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安徽各新闻单位开展"学思践悟"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及新闻同行的情况,从思想深处上剖析、从工作实践中找原因,阐述了一名真正的记者坚守"职业理想"、增强"责任担当"、弘扬"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以启示和激励更多的新闻人争当最美记者.  相似文献   

2.
马璟 《军事记者》2010,(6):69-69
我特别钟爱“守望”这个字眼,因为它是我们航天人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名新闻人的追求和责任。守望,能让人坚守责任勇于担当,能让人坚守良知仰望高尚,能让人坚守真实、遥望理想。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工作,其特殊就体现在受众期望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工具在报道新闻的同时,成为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时至今日,尽管传媒业空前繁盛,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路媒体,在表述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时,无论真诚抑或伪善,首先要高举的一面大旗仍然是——良知与社会责任。而公众心理也从未改变将实现社会公正的一部分愿望寄予媒体及新闻记者的传统,并经常以良知和责任之名,对各路媒体加以褒贬和评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得到了创新。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责任担当,即要做时代的记录者、建设者和服务者,维护新闻传播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关系,勇于担当,传递新闻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政治、经济、观念转型的背景下,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不断融合的语境下,讨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极具现实性与前瞻性。当代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责任担当,做时代的记录者、建设者和服务者,维护新闻传播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关系。这就必须坚守党性原则、坚守新闻规律、坚守社会主义社会责任论和社会主义的新闻伦理,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推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新闻战线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9月2日下午,盘锦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行全市新闻战线"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比赛中,来自全市各条新闻战线的9名新闻工作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主题,讲述亲历故事、畅谈采访过程、道出内心感受,用自己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诠释怎样做一名恪守职业道德,讲政治、有良心、有爱心、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好记者,展示了我市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亲历者,既深深  相似文献   

