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就连一些严肃新闻,也有媒体从新闻娱乐化的角度来报道。电视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之一.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认清电视新闻娱乐化与信息真实之间的关系.关系到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和受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明 《传媒》2016,(10)
威廉·斯蒂芬森认为,大众传播中存在一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游戏性传播活动,受众使用媒介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在于消遣。自媒体时代数码影像尤其是微视频的娱乐化表达呈现出个性化、“草根化”、社群化、视觉化等特征,人们参与这种传播活动并不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在消费娱乐内容的过程中获得愉悦。自媒体环境下,社会化的社交阅读为娱乐数码影像的表达提供了土壤,用户在本能的驱使下通过分享快乐获得满足与自我呈现,让快乐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形成链式传播。传播快乐获得自足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警惕自媒体数码影像的泛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4.
张鸿雁  杜威 《声屏世界》2010,(12):22-22
“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在此类报道中,媒体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而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正依靠其方便快捷、信息海量和互动性强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以惊人的速度走入人们的E1常生活。网络新闻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娱乐新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种明星的绯闻丑闻、社会上的奇闻轶事占据着网络的众多版面,劣质网页和信息充斥视屏,网络新闻娱乐化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6.
方田 《新闻世界》2008,(10):58-59
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也正在狂飙突进。这种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对我国尚不成熟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公信力将造成极大侵害。本文尝试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起源、发展及表征,并对其走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质浩 《东南传播》2015,(12):118-119
近年来,电视新闻产生了普遍的娱乐化现象,表现为弱化对严肃信息的传播,新闻报道目的是追求社会轰动效应等。担负着社会责任,具有向公众传达信息功能的电视新闻出现娱乐倾向无疑是对新闻界以及社会的伤害,有必要深究电视新闻娱乐化表象下的原因。笔者主要从电视媒介本身特性,媒介经济,受众需求角度对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进行解析,希望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娱乐"成为新时代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各大媒体从报道对象的选择到报道内容的侧重,无一不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当今社会,如何正确选择报道对象,从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值得我们探求的重要问题。媒体报道对象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媒体跟风现象严重。作为社会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传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大幅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0.
李潇 《传媒》2016,(6):70-71
新媒体时代,数字、网络带来了人人皆可参与的“全民自媒体”,带来了海量庞杂且传输速度极快的信息流通渠道。新闻传播活动的效率空前提高,受众在面对信息接收媒介时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快餐式网络信息渠道方便快捷、易于接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于是,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不得不对市场有更多的妥协。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力求改变,全方位迎合受众的口味,明星真人秀节目快速更迭受人追捧;庄重刻板的严肃新闻也开始挖掘娱乐外衣,以博人眼球……然而,随着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显著,传统电视媒体的社会职能开始出现“走偏”隐患。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坚持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电视媒体迫切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 ,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新闻娱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 ,但不可能成为媒介主流 ,硬性决策参考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需求的绝对主本。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既不可能取消大众化通俗媒体 ,也不可能一味走娱乐化之路 ,而应施行主流媒体和通俗媒体分流、分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娜 《新闻知识》2012,(12):49-50,22
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使"娱乐化"手段渗透到各行各业,品牌也开始利用娱乐化手段来进行传播。本文认为"娱乐化"是信息海量化、媒介互动化、产品同质化背景下品牌传播的有效手段,并尝试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对此现象进行解析,同时也提出品牌传播"娱乐化"面临着"限娱令"的限制,传播难以保持持续性,以及互动媒体的不可控性等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张晓  许敏佳 《新闻界》2014,(1):36-39
中国传媒业的娱乐化倾向,对中国的媒体和受众产生重大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褒贬不一的评价。本文采取建构性的视野,从媒介素养方面来重新认识和分析电视娱乐节目的社会影响,提出正确的处理好媒介意识所面临的挑战,不断提高传受者的媒介素养,是当今社会和媒体不可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微博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以新浪微博为例,自2009年正式运营至今,微博在受众参与、议题设置、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给微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微博自身的传播模式和风格定位也在变化革新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娱乐化倾向。本文选取2010至2015年微博年度热词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样本进行解读,探讨微博话语中的娱乐化倾向。通过分析发现,娱乐性话语已逐步成为微博传播中的主导话语,微博热词使用者和微博媒介自身所表现出的特征与微博娱乐化倾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话语使用者呈现出的低年龄、低学历、学生化等结构特征,使其更易关注娱乐和社会类话题;微博媒介自身的风格定位和传播策略又影响着受众关注的话题范围。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样本的内容分析更加清晰地展示微博的娱乐化趋势,力求为新媒体发展中的娱乐化倾向研究做出贡献和参考,也给新媒体自身及受众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介,表现出来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度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也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千年以来,关于媒体逐渐投入到娱乐浪潮之中的讨论就一直持续着,不论在学界还是业界,许多人都对媒体信息娱乐化这种趋势持批判态度.然而这些批判之声似乎对媒体并没有显现出多少作用,近年来我们的媒体是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依靠娱乐生存,我们发现在不断的批判声中我们却已经被有些泛滥的娱乐信息包围.我们真的进入了娱乐时代?我们的媒体娱乐会无止境吗?  相似文献   

17.
广电传播媒体包括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大众传播声音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收听成本低、收听人数多等优点,如果恰当地运用广播媒介这些优点,能够以少量的投入获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电视媒体是指以电视宣传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平台,与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合称为六大媒体.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正成为传媒业的新趋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态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相互渗透,趋向融合.业界倡导利用这种倾向,促进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问结成战略的、可操作的、文化层面的联盟,像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讯网络,即可以看成媒介融合的一个举措.融合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媒介自身的利益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化改革使得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商业化取向。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有鉴于此,浙江省委宣传部"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课题组展开了"浙江省  相似文献   

20.
在媒介融合深度发展时期,受众倾向于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社交媒介上,因而,传统媒体也开始入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开始了与社交媒介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技术、平台等方面,还表现于新闻报道的修辞等方面,传统媒体做出了改变以适应媒介生态环境的演变。这给社交媒介上新闻报道的修辞的发展,带来了规避低俗化、贴近用户、增加趣味性、融合新技术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过度娱乐化、信息碎片化、催生不伦不类的修辞这样的挑战。从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上的报道进行分析,探析社交媒介新闻报道的修辞未来发展路径,得出改善修辞思维、强化监管力度、即时反馈信息、提高用户媒介素养、防止过度娱乐化、巧用“碎片化”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