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广播剧导演如何慎重解析剧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诗畅 《新闻传播》2009,(9):120-120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也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真实.以个性特色的声音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介绍剧情的发展。广措剧的导滇与电影、话剧、电视剧的导演一样,对剧目起着组织和指挥作用。广播剧的全部工作首先决定于剧本,但是,有了剧本并不等于就有了广播剧。当剧本被采用之后,写在纸上的平面文字只是一个半成品,导演要把平面的文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剧本的内容形象再现出来之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才算完成。剧本为一度创作,而导演艺术为二度创作。导演二度创作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剧本,所以要事先做好剧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播剧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表达方式,它可以运用语言以及音响等多种方式来唤起听众的想象力,塑造广播剧的人物形象,传达广播剧所要传达的主题。广播剧的导演是广播剧二度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广播剧剧本的解释者,这就对广播剧导演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何准确地把握广播剧剧本的核心精神,如何更好地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成为广大广播剧导演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一部剧的完成,从策划、构思、剧本初稿到编辑修改,从导演到演员演播,从音乐创作、音效到后期合成,从播出到宣传推广到听众反馈,需要各个环节多个工种去集体完成。创作一部广播剧难,创作一部好的广播剧更难,而要将一部广播剧成功推向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素质广播剧导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就是要有正式演剧的实践经验。舞台经验能够给导演增添理解角色的能力和向听众传达这种理解的才干。它教人们懂得如何把场景具象化。导演由于经常要指导演员,这样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广播剧本,最初放在导演面前时,不过是一个由白纸黑字写成的故事、一个用  相似文献   

5.
"微时代"广播剧大家庭催生了新的成员——微广播剧,相对于传统广播剧而言,笔者认为微广播剧保持了艺术特点和选材要求两个"不变",但也存在着传播更方便、篇幅更短小、人物更集中、情节更简单四个"变"。  相似文献   

6.
我与广播剧     
江涛 《河北广播》2004,(3):30-31
我1979年到艺部作学编辑的时候,恰逢领导人向我们提出制做广播剧的要求,那时“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我们河北台的广播剧制做仍是一片空白。有的同志说,没有编剧,没有导演,没有演员,没有剧本,没有音乐资料,没有音响资料,广播剧怎么做?按说这是一段老老实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广播节目的最大特点是声音的制作和传播,在诸多广播节目类别中,广播剧以其声音形式的多样化而独具特色。古人云:“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云:“音,声也,生于心,谓之音。”广播剧的特点正是“闻声而知情”。要录制好一部让听众满意的广播剧,录音师除了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设备的能力以外,还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编剧、导演的创作意图,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编剧、导演、演员几度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塑造出一种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听觉艺术效果。2001年底我台举办了一期广播剧艺术创作培训班,中央台著名导演胡培奋指…  相似文献   

8.
拿广播剧和电影、电视、话剧及其他戏剧形式来比较的话,它明显有自身先天不足的缺憾。它无色、无形,没有光影,构不成真实、可视的画面。看不到剧中人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以及通过演员丰富、细腻的面部神态表情所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所有其它戏剧形式所展示出的优长,在广播剧里都消失了。听众只能凭借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有声语言,凭借导演、录音师为揭示剧本的生活环境、时空转换所选择的典型音响,以及为烘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本中的叙述语言多是给导演和演员读的,电视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则不同,它是通过演员的口,直接与观众见面、说给观众听的,所以,它是电视剧语言的主体部分。在电视剧中,人物语言写得成功与否,决定着作品的内容含量和艺术水平。电视剧中的人物语言,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物对话。在生活中,人们传送信息、交流思想主要靠对  相似文献   

