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幼儿园的孩子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阶段,区域活动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而且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刺激孩子们的自身潜能,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般四五岁左右,他们开始逐步有自我意识和探索意识,也对规则有了相关理解。所以在中班小朋友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需要注意能迎合孩子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将从如何在中班区域活动进行材料投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自主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又直接决定着区域活动的质量。目前的区域材料投放普遍存在着缺乏层次性、情感性和适宜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成长。对区域材料的探索,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活动开展,推动幼儿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3.
面对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孩子们往往会“冷落”数学角。为此,我们就如何吸引孩子来数学角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投放合适的操作材料。①和幼儿一起选择材料,计划活动内容。每次活动结束时,我都会问幼儿:“下次活动还需要什么材料?哪些你们可以自己准备,哪些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孩子们根据需要从家中带来了易拉罐、牛奶瓶、毛线、硬纸板、小盒子等,和我一起商讨活动方法。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5,(31):213-214
区域材料是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也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教育。现在的区域材料投放普遍存在着缺乏层次性、情感性、生命力等问题。探索区域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区域活动质量,从而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区活动作为一种特有的活动模式,能够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操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大班设立科学区,本身就是为了让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多样丰富的活动材料,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每一个大班孩子都能在科学区进行实践和创造。所以关于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十分重要。一、在大班科学区进行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1.材料在投放时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每个孩子虽然发展的轨迹大都相  相似文献   

6.
栾德青 《早期教育》2010,(10):35-35
设计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出现这一情况,并非孩子不动脑,而是教师的问题。丰富的材料固然能引起孩子的操作欲望,但材料是否一下子全都展示出来,是否应考虑材料投放的目标、步骤及层次性,确实值得讨论。我认为,教师在开展此活动前可布置一个玩水区,并适当地投放一些材料,让幼儿进行初步的探索。如果出现了案例中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记录法来启发幼儿,开阔幼儿的思路,加强幼儿操作的目的性。如:一种材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使沉下去的  相似文献   

8.
许妙红 《山东教育》2004,(33):28-29
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盖瓶盖     
耿兵 《学前教育》2006,(2):26-26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动。可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中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比如钥匙与锁,幼儿用的各种带盖的餐具,不同质地、不同形体的杯子、瓶子和盒子等操作材料。这样可使教育更具生活化、游戏化和目标化。但是,原来教师为了丰富幼儿探究的材料。把一些不能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投放到活动中,有时不但不能支持幼儿,而且还会影响幼儿的探究的成功。材料的提供应引发幼儿探究的问题。为了让教师能体会到材料投放和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盖瓶盖》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当一回“幼儿”。  相似文献   

10.
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对孩子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更是诱发孩子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媒介。我们要注重材料投放的多用性、层次性、探究性,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和自信,进而乐于创造。本文主要从区域材料的投放原则和重要性入手,从而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活动区域内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学校和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在游戏中得以成长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一是创设"互动性环境"以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二是创设"标识性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三是从不同阶段的幼儿的不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投放材料,以期满足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和自主探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王慧 《教育导刊》2006,(4):44-44
每周四下午的全园大混龄体育活动时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大家可以随意地在全园范围内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在幼儿园预设的体育活动项目里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与伙伴共同参与,而教师则分布在各个活动场地引导与协助孩子参加活动。“快乐”、“自主”、“合作”、“生活化”是大混龄体育活动的四大特征,其中,“回归生活”是它的精髓。来自生活的混龄体育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如易拉罐、瓶子、梯子、椅子、轮胎等,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及的物品,而且易玩、好玩和耐玩。让幼儿从生活中收集材料的…  相似文献   

13.
林玉春 《考试周刊》2014,(63):193-193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之一,材料蕴含教育目标,孩子的发展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的。所以,如何投放具有目标性、探究性、层次性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户外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户外活动能够对孩子的身心进行锻炼,进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开展有效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孩子对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其创造性以及身体机能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户外活动中需要有效投放材料,保证材料的投放具有层次性,并且建立在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得到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进行探究,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5.
杨艳 《学前教育》2008,(12):28-29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道理,而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我们通常会把它设计成具有很强操作性、探索性和尝试性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操作材料中进行实验,发现瓶子里的水与投放下去的材料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园的研究课题《幼儿创意艺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教育理念,我把《乌鸦喝水》这个经典故事设计、展示成了一个创意艺术活动。通过组织两次教学活动,由第一次的实践到反思后的再教学,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活动材料,将《乌鸦喝水》延续成一个新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美工区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幼儿顺利进行美工活动、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美工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在主题背景下要保证活动材料能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材料与幼儿有效互动。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要注重投放的技巧,充分考虑主题的发展需要,随着主题的变化投放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层次性、可操作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7.
这段时间,孩子们在活动区玩耍时特别喜欢摆弄一些瓶瓶罐罐。我观察到这样的情景:王雨琴、阳帆将弹子棋、橡胶泥分别放入瓶子中,她们将瓶子摇来摇去,“放弹子棋,瓶子有响声;放橡胶泥,瓶子不响,橡胶泥粘到瓶子上了”。丁嘉杰用矿泉水瓶从盥洗室装来了水,使劲儿地摇动瓶子,发现瓶子里的水荡来荡去,对我说,“老师,你看!水在瓶子里会变身”。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升入大班后,中小班以“娃娃家”为代表的社会交往区大多会以超市、医院或是餐厅等其它形式和内容来代替。那么,孩子们到了大班对“娃娃家”还感兴趣吗?这样的游戏对于大班孩子的挑战性和发展性又会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在教室的一角投放了一些锅碗瓢盆、炉灶等材料,同时还投放了各色橡皮泥以及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想看看孩子们能否发现这些材料,能否自发游戏起来。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非常喜欢区域活动中宽松和谐的环境,他们在对区域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所以,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如何收集与投放,是值得我们探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春霞 《教育导刊》2006,(12):34-34
活动背景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活动目标激发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体验生活中不同纸的特点,观察不同纸及其在水中的变化。活动准备不同的纸(面巾纸、绘画纸、报纸、牛奶盒等做的小船),一盆水。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师:今天老师折了很多小船。等一会儿我们把小船放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