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实践来看,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地域、资源、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举步维艰,许多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基本处于一种"零界""无为"状态.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2.
史强 《新闻世界》2013,(7):84-85
【摘要】县级电视台处在广电媒体的最基层,由于受到来自地域范围、管理体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制约,使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上受到了局限。本文笔者结合所在县级电视台的实际,对如何发挥县级电视台的舆论监督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机构通过媒介对社会行为进行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一起构成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但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特定的,只有新闻机构才能进行,这里指的新闻机构既可以是电台、电视台,也可以是报纸、刊物,但不管哪种新闻机构都必须具有合法性,即经过国家新闻管理机关审查批准,具有许可证。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媒体最基层的单位,要让它担当和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往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害怕上级责怪,有添乱之虑;或遇各方通融说情,抹不开情面;更害怕被监督对象报复。因此,很多县级新闻同行对此有所顾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新闻丰富多彩。这就决定了社会新闻要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监督作用的好坏,也反过来会对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板块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新闻要起到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必须做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舆论的民意性、报道的法理性和监督的艺术性等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调查研究、群众观点、依法监督和正面报道,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历来是传媒时代各级电视台的重头戏.从央视到地方各级电视台,均开办有大量内容鲜活、监督引导能力强的电视栏目,成为清廉政风、和谐社会的"预防针".作为"人微言轻"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要办好自己的舆论监督节目,提升媒体影响力,有着诸多经验可资借鉴.一般需从节目定位、监督对象和观众基础等处着眼;在方法论上要坚持利用事实说话,依照原则监督;从而对社会矛盾予以梳理分析,监督化解,促进社会和谐,恪尽媒体职责.  相似文献   

7.
来东晓 《今传媒》2012,(11):25-26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要拓展舆论监督的领域,实现监督手段的多样化,在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才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刘兆存 《青年记者》2007,(14):131-131
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的主流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职能。就县级台如何提高新闻栏目质量,近几年来,平邑电视台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新闻栏目管理及质量上做了许多有益的革新,使新闻节目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国家一直要求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但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问题却一直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新闻单位如何进行新闻监督,被监督单位如何披露不涉密的内容,都要有法可依,也要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10.
王斐  袁震 《青年记者》2016,(8):58-59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明确的态度支持新闻舆论监督,党的会议多次把舆论监督鲜明地写进有关报告和决议,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新闻舆论监督之下;二是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又作为推进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逐步建立了有关机制;三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有了新的发展,传播内涵在不断丰富.这些为县级广电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撑.曲阜市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的新闻监督工作实践,或许能给县级广电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由于舆论监督逾越法律界限,引发诸多新闻侵权诉讼,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和监督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安全的舆论监督机制,新闻舆论要巧妙地利用法律规则,避免在舆论报道中违法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一直要求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但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问题却一直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新闻单位如何进行新闻监督,被监督单位如何披露不涉密的内容,都要有法可依,也要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就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有效弥补了国家监督的不足、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时效性、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有利于规范社会行为、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有效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批评报道,目的不是置人于死地,图一时之快,以此来追求轰动效应,而是通过舆论监督来促使问题的公正解决,让社会更加和谐。笔者认为,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时记者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不负责任地有闻必录,见风就是雨。新闻舆论监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与人为善,力求达到正面的社会效果。一、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现象新闻舆论监督既可以是媒体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也可以是媒体对社会上一切不良现象的揭露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要发挥和重视导向作用,就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业务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的“三度”不减,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民生领域,掌握对外与对内的尺度,加强稿件把关和记者监管,做到四个“有利于”,确保导向正确,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风风雨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广阔舞台上大展拳脚,赢得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 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党报舆论监督仍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随着党报级别的降低,舆论监督的难度就愈大,于是出现了中央、省、地市州、县四级党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把监督对象层层下移,形成中央党报监督省及以下层次;省级党报监督地市州及以下层次;地市州党报监督县级及以下层次;县级党报对本层次又无从监督。这就是党报舆论监督层次向下位移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最上…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认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内涵是监督政府:而新闻自由是新闻之所以有监督政府权利的理论根基;要进行好这种新闻监督的职能,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五种基本能力和八种道德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媒体的本质特性和固有使命,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落实好这一精神,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齐鲁电视台的《提案追踪》系列节目立意独特,它选择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政协提案在电视上作公开报道,以公开促公正,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追踪政协提案的落实是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应该说是舆论监督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