用:法治是现代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社会上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其根源在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真正实现法治;离开法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只能限于空谈;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法治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宗旨都是保障权利、限制权力,因此,建立法治也是在创建和谐社会。本文主要阐述了法治体系的完善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保护权利的同时限制权力,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制度的善德体现为公正.制度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培育公民的善德.首先,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孕育和发展公民善德良序的基础和保证,但制度本身毕竟又是由具体的、具有某种德性的人来制定和执行的;其次,社会制度是刚性的、普遍性的,而公民善德则是个体性的、柔性的,因此两者在所涉内容和调节特点上也构成一种互补互励的关系.当我们将目光从一味的制度层面移开,通过对上述两种社会调节方式及其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社会只有得到制度善德与公民美德的双重支撑,才能达一个较好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20.
试论和谐政府构建路径的两种社会制衡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制衡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和谐政府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两种社会制衡模式:其一为社会中间机构的显性制衡,其二为社会民情的隐性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