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多方面的人道主义价值.它具体表现为:科学发展观贯穿着人道主义的人的主体性价值,科学发展观突现人道主义的人本的时代价值,科学发展观彰显人道主义的人文关怀的人爱价值,科学发展现实现人道主义的人的现实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科学发展观作为承上启下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核心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它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底蕴.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道德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性根基与价值合理性基础,而且还有深厚的道德崇高性旨趣与追求.它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的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统一,把人的幸福实现与民生幸福最大化作为实践价值追求,确认了人在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地位,高扬了"为人的"的道德价值,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的道德论基础,体现了"真实的集体"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思想传统远神而傲物,"唯人为责",高扬人的生命和价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有"保民爱民"的民本观念.当代中国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扬弃人本传统,发展市场经济,创造丰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凸显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核心理念, 使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6.
全面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对"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的含义;"以人为本"是指"谁"以人为本即应明确"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最后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准确内涵和外延.本文力图通过将"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也完成了其时代性超越.其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对传统哲学中阴阳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尊重个性差异是以人为本的现实属性,也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源于中国古代的贵生思想.欧洲的"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已是较为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早在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们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和价值的思潮,是一种人类必须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和建立公共社会秩序的一种积极进步思想. 今天,"以人为本",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政治修养观是德国古典大学修养观在政治教育中的体现,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思想理论。政治修养观汲取了德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历史反思基础上自我重建的结果,体现出深刻的人本思想、主体性思想、价值论思想和方法论思想。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伦理思想发展史上,胡瑗虽然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以“明体达用”为最高范畴的伦理思想体系.但他提出的“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的教育价值观、“明体达用”的教育发展观、着眼于培养人的“可行能力”的教育目的观、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的育人观、立己治人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理想观等道德性命之学却为以后的教育伦理思想家提供了先驱性的思想资料。作为议经派的代表,胡瑗把北宋中期以来的教育伦理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带来了当时教育伦理理念、方法和目的的大转变。他倡明“达用善”,创造性地改革旧的儒家理念善.形成了伦理史上卓有成就的教育伦理思想和经验,为宋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们今天让教育回归“用且善”的生活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它与人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以人为本“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吸收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崭新的治理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先秦道家“有”“无”之论。既肯定了“有之利”、“无之用”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状态。又肯定了两者作为价值存在的依待关系。并主张把适用于人类的价值规范推扩到非人的世界中去。这一思想及其理论基础即先秦道家“天人合一”之论,它强调的是天人之间的融合性和协调性,追求的是一种物我同体肯定、天人浑融不分的超越境界,对克服西方近代以来仅仅从人与人关系视角考虑问题的伦理学缺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标志着我党在“人”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更为明确、更为清晰、更为合理的认识。“以人为本”思想与传统的“民本观”和西方近代人本主义都有所不同,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理解“以人为本”思想,要把握人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彰显我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理论继承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论、以生产力为根本的历史唯物论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等方面,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和"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和"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关系,避免激化矛盾,使对立面之间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前提下,相互包容,协调共进。弘扬"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倡导"和为贵"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和"的思想还将发挥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管理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发展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教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要求。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义在于把人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其基本途径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实施人本化管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序改革与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