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传媒方式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媒体事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获取发展的一席之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策划是一大重要核心环节,为了更好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并满足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就应该积极加强策划的创新,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进而提高收视率,不断的化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优势,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长足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创新[1]。  相似文献   

2.
面对广大电视观众的迫切需求,面对包括卫星电视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在内的新传播方式的竞争和挑战,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创新,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一条出路.可以说,电视节目的创新将成为电视人不竭的追求,也是永不落幕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一、调整坐标大胆超越是节目创新的基础“意匠如神变化生”,说的就是创新.创新是要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就节目本体来说,它的创新就是: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创意、新的领域、新的技术手段等。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尤为突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标新立异,首开新闻杂志、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张敬智 《记者摇篮》2009,(12):67-6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节目样式真可谓花样百出。这样的现实带来电视行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节目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占一席之位,无疑要拿出优秀的节目来。而电视节目的前期策划是产生精品电视节目的首要环节。可以说,前期节目策划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节目未来的生存能力,前期策划是电视作品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也不断充实与丰富起来.但是,创新要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而科学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风靡各地的"说新闻"恰恰就处在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亟待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汤山 《新闻大学》2002,(2):77-78
传播,就是人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交流,传播媒体,也就是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存在形态,传媒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交流功能、交流手段、交流方式的竞争。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人与人的交流在传媒中有了新的形式。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活跃、最能沟通情感、促动双向交流的中介。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电视传媒的交流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然而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报业集团的建立、出版业的市场化、娱乐电视类型电影的出现,尤其是网络的介入,使这种竞争又进入新的磨合与碰撞。网络的介入也像当年的电视出现时一样,几乎对所有的媒介都形成冲击,网络的交流方式对人的吸附作用,也使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都感到一种深层次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把更多更好的节目奉献给大众,除了需要创作优秀的作品外,节目编排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唯有充分利用本土化、个性化的节目内容,科学化、创新化的编排方式,强化编排功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辟出自己的天地,这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怎样运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电视节目的策划创新,才能不断提升电视节目编排的水平,很多同行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认为,节目编排除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利于频道节目的构建之外,还要考虑频道定位、地域特色、节目系统的整体目标、整体设计,要有利于在总体宣传上体现时代特征和频道个性。  相似文献   

7.
童俊 《视听纵横》2007,(4):56-57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台的生存与发展。而能否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我以为取决于三个要素,那就是:社会责任、三贴近、创新意识。可以说这三者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生命力,是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品位的源动力。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做到三贴近和不断抓节目创新,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将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俱佳的,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信息多元化的当今,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逐步拓宽,这对节目丰持人也提了许多新的要求。单一风格的主持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主持人只有素质全面化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做到素质全面化呢?一、主持人要有较强的节目策划能力。随着节目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9.
许晓霞 《新闻世界》2011,(10):74-75
地市广播电视报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兴盛的产物,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延伸。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广播电视报如何更好地服务受众?如何谋求自身发展?唯有创新。创新,是振兴地市广播电视报的必由之路。从创新地域特色,创新服务特色,创新经营特色等方面,使地市广播电视报服务受众更胜一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侯晓达 《记者摇篮》2012,(10):48-49
当前各种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给广播电视宣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既有记者、编辑客串主持人主持专题节目,也有广播电视系统外的演员、知名人士来到话筒荧屏前主持各种节目。近十年来,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大量的新闻节目都在朝着主持人节目的方向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也给播音员带来探讨这一形势的新课题。因此,播音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要求,所以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型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事业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课题。建立创新机制是电视节目创新的关键。建立电视节目创新机制,就是要通过机制来激励电视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创新机制要在用人制度的改革和节目评审制度的改革中得到体现。创新乃是竞争的应有之义,只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才能使优秀电视从业人员不断创出新成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是电视事业创新的大敌。不少电视台已经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如湖南经济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都已实行竞争上岗。如广播电视系统内…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要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唯有追求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才是图书馆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3.
析广播电视竞争新趋向江苏广播电视厅王声骋认真研究和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竞争的新特点、新趋向、新发展,对于现在和将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节目竞争带来的是节目整体水平上升,节目市场繁荣兴旺。1.独家新闻、独特新闻成为节目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扫描     
理论研究贵在创新在新世纪的伟大征途上,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理论,必须锐意理论创新。创新是基本理论得以坚持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通过这种循环反复的形式,把广播电视理论不断推向新的境界,这是理论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为此,不断丰富和发展广播电视理论,必须紧紧抓住理论创新这个关键,才能使广播电视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理论研究要创新,首先是理论研究者的思想要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进…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发展同样要依赖社会的进步,要受时代潮流的制约和影响。当今社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既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又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实践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是广播电视的常新课题。这里,我就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拓展空间谈点粗浅看法。一、坚持节目创新,必须在先进文化层面拓展应该看到,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文明从地域化和独立性走向了大同化和共融性。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人类文化有了更为彻底的平民意识和宽泛意识。近些年,各媒体间的残酷竞争,不仅使广播电视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台)的对外广播事业近年来迅速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重大报道需求,从而对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节目制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际和国内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也给国际台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广播、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纷纷出现,这些新的传播形态也为传统广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节目的技术制作水平,创新直播等节目形式,是摆在每个技术人员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除了要拥有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开创新的格局、探索新的发展之外,还要求每一个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争做多能型人才。下面,仅以立体声广播节目与频率的包装制作为  相似文献   

18.
做好广电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的素质,才能不断地满足不同受众的视听要求,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9.
人才乃兴业之本。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广播电视队伍,不仅是广播电视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现实提出的十分紧迫的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趋势,使广播电视传媒功能进一步拓展,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功能,需要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广播电视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宣传的角度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都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新型的事业,优秀人才应是其首要资源,要在传播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使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显著提高,最终靠的也是…  相似文献   

20.
试论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兵 《新闻传播》2012,(7):112+114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的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广播电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队伍。本文主要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政治理论水平、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出发,对全面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进行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