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王君  黄浩 《新闻界》2012,(7):42-44
作为广告传播媒介的电影电视,在传播广告的同时,也成为了广告创意的灵感源泉之一.广告创意对影视中的一些经典内容或是桥段的吸收和利用能够带来更深的亲切感与真实感,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受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信息的接受,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受众不总是被动的,他们也常常反过来影响传的认知和行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了长足发展,经历了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游戏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益智节目(如《幸运52》)、“真人秀”节目(如《生存大挑战》)等若干阶段。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除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自身努力之外,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也功不可没,受众通过收看与评价影响了电视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传播媒介的多样繁荣带来了受众接受信息的“碎片化”现象,如楼宇电视、户外LED、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等,这些比较热门的新媒体有30余种,新媒体种类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广告对载体选择的自由,从而使依附于媒介之上的广告在发布上出现了“碎片化”趋势。这使本来就监管不力的广告发布市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4.
张语 《报刊之友》2013,(7):55-56
在“泛娱乐化”背景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遇到瓶颈,公益性成为电视娱乐节目新的发展方向并深受大众关注。文章从受众、媒体、企业这三个角度对电视公益娱乐节目盛行的原因以及形态进行了分析,针对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公益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使公益娱乐节目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泛娱乐化时代,娱乐节目的发展已成为各大电视台在广告竞标中的重要筹码,也普遍成为各电视台向受众和广告商推销自己的标志性品牌。因而,电视娱乐节目从理念到实践都处在不断地翻新更迭之中。而这一更迭,或者说转变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平民化浪潮席卷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平民化体现了电视媒体开始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然而其模式仍以商业化娱乐模式为表征。在2005年平民化娱乐节目对受众市场产生更大影响的今天,如何在和谐与发展中处理好以下问题,也是广播电视的责任和义务。平民化不等于低俗化电视传媒是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特殊传播机构,这就要求电视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节目的功能是为受众提供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电视娱乐节目逐步走向繁荣的同时,专功能上却出现了社会责任、人文关怀、节目个性以及民主公正机制的缺位.本文对这些缺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谢毅  杨洸 《现代传播》2007,(3):9-13
本研究描述了广州受众对星空卫视和华娱卫视的评价,探讨了跨境电视对广州受众电视行为和西方社会价值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星空卫视和华娱卫视主要以韩日港台的电视剧、电影及台湾的其他娱乐节目吸引受众,自办节目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同时,媒介接触时间以及媒介内容的关注度,是受众对电视娱乐节目行为认同以及西方社会价值观认同的显著解释性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员,天天忙忙碌碌,天天被大众传播符号所包围。但是,有些人却很少在制作节目时去反省我们所使用符号的真正意义,去思考人文精神在符号中的灵魂作用,去思考这种意义和作用对娱乐节目长远发展的影响。真人秀娱乐节目中的人文精神,就是以受众为本,关心、爱护、愉悦受众。这是电视真人秀娱乐节目的根本。这一概念在当前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视广告费“隐性转移支付”的模糊笼统等缺陷,有的学者提出了“显性转移支付”的理念和设想。从电视媒体的特性和受众心理特点考虑,“显性转移支付”容易导致受众以消极心态接触电视媒体和广告,受众的休闲自在心理需求受到约束,媒体措施与受众的动机发生错位,是不切实际的。而“隐性转移支付”、“显性支付”和二者结合的支付方式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国内综艺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与以往传统娱乐节目单向传播的方式不同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收视率,电视从业者越来越以娱乐节目受众群体的需求角度来制作节目。由于传媒时代的开放性与竞争性,我国综艺节目不仅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还要面对海外娱乐节目的冲击,受众因此对综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对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了解,才能不断满足各种类型受众的需求,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节目形态,有着广泛的收视群体和很高的收视率,同时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但部分娱乐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益而出现了低俗化倾向。因此,只有通过对电视娱乐节目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找到低俗化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去做,避免落入节目低俗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电视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首先,通过电视所播放出来的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如新闻30分、新闻联播、时事直通车、电视剧、录像、影碟、广告、体育比赛等等,是典型的文化现象;其次,电视本身既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电视策划、制作、播放、管理技术等等;最后,电视对观众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都是电视带来的社会现象,也都表现为一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电视的图像、声音、语言、文字一体化的属性,使它能全方位地诉诸于受众,使受众得到在其它媒体中所不能获得的强大震撼感和冲击力。与其它节目类型相比,电视娱乐节目因其形式的丰富性和时尚感、刺激性、互动性等特点,其画面各元素在色彩、节奏等方面有着更大的创作空间。作为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字幕的使用越来越受到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者的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字幕的作用,对娱乐节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当前娱乐节目中字幕的类型与使用目前,娱乐节目中字幕的使用与其它类型节目相比更为丰富,也更…  相似文献   

15.
董舸 《视听纵横》2007,(2):90-92
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互动的,以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和商业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最为轻松、最符合受众口味的一种节目形式,这也是人们喜欢电视娱乐节目的根本原因。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到今天,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从节目的内容到栏目的形式,都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目前,我国电视上的娱乐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繁荣多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于宝莹 《今传媒》2016,(4):39-41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承载的社会功能偶有失调现象出现,影响了受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功能"失调"的症状,并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7.
电视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同时,电视又是一种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工具。在这一功能中,娱乐节目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视娱乐节目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运用各种电视化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以及相关可提供娱乐的内容进行二度加工与创作,并以晚会、栏目或活动的方式予以屏幕化表现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8.
吴君静 《传媒》2014,(3):44-45
正当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影像主导语言模式的时代。在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娱乐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视觉媒体开始把娱乐节目的制作和受众的心理充分结合起来,越来越重视受众心理需求对节目传播效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当下稍显浮躁的电视市场环境下,娱乐节目为了优化节目内容品质,提升传播效果,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陈颖 《新闻界》2007,(3):78-79,82
“守门人”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信息的检查功能,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同时,“守门人”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等。电视“守门人”的把关好坏,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视“守门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把关意识。“守门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受众意识、电视文化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是影响其对电视娱乐节目把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