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中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诚然,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难以乐观,要么一味重“言”,死记硬背,枯燥乏味;要么一味重“文”,满堂对话,空洞飘浮。中学文言文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本期选刊一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和分析文章。一篇高中文言文复习课观察评析,以图引发读者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全面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三、文言文阅读“言”“文”并重 ,命题材料由课内渐趋课外。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 2 0 0 2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命题坚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总原则。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 ,大多数初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或…  相似文献   

3.
李毅 《语文天地》2012,(4):25-26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  相似文献   

4.
孔祥永 《成才之路》2014,(17):46-46
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就能走出怕学文言文,谈"文"色变的困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存在时空和语言上的隔阂。加之功利主义的影响,现在文言文教学已经退化为“死记硬背课”,窄化为“说文解字课”。文言文教学重视“言”本身没有错。文字,特别是重要的词语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它涉及到对语言的积累,牵涉到对文章的理解,关乎着文化的体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但字字落实,为“言”而“言”,“言”“文”分离,却让本来充满灵性诗意的文言课堂变得干瘪枯燥,怨声载道,趣味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6.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当下.中学生流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把文言文列为“三怕”之首有许多原因.在此笔者无意列举,认为这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定有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9.
戎蓉 《语文天地》2012,(12):51-52
对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位列第一,可见文言文教学现状之难堪,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文言文难教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差别、课文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繁杂、文言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现代生活距离遥远以及学生难于跨越时...  相似文献   

10.
唐红松 《现代语文》2014,(10):62-64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一直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教学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从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来看,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体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诵读培养语感很重要。笔者认为文言需多读固然重要,教学方法同样很重要。学习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因为我们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读培养语感是必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更别提愿意去读了。再者,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1.
莫怕周树人     
夏发祥 《学语文》2011,(1):34-35,62
中学生中流行一则名为“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在众多的作家当中,唯独怕“周树人”,可见学生对周树人“怕”的程度是多么深。不仅学生怕学,不少语文教师也怕教鲁迅的作品.认为其作品难教。  相似文献   

12.
当下学生戏说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文言文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字词生僻不易懂,教师唯恐学生不理解,总是“多多益善”地讲;另一方面学生整天听老师在解字释词上打“持久战”,“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恶性循环,文言文教学自然而然就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  相似文献   

13.
武辉 《语文天地》2011,(5):37-38
当前学生中盛传着这样一句语文学习过程“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可以理解,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之、乎、者、也,离我们太久远了,学生接受起来肯定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一、在琅琅书声中亲近抑扬的文字有人说,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话虽不免言过其实,但还是说出了部分真理。古人的生活环境、思维特点和语言习惯和现代中学生隔着辽远的时空距离,因此,文言文与学生有着天然的隔阂。如何拉近文言文与现代学生的距离?朗读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王爱娣 《师道》2012,(2):30-30
语文老师有句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怕”。怎样打消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念头呢?最好的办法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搭一座桥,把二者贯通起来,既可打消学生怕学的念头,又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的一堂文言阅读课之痛语文学科"坊间"早就流行过此语——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虽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也是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根据这些年的教学观察来判断,"三怕"中,文言文教学大多仍停留在对字词解释的死记硬背的层次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常常被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学生们死记硬背,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熟练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要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疏通大意、整理语言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言文是“言”,是一门语言,也是“文”,是承载着厚重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的文章。有的是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有的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虎丘记》等;有的则是古代的思想著作,如先秦诸子散文。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9.
文盲文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语文的精萃。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都把文言文作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三个不同地区的文言文教学却同异相见。一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大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盲文的能力列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此外还有其他诸如“接受我国文化遗产”“学习表达技巧”等目的。香港于1991年实施的《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但根据《纲要》对一般中学生规定的应该达到的阅读水平来看。文盲文教学要求有三条: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学鲁迅。"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可见一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学生学习文言文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没有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不重视积累文言词汇及用法;淡化文言文的诵读;忽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做了以下尝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