10.
广播剧导演需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还要对剧本进行能动诠释,为此需对广播剧的表现风格进行准确把握,用声音创造丰富多彩的广播剧目。本文先对广播剧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广播剧导演的作用,创造多彩的世界,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广播剧写作源于戏剧写作,但必须把其基本写作规则与广播媒介的特点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广播剧本。广播素来被称为“想像的剧场”,在这里,人们的想像可以任意驰骋。广播剧写作对地点、布景、人物、数量、行动和时间的变换没有限制。在广播中,作者可以把听众带到任何地方,并把人物塑造成任何一种人物。作者可以创作不限定的各种精神形象,只要这形象是在听众想像的范围之内。本文依据广播媒介的特点,把广播剧写作的基本规则概括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袁起 《记者摇篮》2007,(7):84-84
广播剧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戏剧艺术,一开始就是在导演的倡导和策划下由剧作家写出剧本,借鉴舞台剧导演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戏剧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王波 《中国广播》2009,(5):18-19
我从事广播剧导演、演员工作已三十一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我经历了广播、特别是广播剧从当年的繁荣到近年的低谷的历程;当我伴随龙江台广播剧在风风雨雨中捧回十八个国家级一等奖的奖杯之后,却隐隐地有一种悲凉之感。我在自问,我们的广播剧听众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影视人物化妆造型设计主要依据影视片的主题内容、风格式样,剧本提供的文学形象及时空的跨度外在与内在的诸多因素,如之演员自身的外貌特征统一构思。运用化妆技艺和专用物质材料,在演员的面部进行形象的塑造,力求鲜明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年龄民族和职业等特点,它在影视中是很重要的一面。化妆造型的好坏、对影视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影视人物化妆造型手段是多样的:有塑型妆、性格妆、年龄妆、气氛妆等等。总之根据剧本提供文学形象,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术师的人物设计方案下,融汇自己的感觉,画出人物设计图,动手制作人…  相似文献   

15.
任春燕 《视听界》2012,(6):104-105
在众多媒体中,广播以声音传播的优势成为惟一可以让受众一心二用的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能将不同声音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播出制作水平的提高,也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广播剧发挥广播特点,运用戏剧技巧,在声音的世界中塑造人物、铺陈场景、展开剧情、描绘主题,人声、音效、音乐在剧中达到完美的结合,将广播的声音特征展现到极致。收听广播剧如同读一本小说或一部戏剧,听众在收听时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一部广播剧的完美呈现可以说是由编剧、导演、演员和听众依托各自的想象共同创作完成的。无论文化高低、阅历深浅,每位听众都可以伴随着剧情对似曾相识的感受产生联想,引发共鸣,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由德国公共广播电台和欧内斯特·巴赫戏剧艺术学院联合录制的广播剧《堂、堂、堂吉诃德——进攻、攻、攻》获得了2015年麦鲁利奇奖广播剧类第一名(大奖)。本期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阚平,从编剧、导演、配乐的角度,谈剧本改编、广播剧形态、音乐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王诗畅 《新闻传播》2009,(10):33-33
儿童广播剧是一种以广播器材为媒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和音乐、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去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刻画人物、陶冶听众的戏剧形式。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舞台儿童剧、影视儿童剧相比,儿童广播剧是听觉艺术.虽有局限性,但也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它的接受者具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受屏幕、舞台现场限制,不受演员神色影响,只凭借神奇的语言和声音,展开想象的羽翼,体味剧中意境。尤其是在特别关注下一代成长的今天,儿童广播剧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其艺术价值正在不断地增值。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广播剧有很大的发展。从今年《全国广播剧展览月》播出的一些广播剧来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赢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好评。但目前应该提出来的一点是,以改编为来源的广播剧剧本远远多于创作剧本。为了丰富广播剧品种,使广播剧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我认为应当增加创作剧本的产量。但是,如果仅靠电台的广播剧工作者来创作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从全国各电台的实际情况看来,大都人力不足,编制不全,力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的创作手段,只有语言、音乐、音响效果这三种声音。因此,在选材、结构、设计戏剧场面、安排人物、编织诸种声音要素、写解说和人物语言等等各项环节中,都要牢记:我是在“用耳朵写剧本”。  相似文献   

20.
广播剧是在剧本的基础上,以演员演播为主体,以广播媒介为载体的一门听觉艺术.广播剧的特征是运用声音手段塑造人物、烘托环境和展现剧情,受众则是在听觉与思想情感的转换中理解剧情,是"线性的想象的艺术".三集广播剧《迎春花开的时候》,自从2015年底以来,陆续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邯郸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陆续播出,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不仅作为主旋律精品,也称得上是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