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必须让每个学生切实学好这部份知识,掌握计算方法,理清计算思路,为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铺垫。要学好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必须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特别是10的组成,应要求学生能脱口说出1和9,2和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口算的训练,这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对这三部分的口算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否培养正确、迅速的...  相似文献   

4.
王雪晶 《学子》2014,(7):64-64
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小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由认识数字开始,逐渐拓展到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运用各类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本篇论文我们就将结合实际,针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并不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去教他们,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如说,在进行最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安排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使退位减法的规律更突出,按照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教材中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如:11-9=2∵9加2得11,∴11减9得2。通过备课及教学,我体会到,要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能正确、迅速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落脚点应放在加、减法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6.
一、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知识结构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有关应用题.学会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的读法、写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可以类推出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讲算法,而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好本单元的关键是灵活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是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小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由认识数字开始,逐渐拓展到小学数学的加法和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熟练运用各类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本篇论文我们就将结合实际,针对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一、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并不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运用一些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去教他们,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如说,在进行最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孩子  相似文献   

8.
用动像发现教学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玉林市古定小学肖荣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小学数学第一册在口算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  相似文献   

9.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昆明市盘龙区五里多小学陈莉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口算教学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减法和除法的基础,为使学生的口算达到不仅正确、迅速,而且合理、灵活,教学中应注意以...  相似文献   

10.
1.说课内容:“8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第86至87页的内容。2.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8加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后继续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凑十法”,同时为后面学习“7加几,6加几”打下良好基础。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概念和不进位加法的继续,是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依据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任何两个多位数、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相加,都是20以内的加法。  相似文献   

11.
新编小学《数学》第一册是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大纲》)编写的。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编好这一册教材,搞好这一册教材的教学,使学生迈好第一步,对于打好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读写100以内的数,口祘一位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即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这些是学习多位数四则计祘的基础,务必使学生一开始就学好这些内容。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计祘能力,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内容上作了如下安排。  相似文献   

12.
钻研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要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慧的因素。第一,钻研教材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而这部份内容是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10以内的加法与10加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材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多位数加法和减法》,包括多位数的加法,加法的运算定律,多位数的减法,加、减法的关系,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学过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和多位数读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多位数加、减,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的基础。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加、减法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  相似文献   

14.
9加几     
本节教学内容为9加几(教材第78~80页例1~4),第1课时,新授课。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亦即“凑10法”的入门课。在这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启迪思维、领悟为什么要“凑10”,怎样“凑10”,发现基本规律,逐步形成技能。起步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进行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在一个班上一节《神奇的10》数学实验课,紧接着做"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情况"课后检测;在另一个平行班不上任何课,就立刻做同样的课后检测。这节课,设计多个"扑克牌凑十"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假设,进一步认识10的重要性,巩固掌握10的分与合,并熟练运用到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中,体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规律。课后检测的统计数据表明,这节课大体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反思可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意识和有序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沙志昭 《云南教育》2000,(23):39-39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内容按顺序分为 100以内加、减法计算 (二 );乘、除法计算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乘、除法应用题四部分。通过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进一步加深理解 ,并使基本技能达到熟练 ,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 100以内加、减法计算 (二 )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是在 100以内加、减法 (一 )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没有大的困难 ,复习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竖式简便写法的情况 ,复习中让学生明确 ,哪一步可以口算就口算 ,不必再写竖式。对于…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的基本口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相应的退位减法(其中包括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口算能力。一、打好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10以内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我教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认识数和数序的基础上,抓住10以内数的组成这个重点,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教数8时,抓住8的组成这个重点,启  相似文献   

18.
本册教材编排,有两个循环,同时加减交错,重复繁琐,脉络不清,学生不容易掌握规律。建议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别归在20以内数的认识及20以内数的不超十加减法里,同时加减法也分别归类,这样可以在掌握了加法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系统性强,便于集中讲深讲透概念,突击重点,揭露规律,熟练运算。原教材是式题和应用题混杂编排,这样学生在运算上还未达到熟练程度,甚至对概念还未掌握清楚,马上就要来解应用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困难更大.因为解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出算式,而且还要求计算的正确、熟练,任务是较复杂的。建议把应用题分别集中在加、减法式题以后讲解(如加法、加法应用题,减法、减法应用题)。这样安排就使学生能在熟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运算的基础。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则是小学阶段整个加、减运算的关键。学好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时,只需要在100以内的基础上推广就可以了。因此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重点是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法则的教学。难点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要使一年级的小学生掌握好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为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单元教学时,应特别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