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电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引导者,而电视节目所具有的城市倾向对于农村儿童的影响则有着特殊的反应。笔者将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对农村儿童成长影响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期待能够改变城市化倾向电视节目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农村儿童尽早形成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
少儿电视节目的城市化倾向,也有学者称之为少儿电视节目农村儿童的缺位,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衡,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对广受关注的少儿电视节目城市化倾向做了一个详尽的界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扭转这一局面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3.
林琳 《视听》2016,(7):26-27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少儿电视节目的城市化倾向比较明显。本文对少儿电视节目的城市化倾向作分析,并探讨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倾向:少儿电视节目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及其他少儿节目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传播偏向,即城市化倾向严重,并且有扩大化的趋势。农村未成年人在少儿节目中普遍“失语”。从根本上说,少儿节目这种明显失衡的受众定位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既然是少儿节目.就应为中国全体3.67亿少年儿童服务.而不只是为仅占其中20%的城市少年儿童服务.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少儿频道壮大之际.我们尤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大力防止和遏制这种不良态势。本文拟对少儿频道及其他少儿电视节目的城市化倾向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探讨扭转这一局面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媒介议程设置是指精英媒介作用于普通媒介的重要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较为优秀的电视节目都有照搬照抄国际精英媒体之嫌。国内电视节目"真人秀热"、"婚恋热"、"调解热"等出现模仿复制现象,我国电视媒介的生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这无疑是媒介议程设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凌飞 《新闻界》2008,(2):45-46
周边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者的涌入,使东部城市媒体目标受众的构成越来越多元化。东部地方性城市大众所处的不再是由市区传播点所简单覆盖的信息传播环境,而是处在由无数扩大化的城市与乡村信息源相互影响、挤压、交叉形成的扩散信息细流之中。东部地方性报纸媒体新闻传播的乡村化,使"城市信息富人"与"乡村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信息沟"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1994年 ,我国发表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接触电子媒介研究报告》指出 ,在众多的电子媒介中儿童接触率最高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电视 ,必须充分重视电视节目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作为当今媒介传播最具大众性的电视 ,如何加强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电视节目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冷静地去审视我们目前的少儿节目实际状况不难看出 ,有些节目未把强调少儿节目教育效果放在应有的位置 ,制作的节目有的信息量太小 ,有的教育的方位偏于灌输 ,过于生硬。工作有差距 ,当然就会有潜力 ,…  相似文献   

8.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省许多县级广播站纷纷升格,由站改台;广播设施也逐步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广播节目设置、播音风格等的转化,其中有不少成功的尝试,但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种倾向,即偏离农村,一味追随城市大台的“城市化”倾向。所谓“城市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节目设置上,盲目模仿城市大台。上级台、城市大台为了满足各层次听众的需要,节目基本上是“大而全”。县级台站仿此就搞了个“小而全”,如以专题节目为例,就有“青年节目”、“少儿节目”、“市场与信息节目”、“法制节目”等等。有的台的新闻性节目就多达  相似文献   

9.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1、儿童电视节目要树立以儿童为本的制作理念。目前,儿童节目成人化的倾向还没有完全克服,特别在文艺晚会和有的竞赛活动上反映突出。儿童节目主持人还有成人作派,语言成人味,高居孩子之上。  相似文献   

11.
柴哲朋 《东南传播》2016,(5):121-1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早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电器。目前,电视已经成为我国覆盖率较高的媒体之一,我国现在儿童人口总数将近四亿,他们都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未来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众所周知,儿童身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从小所处的生长环境,而电视,作为我国家庭占有率最高的电器之一,显然是儿童最常接触也最容易接受信息的媒体形态。因此,作为伴随着电视节目成长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生长环境与电视媒介息息相关,而由此应运而生的儿童电视节目在儿童生长环境中更是扮演了重中之重的角色。儿童在儿童电视节目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开拓眼界,但同时不良的儿童电视节目也在给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现状的分析,希望引发大众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关注,趋利避害,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启娜 《声屏世界》2004,(11):46-46
2004/11声屏世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应该说,农民是多种媒体的最广大的受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远远低于城市,所以几乎所有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都直接面向城市,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如今的电视节目可谓精彩纷呈,越来越好看,只要打开电视机,时事新闻、体育比赛、生活服务、旅游休闲、综艺娱乐等电视节目就会铺天盖地而来。然而,如果你留心注意,你就会发现:在这些节目中,真正把目光投向农村的电视节目却是屈指可数。农村电视节目市场比较清淡,不大受人关注,已有的农村节目,由于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3.
鲁婧 《传媒观察》2012,(7):16-18
目前,国内很多节目从样式到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出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本文在阐述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流变历程之后,通过检视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表现来引发我们对电视节目娱乐化所带来的利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少儿电视节目的主体是儿童,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了解儿童的需求,做出孩子们喜爱的节目就离不开"三进",即进校园、进家庭、进社会。本文通过少儿节目"三进"实践的总结,提出创新和提升"三进",促进少儿电视节目产生更大社会效应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郭伟 《今传媒》2014,(12):137-138
农村电视节目制作实践中,可以针对当前农村电视节目现状,结合当前农村变革,引导电视节目与农村政治经济的融合,使农村电视节目可以发挥更好的大众传媒作用,并创造性的融入现代传媒模式结构,明确农村电视节目对农村变革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创新农村电视节目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陈映  邹洁凡 《东南传播》2012,(8):131-133
本文以广东揭阳锡场镇华清村为例,围绕电视接触行为、电视节目偏好、电视功能认知、电视内容认知等四个变量对留守和非留守两类儿童的电视观看和认知状况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类儿童虽然拥有相似的电视观看环境,在对电视媒介功能的认知方面也较为相似,但由于所生活家庭环境和结构的不同,留守儿童对电视媒介的依赖性强于非留守儿童,并且更倾向于从电视节目中寻找情感渲泄的渠道。而且,在电视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对新闻节目的批判性更低,但却比较不容易被电视广告所劝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三个主要因素是:①营养食品②媒介③亲情和爱心。而对当今独生子女而言,营养食品及亲情和爱心大都能得到良好保障。而媒介,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印刷精美的书刊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性格形成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某些西方文化和港台文化对儿童身心健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十分严重。据有关调查表明:城市儿童60%以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公益事业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事业,所以我们的节目如果以关注公众利益为己任,肯定会有最广泛的收视群体,农村电视节目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其公益性呢?一、农村电视节目的从业人员必须深入基层、面向农村、做农民的朋友农村电视节目的收视主体是农民,在我国,农村人口有近10亿,如果加上农业职能部门和从事农业加工及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有意于涉农倾向的非农人员,恐怕总数已远远超过了10亿,如此巨大的收视群体,是其它电视节目无法拥有的。电视无疑对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孙继勇 《传媒》2014,(9):58-60
正"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宣传和服务好"三农"工作,是新闻媒体职责所系。对上承城市、下接农村的地市级电视台来说,大约9亿的农村电视受众人群,是其宣传的源头和立台之本。近年来,由于产业经营所困,同时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市级电视台出现重城市、热都市、轻农村、冷农民的倾向,对农电视宣传一度步入低谷甚至成为盲区,造成电视媒体的社会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造成收视率逐年下降,难以摆脱产业经营的困境。对此,地市级电视台有必要在对农宣传上加以思考分析,走出宣传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中国电视由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渐渐成熟,几代电视人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综观2008年的电视节目,似乎承担更多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角色,中国的电视节目正由非理性的娱乐化倾向向着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