7.
新闻职业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工作为了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拥有并展示的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勤业态度。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价值形态:它包括对新闻传媒业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十堰晚报成功组织策划了一次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爱心公益活动。整个活动持续一周,十堰晚报先后从学校里征集到284名农民工子女的微心愿,并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全部实现。一时间,整个车城爱心如潮。实现孩子们的微小心愿,凸显的是社会的大温暖、大关爱,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十堰晚报从点滴小事中践行着一个新闻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一、遵循媒体公益原则十堰晚报开展的这次"点亮微心愿"爱心公益活动,帮助的对象和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南方周末》2008年头版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话语文本分析,材料来自2008年45期共27篇报道①。文本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其次从多方面对样本报道进行文本解析,最后从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的角度,讨论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社会责任体现的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10.
11月7日下午,大众报业集团召开“理想·责任·能力”记者节座谈会.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郝克远,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副主席何荣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及各媒体编辑记者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大众日报评论员卢伟等13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了在追求新闻理想、履行媒体责任、树立大报风范、增强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思考.张刚同志在题为《做时代的记录者和疗伤者》的发言中,谈了自己对干好新闻工作的体会.何荣德同志以《了解国情民情,不负时代重托》为题与大家交流,希望年轻记者在了解国情中丰富职业素养,在服务百姓中彰显新闻魅力,在深入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郝克远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说,理想、责任、能力,是做好新闻工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理想是旗帜,是灵魂;责任是载体,是渠道;能力是保障,是基础.对年轻编辑记者而言,责任意识尤其重要.要常怀责任意识,对社会负责、对所在媒体负责、对个人负责,在尽责任中提高业务能力,实现新闻理想和个人价值;要坚信事在人为,要向陈中华、张刚等优秀记者学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苦干;要对工作全力以赴,深化“走转改”,扑下身子铆足劲干出样子.他希望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负责同志为记者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既严格要求,也要多关心多包容,勇于为一线记者遮风挡雨,勇于为一线记者担当. 本期摘发此次座谈会发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今的媒体和媒体从业者来说,挖掘新闻所谓的真相和追求博人眼球的效果似乎已重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由此,“新闻理想”的失效也已成既定事实.本文从媒体的分类着手,探究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发声角度不同,各个类型的媒体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完善其缺陷,坚持平民视角,重视社会效益,真正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3):7
缘事而发因势利导张勤耘在2012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指出:传统观念中,主题报道、宣传典型似乎是党报的任务,市民生活报就是搞些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以吸引眼球、占领市场。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市民生活报的误读。楚天都市报通过几年探索,逐渐走出一条都市报转型的路子。1.彰显都市报的时代担当。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内涵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责任与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置身于社会的大熔炉中,经常会遇到"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新闻题材"博弈"。那么此时记者是要写一篇"哗众取宠"的文章、做"一鸣惊人"的"大"记者呢,还是要认真分析情况,写出一篇"阳光温暖"的文章、做"正能量"的传递者?笔者以为,应做一名"担当社会责任"的记者,打开一扇"真、善、美"的"阳光之窗"。新闻记者为什么应打开一扇"阳光之窗"笔者曾听过一段小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趴在了窗台上,看到了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读者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再是一张报纸看到底,今天新闻明天看。所以,地方报业集团新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快捷、移动的优势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扩大传播的范围,达到理想的宣传目的。关注地方发展亮点、民生热点,引导舆论,凝聚力量,是地方报业集团新媒体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关注发展亮点、关注民生热点,新闻报道快一点、新一点、暖一点,彰显了新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一项令人崇敬的事业,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事业。我尊重这样一项可以成为我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一个人有了一个理想,一个理想化成的事业,她应该是感到充实和快乐的。很多人不可以把新闻当成是事业,很多人也认为全国有那么多的新闻工作者,出类拔萃的少之又少,做新闻只能是一个饭碗。但是,我的事业观并不是一定要仰头毛发飞扬,我只想担当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朱文博 《当代传播》2021,(1):105-108,112
本文针对“廖君事件”,围绕新闻与真相、记者的责任、用事实说话、大记者与小记者等舆论争议激烈的新闻理论与伦理规范问题,基于对记者廖君疫情期间331篇文字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进行历史探究与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廖君不仅在疫情初期的报道中符合专业的操作规范与职业要求,而且在后续数百篇的报道中体现出了一名人民记者的责任担当。事件背后反映出当下新闻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缺位。因此,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切实维护广大人民记者的职业尊严,是当今新闻界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理想. 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纯粹的高原新闻人,在地球之巅,在雪山深处,用细腻敏锐的"新闻眼",守望这片高天厚土.  相似文献   

18.
孙珊珊 《新闻传播》2015,(2):104-105
梁启超一生参与、创办报刊17种,虽然他办报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长期从事办报活动的过程中,梁启超在吸取西方的办报经验的同时,不断的总结、反思,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闻思想,并且得出较为完整新闻舆论体系,它打破了人们对报刊地位、责任的传统认识,为人们对舆论的认识,打开了新的视野,为中国新闻舆论观念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委宣传部及网管办最近举办200余位网络媒体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邀笔者去讲一课,出的题目是《新闻主编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自己是干记者出身的,一直热衷于对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业务的总结.到新闻研究所从事新闻出版专职学术研究以来,偏重的也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比、媒体承担舆论监督功能、辨别和封堵虚假新闻等方面的探索."新闻主编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对笔者来说是个尚未专门涉及但又非常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就职业分工的特点而言,对跑一线记者的要求,较多地强调新闻眼的具备及新闻采访与写作业务的提高.但对新闻主编的要求,则较多地强调新闻"把关人"的职责履行和社会担当.借助来自湖北同仁的敦促和压力,笔者结合自1986年起在新闻出版单位历任部主任、副总编、社长蒹总编辑,特别是中移动手机报终审,承担新闻"把关人"的实践,归纳出新闻把关人的九个"懂",现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认为这是践行新闻工作基本规律和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具体而言,深入开展"走转改",是造就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是改进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是践行媒体责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