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育是人们识别是非善恶,掌握道德规范,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较多地表现为灌输性和强制性;而美育是依靠美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借助教育的手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主要解决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问题。美育过程充满着愉悦性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  相似文献   

3.
<正> 什么叫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又叫美的教育,又叫美学教育。美育的任务是什么呢?周扬同志曾经这样说:“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科学教育或智能教育,为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科学知识,有关于真理的知识,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去改造客观世界的人。道德教育,为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道德的能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为别人、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主要功能和审美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中,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格,即能动地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然而,作为哲学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它研究的根本问题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它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其中也必须包括有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容,即现实美的创造论,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观点,就是提出了依据美的标准来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在一八四五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他又进一步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唯有在艺术和美育的影响下,继之以实践性的创造活动,使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创造出新的现实美,并在此观赏自己本质力量的体现,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用和审美需求;同时,也只有在人类按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人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只要开启音乐课、舞蹈课、图画课……就算实施好美育教育了。其实,这是个误区。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其实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孩子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但它却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美育就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则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美育呢?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是指利用一切审美价值(这些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审美因素等)对人进行的教育。概括而言,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  相似文献   

9.
<正>陈钟梁语文教育思想中对美育的诠释是通过美的教学启发学生追求美的生活。其语文美育观大致可分为明晰美的观点、明确美的内容和明了美的方法三个部分。启示我国当下构建中学语文美育教学机制时,要注意合理渗透美学元素,系统培养美学思维以及综合提炼美学策略。一、明晰美的观点,合理渗透美学元素随着当今"美学热"的逐渐升温,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体现教学内容美和教学过程美,这就关涉到对美的观点的认识。美的观点的首要内容,就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基于教学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美育 ,如何进行美育 ?有人认为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概言之 ,美育是实施“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审美形态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 :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 ,来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的识辨能力 ;美感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欣赏 ,来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美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爱美、审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观点和方法教育人,抒发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人的美的感受力、认识力、制造力和表达美的能力。使其生活美满、愉快、高尚,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素质。美育同美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美育的理论是来自美学,美学的教育实践是美育。但是,美育与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是不同的。美学是研究美的性质、美的评价和美的规律等,其方法多采用观察法、比较法、多元法,深入研究美学的理论,而美育则是以实践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由美的感受、美的认识、美的体验、美的鉴  相似文献   

12.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然而它的内涵绝不仅于“审美”(欣赏美)或“美感”(感受美)。由于美是人所特具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以美育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它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为美学辩护     
为美学辩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首先是“美是什么”?因为没有“美”,就没有“美学”。其次是“美学是什么”,它要论证的是一种专门认识(叙述)“美”的科学(话语)是如何可能的?换言之,即使世界上到处都有“美”,但假如不能通过一整套符号、形式和概念把它明确下来,那么人们依然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美的或不美的。在这种意义上讲,“美是什么”和“美学是什么”,是为美学辩护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认识数学的美与开发数学的智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美的认识越自觉,数学思维能力就越增强,从而教的效果与学的质量就能得到更快地提高。什么是美?简单地说,就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真是美的内容的主要构成基础,美是对真的包容与质的升华。”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体现在具有数学倾向的美的因素、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方法等各个方面。例如黄金数(5~(1/2)-1)/2≈0.618,就是数学美的内容中的一个因素。这是因为它的几何结构具有美的形式,把这种分割应用于建筑、音乐、美术之中就能产生调和的比例、动听的  相似文献   

15.
王凤娟 《天津教育》2023,(35):134-136
<正>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还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是一种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高效而科学的美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素养。美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美育指的是“所有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爱好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狭义的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或者‘审美观和美学素养’的教育”。而无论是从广义层面来看还是从狭义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16.
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审美的教育”、“美学的教育”。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鉴赏、对美的爱好,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  相似文献   

17.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所谓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正如周扬同志所说:“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所以,中小学美育应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他们正确地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在各个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美好事物。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追求美的生活愿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已成为普便的时代风尚。但是,现实生活的美比较不充分、不集中,往往与不美甚至丑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并常常被虚伪的、偶然的、芜杂的、可有可无的东西所分散、淹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非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都能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美其为美,丑其为丑。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的现象加以概括,“搞好美育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以便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既有审美能力,又有审美理想,能以美的方式感受美、认识美,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进行审美教育、普及美学知识,在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下,努力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和能够懂得用美的规律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正当我们在美学知识海洋中徜徉、寻求、期待有一本能有助于我们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美学理论著作之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钦韶同志主编的《语文美育研究》(初版为《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科学教  相似文献   

19.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美育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类进行自身建设的教育。就目前学校教育现实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落在语文教学上。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发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通过美感、审美等教育来对学生人格整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按照美学的规律改造世界,进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教育的全新理念———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人们意识到美育已经超出了纯艺术教育的范畴,并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也得到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一、物理学美的主要特征一提到美,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碧蓝的江上翻卷的波浪之美,弓伏在苍天的彩虹之美,以及维纳斯的残缺之美和大卫王的力量之美。这些美都是大自然具体的感性的美。对物理学家来说,他在赞美惊叹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