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归主要与国内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竞争,国内一线城市是海归与国内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以上海为例,海归对上海市研究生就业市场有极大的冲击,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35万人,到上海就业的海归人数在5万左右;上海市毕业研究生3.8万人,在沪就业人数3万人左右,海归在沪就业人数已经远超本市毕业研究生人数。海归和国内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趋同使竞争愈发激烈,造成人才流动失衡。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竞争态势的成因,提出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和就业结构、大力支持自主创业、重视留学教育和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力等政策建议,有助于解决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难和就业流向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1,(5):6-6
【环球时报】近年回国发展的海归不在少数.但大部分人都是经历了10年左右的“打磨”后才获得成功。海归回国创业要想获得大成功,就必须学会在创业过程中“寂寞地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记者通过调查,带我们走近新时期的“海归”一族。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08,(4):46-47
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统计,近两年沪上高中生出国读本科的人数剧增,且年龄越来越小。由此引发了海归低龄化的加剧。2007年上海参加“美国高考”(SAT考试)培训的中学生已达1560人,而在2003年,培训人数只有50人。  相似文献   

5.
话题     
《留学生》2012,(1):6-6
“海归”与“人才”二词应拆分开来 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最近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十几万人,出国也越来越容易,有些人甚至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者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并没有学到什么真东西。  相似文献   

6.
正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迎来了史上最大"海归"潮,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对比2011年的18.62万、2012年的27.29万,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将增长到66.6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则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为什么会出现"海归"热潮?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家庭团聚是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的  相似文献   

7.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33):69-69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调查还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归博士回国就业的主要平台,高校承担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职能使法学专业海归博士面临“再本土化”的过程。基于江浙京粤地区的调研发现,法学专业海归博士教育教学“再本土化”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阵痛期、瓶颈期与分化期。法学专业海归博士回国任教后的教育教学困境使高校对其青睐程度骤减。与本土博士相比,法学专业海归博士并不一定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反而历经更为漫长的阵痛期与瓶颈期。为了激发法学专业海归博士的教学潜能,海归博士应当将学缘优势与本土问题意识融合,依托比较法学研究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校也应当构建常态化教学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3,(4):31-31
2003年2月22日,来自大华府地区80余名留美学子冒雨赶到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倾听由江苏奥雷光电首席执行官黄振春博士谈回国创业。黄振春博士曾任大华府大陆大专院校校友联合会会长,全美以及大华府地区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南京同乡会秘书长等职。2001年6月,率6位旅美博士团队回国创立了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及“南京光有源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并购了一家当地的原台资企业,使其扭亏为盈。目前,他建立起了一个阵容强大和高效的“海归”团队,产品研制开发不断增加,公司运作和市场运作健康,是目前“海归”派比较成功的人士之一。此次黄博士回…  相似文献   

10.
子归 《神州学人》2005,(3):14-15
2004年7月,在云南昆时,因劳务纠纷,从加拿大受聘回国的一名“海归”与公司走上了法庭,本刊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日前,在广东深圳,也是因为劳务纠纷,从荷兰回国的一名“海归”与公司诉至劳动仲裁。请看  相似文献   

11.
回国前夕,我只是跟美国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要回国发展了”,却意外地见他们都带着羡慕的目光感叹.“你一定在国内有好的机会了”。似乎在许多同人眼里,如今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回国,美国的吸引力已所剩无几——清新的空气、不太贵的教育和医疗养老,仅此而已。他们都认为,中国才是真正干事业和施展人生的大舞台,“海归”是一大批海外学子和华侨的“时尚”。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逐步实施的桥头堡,对引进国外学术领域顶尖人才或鼓励青年学者出国进修等“国际化”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日趋重视,现今高校已成为高层次海归人才回国就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妥善安置好高层次海归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使其长期稳定地留在国内工作,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化进程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近十年来回国就职高校的高层次海归人才工作单位流动情况,总结出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流动原因,并提出加强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工作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14.
当下谈起留学生就业,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我国去年海归人才超30万”、“海归就业遇冷”、“海归精算学生遇尴尬”、“海归就业战,你的心理够强吗”……时时扑来的媒体报道,为即将结束留学生涯、真正扛起社会责任的留学生带来了种种揣测和不安。 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就业考验着每一个留学生对梦想的坚持。这个过程充满了眼泪与欢笑、期待与失落、坚持与放弃、失去与收获。  相似文献   

15.
到2007年,中国已经有超过100万人出国留学,回国人数也近30万,这些海归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欧美同学2007北京论坛上,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记录当代海归辛勤奋斗史的系列出版物——"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举行了发布会。没有华灯,没有霓虹,仪式虽然俭朴,但意义却又非凡。  相似文献   

16.
观点     
《神州学人》2004,(2):41-41
留学生回国创业,创业地点首推中国沿海,尤其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为最佳。这些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地方官员服务企业意识浓厚。如果自备资金雄厚,去中小城市可以减低营运成本;否则当以京沪为首选,因为风险资金基本只会在这两个城市找到。留学生回国创业有四大优势:国际视野,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资金。留学人员勿期望依赖政府安排工作,因为中国的人才体制已经基本市场化了,政府不可能以大量资源解决“海归”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发展,使“海归”前途乐观。目前在医学、教育等公共部门,“海归”空间比较大;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业,“海归”…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留学工作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中国的“人才磁铁”效应逐渐明显。与此同时,海归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  相似文献   

18.
路江涌 《留学生》2011,(6):32-33
主持语:“海归回国创业,融资难是个大问题。”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江苏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泽忠三次回国创业都遭遇了融资难题。之后他与江苏华宏实业集团合作,在短短两个月内融资3000万元,使得科技开发项目产业化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陈燕芳 《留学生》2010,(11):13-13
当初.因为对爱情的执著坚守,他们不离不弃跨洋相守.而今.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求.他们双双回国共同打拼。他们就是双双走出国门.后来双双回国令人羡慕的海归夫妻。  相似文献   

20.
昨日,启德教育集团下属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归就业力调查",共回收超过8000份有效问卷样本。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海归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虽说海归的起薪并不高,但后劲十足,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后,平均年收入高达32.7万。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无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