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暖花开的三月,2017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全国两会的召开也开启了一场媒体报道的大比拼.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全国媒体通过融合创新,烹制出全面、立体、多样,更具时效性、贴近性与生动性的新闻大餐,使2017年两会报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代表的时政报道,因其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强,以及与社会大众关联度高而备受关注。通过增强时政报道的贴近性,进而提高时政报道的可读性,扩大时政报道的舆论影响力,实现时政报道的有效传播,正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语境下,技术的不断创新变革,使得新闻的可视化报道逐渐成为常态,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尤其是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表现更为明显.时政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的热点和焦点,但往往也是难点.如何让时政报道在解读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时,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长久以来主流新闻界期待突破的问题.而当可视化触碰时政报道,全国“两会”报道便别开生面.为此,文章选取了人民网等七家媒体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可视化报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其可视化产品的话题分布、话语特征、表现形态等特点,以探究当下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创新路径和提升空间,为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5年的"两会"报道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变化,融合新闻成为媒体运作的主流和内容形式的主体。随着融合新闻平台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融合报道技术对受众互动体验的刷新,以及融合报道样态对时政报道范式的变革,中国时政新闻进入了"新常态"。  相似文献   

5.
新闻网站是两会报道的重要力量,其融媒体报道方式对两会报道乃至媒体深度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华龙网为例,分析其在2021年两会报道中的融合模式创新——通过创意、技术的运用,打造出一批融媒体产品,形成融合式报道、沉浸式报道、互动式报道等融合模式,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由于在题材、内容和形态等方面与时政新闻有着差异,并且报道视角也不同于时政新闻,因此,与受众的贴近性更强.融媒体语境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也要创新求变,以适应融合传播的需要.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升级应注重三个向度,即题材的广度、报道的深度和传播的力度,以此来确保其持续生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进行融合媒体报道是当下新闻报道的趋势,当前,新媒体日益壮大,舆论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势在必行。但是,融合的是手段方式,而内容的独特性是重点,融而不同是时政新闻进行融合媒体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历年的“两会”报道都成为媒体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综观今年人民网“两会”报道整个过程,特色栏目和报道方式都为其他网站所借鉴,大量原创新闻稿件和许多场次直播被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转载,再次彰显人民网在大型时政报道方面的“龙头”作用和网上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莎 《东南传播》2016,(10):17-19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受到影响并随之改变。无论是中央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单一的信息发布管道和内容形态,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延展更多传播渠道、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是时代对传统媒体提出的必然要求。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级地方媒体全年时政报道计划中的一场重头戏。全国两会主题、主线一致,地方电视台如何把两会报道做出特色、做出不同?作者以201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进行时》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媒体重大时政报道改变过去传统媒体、新媒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中央厨房"理念,融合"三屏两微一端"报道形式,进一步拓展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取得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全国两会是重要的时政会议。近年来,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积极运用直播、海报、短视频、AI、VR等新媒体技术为两会报道持续发力,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构建了两会报道的传播新图景。本文将以人民日报2022年的两会报道为例,从场景建构和关系重塑两个角度分析人民日报融合新闻产品可视化呈现与传播实践,以期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戎明昌  赵杨 《传媒》2017,(10):29-30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坚持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进一步探索全媒体报道方式,生产了一批融媒体报道精品,提高了主流舆沦到达率,唱响了两会主旋律。其中,时政类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便是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5年全国两会,广西电视台坚持创新与融合两手抓,一方面通过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提升传播力,增强引导力;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融合新媒体,通过融媒体报道扩大影响力,在省级电视台如何报道好全国两会这个宏大的时政题材方面做出了一些新尝试、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政策体制、舆论环境、报道模式等的限制,时政报道的可看性很差,受众都不爱看,传播效果很差。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通过确立受众本位思想、巧做会议新闻、让画面动起来、精用同期声等手段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好看。  相似文献   

14.
<正>两会,被视为新闻富矿,更是检阅媒体融合发展实力的竞技场。2024年山东省两会期间,恰逢大众报业集团打造的“大众”新媒体平台——大众新闻客户端试运行,这为创新地方两会时政报道提供了契机和载体。据统计,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共推出2024年山东两会相关报道374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转载86篇次,全网传播数近3.3亿。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台每年都会对地方的两会召开进行大量的集中报道,主要采用时政报道的方式,内容过于形式化,解读方式不适舍普通百姓,所以报道往往关注度不高,影响力小,无法取得相应的宣传效果。针对于此,辽阳电视台大胆创新,采取跳出两会的报道方式,尝试“变时政报道为民生报道”的新形式,通过“把两会政策解读为衣食住行”、“微观入手宏观把握”的手段,生动形象的贴近性报道让老百姓从切身利益上了解两会,认同两会,真正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老百姓与代表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形成一个模式,读起来如同嚼蜡.在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的黄金点,认真仔细地解读政策性文件,用"新闻眼"加工和充实这类报道,可以使文章具有丰富性、可看性、生动性和贴近性,从而让硬新闻软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全国两会中涌现出众多创新报道理念,践行融合传播的爆款产品。其中,具有人格化表达方式Vlog(视频博客)被大量运用到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增强了严肃时政新闻的亲近性,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本文以2019两会中的Vlog报道为例,分析了Vlog在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特征,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媒体从业者利用Vlog这一新兴的形式进行时政类重大主题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彬 《新闻窗》2012,(5):61-62
时政新闻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作为地方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可以在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地方时政新闻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一成不变的模式令观众看后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19.
杨杰 《新闻世界》2014,(11):17-18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在转型道路上的探索,时政报道的份量在不断增大。而在时政新闻的重中之重"两会"报道中,新闻竞争不断升级,一些新的报道模式也在不断出现,丰富着都市报两会报道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著昶 《今传媒》2016,(2):136-137
鉴于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存在形式呆板,内容空洞、体裁单一、字数硬性化等突出问题,贵州省铜仁日报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提出以人为本,传递领导民生情怀;提倡新简活实,突出报道风格;以新闻价值为判断标准,提升时政版面含金量;巧选报道角度,增强时政新闻感染力;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传播水平五个方面,切实将时政新闻报道融入到群众中去,使之更具贴近性、指导性,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从而提升党报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