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社区建设,地方都市报也纷纷随之增设"社区新闻"版面,将新闻的触角伸向大街小巷和平民百姓。在新闻报道中展现社区面貌,为社区居民服务,从而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2009年,《秦皇岛晚报》成立"社区新闻部",将海港区10个街道办事处,近80个社区的新闻采写任务分派给10位记者。每位记者负责联系"自己的"街道,  相似文献   

2.
已有石油企业报将社会新闻的采写瞄准到社区,冠名为"社区新闻".何为社区新闻?依笔者拙见,它应当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同样不受行业局限,侧重于报道社区中与居民的生活有密切关系、能够引起读者关注的新闻.社区新闻的报道领域看似狭窄,但它涵盖一个或多个居民小区,报道领域宽泛,各行各业发生的新闻常在社区口口相传.  相似文献   

3.
《东南商报》近年来积极开拓宁波社区新闻报道领域,从报道新闻向提供资讯,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从服务读者向服务受众创新,从浏览媒体向使用媒体、创造媒体创新,探索出一条社区新闻全媒体运作的新路子。社区是基层,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级职能部门的关注点、落脚点。但是很多时候政府部门和居民政务信息沟通渠道单一,无法覆盖各个层面的社区居民。政府部门的信息和活动内容缺乏互动且宣传面不广。而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他们需要进一步的参与和服务,融入社会和社区生活。目前,《东南商报》在社区新闻报道领域已构筑起"一报一刊一网一活动两微博"的全媒体构架,广大社区工作者可以方便地  相似文献   

4.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所有都市类报纸侧重的主题。民生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何处入手,找什么角度,掌握怎样的尺度?做到既为百姓说话,推动解决问题,又要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办报者绞尽脑汁的事。民生新闻在哪里?我们服务的平台怎么搭建?社区成为我们的首选。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葫芦岛晚报》开设了社区新闻版,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社区新闻部。几年来,竭力践行"服务民生"的办报宗旨,意在报纸与社区居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记者长年在社区中采访,一方面与社区干部和居民面对面,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21,(18):8-8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是鲜活素材的源泉。社区传播不仅满足了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激增的信息需求,开辟了新闻报道的蓝海;而且肩负起社区建设和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使命,成为探索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社区传播的实践应当深入开掘信息传播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从顶层设计、联动机制、社区媒介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居民日常生活的"传播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王波 《记者摇篮》2012,(10):7-8
国外的社区媒体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深圳2001年《南山日报》的创立,首次打出"社区报纸"的旗号,随后才出现过如《巷报》、《华夏时报》等社区报纸。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报道,它已成为"地域性的群众精神快餐"的代名词。此类新闻板块聚焦于市民的街谈巷议、平凡人生、物业维权、邻里故事等题材,将新闻植根于老百姓的365天柴米油盐身边事情,大受社区居民关注。作为以本土新闻为制胜法宝的地市报,新闻报道关怀社区、服务社区、深入社区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8.
何谓社区新闻?社区新闻报道有何特点呢?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上的界定。按常规理解,"社区新闻"应该是在以社区作为一定区域的范围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共同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等变化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贴近性。可以说,社区新闻报道与社区居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它植根于普通百姓的身边事,社区百姓吃穿住用行、家长里短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黄小榕 《青年记者》2013,(28):22-24
中国社区报是早产儿,是先于社区文化的形成或在社区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社区报有一个天然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推动中国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报是舶来品,产生于300多年前的欧美,近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媒介产业的发展,移植到我国部分大城市。我赞同刘劲松、卞灏澜对社区报所下的定义:"社区报就是以社区(读者)为发行对象,通过提供新闻和资讯服务本地居民、打造社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定期出版物。"①中国的社区报,产生于中国的特定环境,自然也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特点,并因此规定了中国社区报的使命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倩  黎军 《中国出版》2013,(16):24-26
以《江西晨报》社区故事版新闻样本为例研究当下社区新闻发展趋势。社区新闻既展现和传播了社区建设中的人情故事和争议话题,又积极推动和促进了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建构。通过了解当前社区传播生态,把握居民生活样态和社会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把社区居民集中起来通报当前的治安状况,分析辖区发案特点.方便又省力!”9月25日下午,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双巷子社区举办“社区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发布会邀请渝碚路派出所副所长刘晓峰当新闻发言人,向居民社区通报治安形势,传授治安防范知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群逐渐开始以社区为单位聚居.新闻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社区新闻.作为与老百姓贴近性最强的一个新闻品种,社区新闻容易被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也比较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尤其在纸媒寻求转型升级自我突破的今天,做好社区新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9月17日,生活日报"社区对话"百期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对"社区对话"这一品牌新闻专栏给予高度评价,并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吃透基层,影响高端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何荣德"社区对话"专栏办到了"三贴近"的主阵地上,办事处、居委会、居民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记者应该"蹲点"的呼声日渐强烈起来,这呼声来自读者,也来自媒体本身。记者蹲点的这个"点",显然是指基层,而社区是基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驻守社区,就有了和居民群众见面交心的机会,才能挖掘到蕴藏在市井之中的民生新闻。我们通常所指的民生新闻就是再现社会真实情况,从老百姓实际生活出发,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空间的新闻,这类新闻作品语言生动、有趣、质朴,重视细节描述,力争全面反映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多是居民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或新奇、不俗的经历,即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报道范畴进一步延伸的产物。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样式,成为报纸阅读的一个亮点,吸引记者与读者的热切关注。社区新闻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最贴近市民生活、最代表居民利益的平台。做活社区新闻,既是党报的一大亮点,也是党报增强亲和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社区新闻的概念及特征的阐释入手,分析党报关注社区新闻的优势,并就如何写好写活社区新闻作出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新闻窗》2015,(2):91-92
近几年来,社区报或是社区版都是都市类报纸主攻的方向。社区新闻以其鲜活的报道形式,贴近的报道内容,居民关心的社区信息,赢得不少读者的喜爱。其也成为各社区组织发布信息、密切与居民之间联系的阵地。提起社区新闻,不少人总是想到小区里的事:家长里短,婆媳矛盾,儿女情长,邻里纠纷,居民与物业的分歧,或是下水道堵了让人闹心等琐碎的小事。所谓的社区,在我国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在济南市城区,居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困难就找社区记者。"这里所说的"社区记者",特指生活日报社区新闻部的年轻记者。这帮年轻记者全是近5年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自2007年开始,他们深入70多个社区,组织了连接政府与市民的"社区对话"一百多场,为市民办实事一千多件,惠及市民  相似文献   

19.
湖州晚报细化民生新闻,增加社区新闻版,呈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受众成为新闻主角的“圆桌对话”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欢迎。两年多来,湖州晚报社区新闻版记者真正“下沉”到基层,挖掘了一批湮没在寻常百姓家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多是居民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或新奇、不俗的经历,即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报道范畴进一步延伸的产物。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样式,成为报纸阅读的一个亮点,吸引记者与读者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